起重机械操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监测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20
/ 2

起重机械操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监测方法研究

董鹏飞

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黑岱沟设备维修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7000

摘要:起重机械操作中的安全隐患多样,如设备老化、操作失误等。监测方法包括传感器监测、智能系统监控等。这些有助于及时发现隐患,保障作业安全。研究其安全隐患与监测方法,对提升起重机械操作安全性,减少事故,保护人员与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全隐患;监测方法;设备安全;作业安全

引言:起重机械在众多领域广泛应用,然而其操作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设备自身的结构故障、零部件磨损老化,以及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疲劳作业等都可能引发严重事故。对安全隐患的监测是确保起重机械安全运行的关键,有效的监测方法能够提前预警,降低风险,这是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起重机械操作中的安全隐患

1.1设备自身隐患

起重机械设备自身存在诸多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隐患。首先,设备的机械部件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出现磨损、疲劳裂纹等问题。例如,钢丝绳经过反复的拉伸和弯曲,容易出现断丝、磨损过度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在起吊重物时突然断裂,引发重物坠落的严重后果。其次,设备的制动装置如果出现故障,如刹车片磨损严重或者制动液泄漏等,会使制动效能下降,无法及时停止起升或运行动作。再者,电气系统的故障也不容忽视,如电线老化、短路可能引发电气火灾,或者导致控制系统失灵,使起重机械无法按照操作人员的指令准确动作,这些设备自身的隐患时刻威胁着起重机械操作的安全。

1.2人为操作隐患

在起重机械操作中,人为操作隐患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行为较为常见。例如,部分操作人员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起吊前的检查工作,没有核实重物的重量、重心位置以及起吊设备的额定起重量等关键信息,盲目起吊,这很容易造成超载现象,使设备承受超出其能力范围的负荷,从而引发设备损坏甚至倒塌。另一方面,操作人员的疲劳作业也存在很大风险。长时间的工作会使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误操作,如错误地操作控制手柄,导致重物晃动幅度过大或者碰撞到周围的物体。此外,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未经充分培训的人员在面对复杂工况时,无法做出正确的操作决策,这些人为操作隐患都大大增加了起重机械操作的危险性。

1.3环境因素隐患

环境因素对起重机械操作安全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强风、暴雨、暴雪等,起重机械的稳定性会受到极大挑战。强风可能使起吊的重物产生较大幅度的晃动,增加了重物坠落或者碰撞的风险;暴雨和暴雪会使工作场地变得湿滑,影响起重机械的行走和支撑稳定性,也可能导致电气设备受潮短路。另外,工作场地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也是一个隐患。如果场地狭窄、障碍物众多,会限制起重机械的操作范围和灵活性,增加了操作难度和碰撞风险。而且,高温、低温、高湿度等特殊环境条件也会对设备的性能产生影响,例如高温可能使设备的润滑油变稀,降低润滑效果,低温则可能使液压系统的油液凝固,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些环境因素的隐患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起重机械操作安全的监测方法

2.1传统监测方法

传统监测方法在起重机械操作安全监测方面有着长期的应用历史。其中,人工巡检是一种基本的传统监测方式。操作人员或者专门的巡检人员通过定期的目视检查,可以发现设备表面的一些明显问题,如钢丝绳的外观磨损、结构件的变形等。这种方法虽然简单直接,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一些隐藏在内部的故障或者早期的微小故障难以察觉。另外,利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检测也是传统监测方法的一部分,例如使用卡尺测量钢丝绳的直径,通过与标准值对比来判断钢丝绳的磨损程度。

2.2现代智能监测方法

现代智能监测方法为起重机械操作安全监测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智能监测的重要基础。例如,在起重机械的关键部位安装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起升机构的负载压力,一旦压力超过安全阈值,就能及时发出警报。加速度传感器能够检测设备的振动情况,通过对振动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不平衡、部件松动等问题。另外,视觉识别技术也在起重机械监测中发挥着作用。通过安装摄像头,利用图像识别算法,可以对起吊的重物进行识别和定位,防止在起吊过程中出现误操作。

2.3综合监测体系

综合监测体系是将传统监测方法和现代智能监测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对起重机械操作安全的全面监测。在这个体系中,传统监测方法的优势在于其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可以作为日常监测的基础手段。例如,人工巡检可以在每天开机前对设备进行快速的外观检查,及时发现一些明显的问题。而现代智能监测方法则能够对设备进行深度监测,提供更加精确和全面的数据。例如,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各种运行参数,智能系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综合监测体系将两者结合,当传统监测方法发现一些疑似问题时,可以借助现代智能监测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精确检测和诊断。

3. 提升起重机械操作安全的策略

3.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提升起重机械操作安全的关键举措。首先,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规定各个岗位在起重机械操作中的安全职责。例如,操作人员的职责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人员的职责是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管理人员的职责是监督整个操作过程,确保各项安全规定得到执行。其次,制度应建立详细的操作流程规范,从设备的开机前检查、起吊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到停机后的维护等各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流程操作,避免违规行为。

3.2加强人员培训教育

加强人员培训教育对于提升起重机械操作安全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起重机械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故障排除等知识,使操作人员深入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能够熟练、正确地操作设备。例如,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让操作人员掌握不同工况下的操作技巧。另一方面,要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观看安全事故案例视频等方式,让操作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3.3优化设备维护保养

优化设备维护保养是提升起重机械操作安全的重要保障。在设备的日常维护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维护保养计划。例如,按照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工作环境,确定合理的维护周期,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对于设备的易损部件,如钢丝绳、刹车片等,要进行重点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在设备的维修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维修档案,记录每次维修的时间、内容、维修人员等信息,以便对设备的维修历史进行追溯。同时,要采用先进的维修技术和工具,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此外,还应加强对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维护保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从而保证起重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安全隐患。

结束语:起重机械操作中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设备、人员、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监测方法的不断发展为保障安全提供了可能。通过完善制度、培训人员和维护设备等策略,能进一步提升起重机械操作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使起重机械在各行业中更安全高效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代顺胜,李有年.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缺陷的统计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9,(12):182-183.

[2]陈增江,陈晓伟,王岩,薛会荣,王欣.起重机械生产单位焊接操作人员持证项目分析与实践[J].焊接技术,2021,50(07):96-100.

[3]代顺胜,李有年.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缺陷的统计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9,(1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