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洛市商州区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 陕西商州 726000
2.商洛市商州区退耕还林还草中心 陕西商州 726000
3.商洛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陕西商洛 726000
[摘要] 近年来商州区科学利用退耕地资源,把发展林药经济作为深化林业改革、突破林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致富收入的重要措施,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水杂果经济林与中药材等产业相结合,使林药经济产业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作者在商州区夜村镇、沙河子镇、三岔河镇、大荆镇、腰市镇等林药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调查,从自然条件及资源储备、链主企业建设、技术支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分析商州区林药经济发展现状,指出商州区林药经济发展存在规模不足、药材种植品种退化、产业发展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从加强药材基地建设、强化龙头链主培育、增强引导激励、提升品牌知名度、强化产业链延伸、促进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健全保障体系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商州区;林药经济;中药材;现状;问题;对策
商州区位于陕西秦岭东段南麓,横跨长江黄河流域,属于北亚热带暖温气候,年日照时数2300h左右,年平均气温12.9℃,最高气温39.8℃,最低气温-15℃,≥10℃的活动积温395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样的气温环境适合各种林木与中药材的生长。商州区围绕“优生态、富百姓、助脱贫”的总体思路,科学利用林地与退耕地资源,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为目标,明确林药经济产业定位,把发展樱桃、红仁核桃与种植中药材相结合,以深化林业改革、突破发展、增收致富,通过政策扶持、抓点示范、技术培训、市场配置等方式,扩大林药经济发展规模,优化林药经济发展布局,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水杂果经济林与中药材相结合产业,使林药经济产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助力康养商洛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商州建设作出有力贡献。
1商州区林药经济发展现状
全区林药经济总面积72万亩,从事林药经济的农户人数2.5万人,林业经济总产值21亿元,林药经济年人均收入4400元。其中林药模式以种植核桃、板栗、樱桃套种天麻、猪苓、牡丹、板蓝根、黄芩、桔梗、柴胡、丹参最为普遍。林药产业是农林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综合价值远高于传统农业种植收益。随着商洛中医的发展,将会把商州打造为集中医养生、中药材种植观光、林文旅融合发展的康养基地。
1.1自然条件优越
全区林地总面积163万亩,森林覆盖率68.2%,尤其是以核桃、板栗、樱桃为主要树种的经济林面积较大,其中核桃55万亩,板栗12万亩,樱桃及其他5万亩。林间与退耕地种植中药材最具优势,可在针叶林下发展茯苓,栎类阔叶林下发展天麻、猪苓、连翘、淫羊藿等;全区有20万亩的退耕地发展中药材;5万亩侧柏林可养殖鼯鼠,发展鼯灵脂。独特的气候、土壤、水分资源,成就药材的天然生长,秦商道地中药材种植优势明显[1]。
1.2中药材资源丰富
商州区野生药材多达500余种,主要药材50余种。其药用成分含量高,药效好。以前野生药材是当地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现在人工种植长足发展,主要栽培种植有牡丹、天麻、猪苓、茯苓、板蓝根、桔梗、柴胡、丹参、菊芋、淫羊藿等40多个品种。全区中药材现有22.1万亩,产值3.7亿元,其中药用牡丹2.3万亩,连翘15万亩,天麻0.2万亩,五味子、茯苓、猪苓、苍术、黄芩、金银花等2万亩[1]。
1.3链主企业实力强
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坐落于商州区大荆镇,是商州区菊芋种植、数字化制造成果显著的大型企业。该企业从2017年推广试种到现在,菊芋种植面积稳定在4-4.5万亩,产量5万吨以上,产值8000余万元。年加工菊芋10万吨,生产菊粉6000吨及纤维饮料、软糖等终端产品,年产值3.6亿元,带动全市约3万农户增收致富,其中1.44万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陕西香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商洛市商州区刘湾街道办事处(商洛高新区),拥有现代化中药制剂全自动生产线7条,年生产能力达20亿元。主导产品有香菊片、复方气管炎片、郁金银屑片、六味地黄丸、黄连上清丸等,拥有“陕西省著名商标”2个,“陕西省名牌产品”4个,药品注册批准文号55个。
1.4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
紧紧围绕“优布局,扩基地,强科管,增效益,促增收”目标,进一步扩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规模,积极培育和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充分打造“林业+旅游”“林业+康养”等业态模式,有力推进林业三产融合发展。
2林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发展规模不足
林药种植受市场价格影响,部分品种如柴胡、丹参、板蓝根等种植效益不高;同时农村劳动力减少,留守群众对种植技术掌握不全面,又缺乏当地技术人才提供技术服务,加之缺乏资金,种植意愿不强烈,导致种植面积减小。
2.2林间中药材种植品种退化
由于长期就地选种栽培,中药材品种逐渐退化,部分当地中药材品种的优良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如天麻种块及其栽培所用的萌发菌和蜜环菌均发生退化现象,应进行杂交培育种麻,对萌发菌和蜜环菌进行提纯复壮。黄芩、丹参等中草药种植未进行倒茬或轮作年限短,造成土壤营养缺乏,导致药材生长不良、个体小、产量低,商品质量下降[2]。
2.3产业发展体系不健全
一是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养殖和种植户掌握的市场信息不足,品种选择上有盲目性;产品销售上主要通过外地经销商上门收购,种植效益得不到保障。二是管理机制不健全。林药经济发展为林业部门,但林药经济主要产品的中药材在省级由省中医药管理局、市级由卫健部门进行管理,管理上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导致林药产品在质量认证上缺乏上级部门的指导支持,林业部门对中药材加工、收购、仓储开展监管又存在制约。
3商州区林药经济发展建议
3.1加强药材基地建设
立足资源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加快推进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和规模化、规范化药源基地建设,按照GAP标准要求,加快建设天麻、丹参、连翘、五味子等大宗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从根本上扭转中药材品种退化、种植分散、经营管理粗放、药材质量良莠不齐的局面,全面提升中药材基地建设水平,提高道地药材生产供应能力,努力把商州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现代中药材产业基地。
3.2强化龙头企业带动
以大型现代化中药材仓储加工企业为主,支持其向精深加工发展,不断开发和提升林业与中药材附加值。培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布局林业绿色健康产业、林业创新服务业(互联网,康养,电商、物流)、智能特色林药业等业务。
3.3强化引导激励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扶持引导作用,多渠道筹集、调动资金,以培育林间种植为主,适当考虑优质林药产品加工项目,切实加强对林药经济项目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作用,协调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激励各级各部门支农资金对发展林药经济进行投入。
3.4提升品牌知名度
积极推进“十大商药”中独具地方特色的连翘、桔梗、天麻等商洛道地药材拳头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进程,加快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建立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实现从种、管、收、储、运、销、食全程可追溯。同时,充分利用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产品展销推介会等各种节、会,广泛宣传商洛优质道地中药材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商药”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5强化产业链延伸
进一步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营造“企业带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的发展格局,使商州道地中药材在产量和品质上占优势,在市场上具有话语权和竞价权;建立收储、分拣包装的初级产品包装加工体系,积极研发中药食品、保健品、有机化工等相关产品,深化校企、院企合作,引进、培育壮大传统医药和新型现代化中药加工企业,重点开发中药饮片、中药提取、中药制剂、中成药生产等主导产品,不断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加快建设中药材交易市场及冷链、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推动以“商药”为主的林药经济集群化发展[3]。
3.6加强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
加强科技支撑,鼓励自主创新,提高林药经济产品科技含量,以创新产品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壮大林药经济科学技术人员队伍,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服务人才、乡土专家等的培养力度,完善研发、生产、管理、销售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升林药经济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面向全产业链配置科技资源与技术支撑。
3.7健全保障体系
加强森林康养组织管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宣传推广,构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经营主体建设协同联动的保障体系。鼓励和提倡森林资源管理和康养经营服务并重并行的管理机制,引进森林康养师、运动健身营养师、中医健康管理顾问等专业技术人才,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森林康养产业新技术、新平台的应用,推动森林康养数据与生态、健康、旅游等大数据平台对接,以“互联网+”新模式贯穿产业的运营、管理、宣传、推广[3]。
作者简介:田蕾(1984-)女,陕西丹凤人,林业助理工程师,从事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工作。
*通讯作者:杨东(1994-)男,陕西山阳人,林业助理工程师,从事退耕还林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毅,张婷婷,王蒙.药用连翘丰产栽培与科学管理技术--以商洛市商州区为例[J].农业科学,2023,(8):016-018.
[2]王莉,李建奇.丹凤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技服务,2024,41(9):97-100.
[3]叶建委.浅谈丹凤县林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文摘,2016(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