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反贫困思想对我国共同富裕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20
/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反贫困思想对我国共同富裕的启示

王怡宁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工资、异化劳动和私有制财产等范畴出发,在对国民经济学伪善性批判的基础上,揭露出无产阶级贫困现象背后的现实根源,从而对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进行了实质性探讨,并在制度革新、物质实践和价值归依等层面为无产阶级摆脱贫困提供实践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反贫困思想对我国当前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实现物质与精神双重富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 反贫困思想 共同富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在早期涉及贫困问题的标志性著作,是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手稿》中,马克思从工资、异化劳动等范畴入手,通过批判国民经济学的伪善性,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现象及其根源,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路径,初步确立了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基本理论,对我国实现共同富裕也有着极其丰富的价值启示。

一、《手稿》对国民经济学伪善性的批判

马克思《手稿》中所体现的反贫困思想,建立在对国民经济学伪善性批判的基础之上。在马克思看来,国民经济学的种种理论研究,事实上都是在为资本主义制度开脱,试图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导致的贫困事实合理化,这种开脱只会彻底暴露国民经济学的本质,证实它是一门增加财富的同时也在制造贫困的伪科学。

首先,工人是劳动的主体,劳动应该是由劳动者主动参与、自主进行,但实际上,工人的劳动机会并不是平均分给每个人,工人要先通过能力的竞争,在被雇佣者看中后才能获得劳动机会,并且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工作内容无法受到自我的支配,他们被安排在某个具体的分工中,没有自主选择的自由;其次,劳动者从事劳动却无法掌握劳动成果,他们的产品为资本家所有;最后,资本家通过交易产品获取利润,再向工人付出微薄的工资作为劳动的报酬,资本家不参与劳动,但得到丰厚的利润,工人在劳动过后,只能获得勉强养活家庭的工资。国民经济学家承认劳动的价值,但却把工人当作只维持肉体生存的机器,他们以“工资”为遮掩,为资本家剥削工人蒙上面纱,承认资本家占有劳动产品的合理性,用“工资”解释资本家的行为。

国民经济学家在解释贫困问题上,无视工人贫困的现实,为资本家辩解。在假设私有制的自然性与长期性后,私有制便成为国民经济学家的遮掩事实的工具,国民经济学家表面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夸耀资本家给予工人劳动的报酬,但却不揭露私有制下,“国民经济学把工人只当做劳动的动物”,工人们真实地经历着饥饿与劳苦,资本家与工人的真实关系并不同于国民经济学中的表述,他们的关系并不是自然与合理的。

基于立场不同,国民经济学家对私有财产自然地认同,他们不能看清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关系,更不会承认资本家的财富会给工人带来贫穷,他们支持少部分人的富裕,必然就不能探寻出工人贫困的根源。

二、《手稿》揭露了无产阶级贫困现象的现实根源

(一)工资是无产阶级贫穷的现实表现

马克思在《手稿》中以工资开篇,直接阐明资本主义“工资”实质上只是工人阶级贫困的外在表现。工资是工人获取的劳动报酬,然而,工人工资的多寡并不能由自己决定,更多的取决于其与资本家的斗争情况,但最终“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资本家将工人的劳动看作“物”、看作“商品”,而工资就是为了让工人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命,可以继续为资本家提供所需的劳动力。

在资本家的眼中,工人的劳动与其他明码标价的商品别无二致,他们的工资和商品的标价一样受到供求市场的影响。一旦受到市场供求波动、生活资料价格变化以及资本家盈亏的影响,一部分工人就会陷入失业和贫困的境地,被迫沦为乞丐或饿死。而在这种资本、地租和劳动相分离的情况下,工人不可能逃离“低收入”这种悲惨的境遇。一方面,资本家控制着全部的资金和土地,他们可以通过放贷收取利息,也可以通过出租土地获得租金,不论如何他们都有获取生活资料的经济能力,另一方面,工人唯一拥有的只有他们的劳动能力,他们只能依靠自身劳动去换取所需要的生活资料,而劳动需要依靠一定的土地和生产工具,这就必定离不开资本家。通过对“工资”理论的分析,马克思直截了当地指出,国民经济学所谓的“工资”只是维持劳动者肉体生存的最低费用,只是劳动者贫穷的外在表现,只有进一步挖掘工资背后的深层动因,才能帮助工人摆脱贫困,实现自身的解放。

(二)异化劳动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直接原因

在研究了“工资”理论之后,马克思将视角转向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指出“异化劳动”是导致工人贫困的直接原因。马克思在《手稿》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贫困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将工人贫困的原因指向了异化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事实,工人付出的越多,他能得到的就越少。众所周知,劳动产品是人的劳动对象化的产物,按照常理,人的劳动对象化的产物是属于劳动者自己的,而非他人的。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相分离,劳动资料不是被劳动者所拥有,而是牢牢掌握在资本家手中,这致使劳动者无法正常的、自由的实现与劳动资料的结合。劳动者不占有劳动产品,由资本家占有,使得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工人的劳动产品越来越多地从他手中被拿走,工人自己的劳动越来越作为别人的财产同他相对立,而他的生存资料和活动资料越来越多地积聚在资本家手中。”也就是说工人为资本家创造的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就越少,他所出卖的劳动力就越来越低廉,贫困程度日益加深。

(三)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

异化劳动直接导致工人陷入贫困深渊,但又是什么导致了工人的“异化劳动”?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出了答案:“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欺压现象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无产阶级异化劳动的内在原因和事实根源。在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下,劳动产品作为私有财产不属于工人,而是归资本家所有。在这一制度下,生产商品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工人自身的劳动力相分离,资本家拥有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工人只有把自己出卖给资本家,“通过那种伤害身体、使道德和智力畸形发展的紧张劳动,才能挣钱勉强养活自己,而且他们甚至不得不把找到这样一种工作的不幸看做是一种幸运”。在私有财产制度的统治下,工人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所以工人的命运不是由自己决定,而是由整个社会和资产阶级决定。资产阶级由于占据私有财产而成为整个社会占有主导地位的阶级,而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无产阶级无疑成为整个社会最贫困的阶级。

三、《手稿》明确无产阶级消灭贫困的现实路径

在《手稿》当中,马克思不仅批判了国民经济学的伪科学性,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现实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根本路径的制度创新,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是动力支撑的物质实践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的价值追求,为无产阶级消除贫困提供了可循之路。

(一)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根本路径

国民经济学总是想着如何在实现资产阶级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提高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显然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且空洞无物,反而只会让工人阶级陷入贫苦的泥潭之中。在马克思看来,如果前提是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即便是采取像英国颁布的救济法等措施也将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即便是社会的财富积累处于上升状态,工人阶级往往还是深受其害,其自身贫困的处境依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工人的终局也必然是“过度劳动和异化,沦为冰冷的机器,沦为资本家的奴隶(资本的积累作为某种有危险的东西而与他相对立),发生新的竞争以及一部分工人饿死或行乞”。大资本挤压小资本,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常常会导致突然停工或者减少生产量,而雇佣的工人受到的伤害却是最大的。在认清无产阶级贫困背后的制度性根源之后,马克思也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工人阶级要想真正获得劳动价值与生产资料的统一,其前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取代,只有这样工人阶级才能彻底地摘掉“贫困”的帽子。

(二)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是动力支撑

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是构成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其全部内容。马克思指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并且其它一切的社会活动也是围绕生产力的发展开展的,因此,马克思将大力发展生产力看作是无产阶级消除贫困的重要动力支撑。资产阶级虽然也发展生产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生产力却具有自私狭隘和牟利性的特性,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少数资本家与绝大部分人对立的局面。除此之外,资产阶级也在利用生产力的发展为自己积累巨大的物质财富。马克思还强调,这种生产力只是为资本家谋取利益和积累财富的工具手段,而大多数人的贫困却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社会截然不同,它是建立在社会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因此,无产阶级想要彻底摆脱贫困的处境,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进而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

马克思在《手稿》一文中,依旧将反贫困思想的原点落在了人的身上。不论是废除资本主义制度还是发展生产力,都是围绕着消灭贫困进而为人的发展创造可行性的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只是为资本家赚取物质财富的劳动机器,只有在衣食住行中才回归到人的本质状态,但资本家却可以完全占有工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才能真正找回属于自己的本真,彻底地解放人的天性。同时,不再被异化劳动产生的外在的异性力量所束缚,意味着劳动产品真正归为劳动者所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由劳动者的异化劳动向一般人类劳动的转变。由此,无产阶级可以通过劳动来逐渐地改变自身的贫困的境遇,创造出心中向往的美好生活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另外,共产主义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种占有是指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而共产主义就是要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占有”返还给无产阶级,让无产阶级不再受到资本家无情的剥削和压迫,让无产阶级拥有自身劳动的主动权,最终借助劳动实践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自觉性的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1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15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1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