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艺术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20
/ 2

中职艺术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马佳

巴彦淖尔市艺术学校  015000

摘要:古典诗词鉴赏对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意义重大,中职艺术生因专业特殊性在古典诗词学习中有独特挑战与机遇。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提升艺术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如何有效地在中职教育阶段培养艺术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使之在艺术创作和理解中得以运用,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挑战。本文将探讨一系列可行的培养策略,旨在为中职艺术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艺术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一、古诗词鉴赏的必要性和意义

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在中职艺术生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作为民族文化瑰宝,古诗词以凝练的语言和深厚内涵,激发学生的思考深度和情感共鸣,是提升他们文化素养的绝佳途径。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为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弥补他们在文学功底上的不足,培养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增强自信,激发学习热情。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古诗词的特性和多元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启发式探索和小组讨论,以期在欣赏诗词之美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当前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被动学习为主

在古典诗词鉴赏课堂上,很多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往往主导着整个教学过程,从诗词的背景介绍、字词讲解到思想内涵剖析,学生只是静静地听讲、记录。例如,在讲解李白的《蜀道难》时,教师长篇大论地讲述蜀道的地理位置、李白的生平经历以及诗中夸张手法的运用,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提问的机会,难以真正深入到诗词的情境中去体会其魅力。这种被动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激发他们内心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2. 课堂互动形式化

虽然教师都明白课堂互动的重要性,但互动形式往往过于单一和形式化。常见的互动方式仅仅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且问题大多是基于诗词的基础知识,如“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某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等。在赏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词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和哲理,学生的回答也只是简单地重复教材或教师讲解过的内容。这样的互动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也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

3.教学与艺术专业结合不紧密(针对中职艺术生课堂)

在中职艺术学校的古典诗词鉴赏课堂上,教学与学生所学的艺术专业常常脱节。教师很少组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来促进诗词鉴赏与艺术专业的融合。没有开展诗词与舞蹈结合的创编活动,让舞蹈专业的学生根据诗词的情感和意境编排舞蹈;也没有组织音乐与诗词的融合创作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诗词与音乐相互交融的魅力。缺乏这些跨学科活动,使得学生难以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将古典诗词的艺术价值与自身专业技能相结合,限制了学生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提升。

三、融入课堂的策略与实践

在中职艺术课堂中融入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够将诗词的艺术魅力与创作实践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以下是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与实践方法,以期在日常教学中有效推广古典诗词鉴赏。

1.教学活动设计

 定期举办“古典诗词主题朗诵会”,给定特定主题,如“边塞诗韵”“田园风光”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契合主题的诗词进行朗诵准备。在朗诵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准确把握诗词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基调,还要设计相应的肢体动作、表情神态等表演元素,以增强朗诵的感染力。例如,在朗诵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边塞的寒冷环境,如瑟瑟发抖的动作、凝重的表情,来展现诗中送别时的不舍与边塞的恶劣气候。同时引入多元评价机制,除教师评价外,让学生相互评价,从朗诵技巧、情感表达、舞台表现等多方面进行打分和点评,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开展“诗词情景表演赛”,将诗词中的故事或场景进行改编,以短剧的形式呈现。比如,对于《孔雀东南飞》,学生分组编写剧本并进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封建礼教的压迫。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表演能力以及对诗词情境的再创造能力。

2.案例分析与情境教学

经典作品深度剖析。选取如李白的《将进酒》这样的经典作品进行深度案例分析。首先,从诗词的创作背景入手,介绍李白当时怀才不遇却又豪放不羁的心境,以及与友人宴饮的场景。然后,逐句分析诗中的夸张手法,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探讨这种夸张如何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接着,分析诗中的情感脉络,从开篇的豪情万丈到中间的借酒消愁,再到结尾的自信超脱,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过程。- 以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为例,深入讲解词中的意象运用。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分析“梧桐”“细雨”“黄昏”这些意象如何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愁苦的氛围,反映出词人在经历国破家亡、丈夫离世后的悲痛心情。通过对意象的解读,让学生掌握通过意象分析诗词情感的方法。

 多媒体情境创设。如在讲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利用多媒体播放长江赤壁的壮观视频画面,展示赤壁的雄伟险峻、江水的汹涌澎湃,同时播放名家朗诵音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下,仿佛置身于三国古战场。结合画面和朗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词中对周瑜形象的描写,如“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体会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对自身境遇的感叹,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3.与专业课程的结合

将古典诗词鉴赏与艺术专业课程相结合,如音乐、戏剧、绘画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诗词的魅力。例如,可以邀请音乐老师指导学生将诗词谱成曲,或让学生以诗词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诗词鉴赏能力,也能增强他们的艺术综合素养。

4.评价体系构建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除了传统的书面测试,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如诗词鉴赏报告、诗词创作作品展示等,来考察学生的理解深度和创新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分享,让他们的见解得到认可,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5.互联网资源的利用

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技术手段,如在线诗词数据库、电子书、诗词朗读APP等,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索,发现更多诗词之美,这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提升鉴赏能力的延伸资源与路径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职艺术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课外阅读、线上资源和实践活动是不可或缺的路径。鼓励学生订阅诗词类期刊,如《中华诗词》,以获取更多名家作品和解析。同时,利用在线平台,如“中国诗歌网”和“诗词大会”等,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新的诗词,参与互动问答,提升理解力。此外,参与诗词研读小组,定期讨论和分享诗词心得,能增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实地考察,如参观古代诗人故居,感受诗人的生活背景,也能深化对诗词的理解。通过这些延伸资源和实践活动,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将在实践中得到持续的锻炼和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也将更加深厚。

四、结束语

中职艺术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需要多维度的策略,包括创设情境教学、引导深度阅读、结合艺术实践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这些策略的实施,旨在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灵活运用这些策略,以期在艺术教育的道路上,让古典诗词的美,照亮每一个艺术生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