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兰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余姚 315408
【摘 要】目的:为改善腕部外伤患者术后感觉运动障碍,对针灸对腕部外伤术后感觉运动障碍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2年6月-2024年6月为研究时间,择取期间内在我院治疗后发生感觉运动障碍的腕部外伤患者中的100例为研究目标,依照患者治疗时间顺序予以分组,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50例)、针灸治疗的观察组(50例),从腕部感觉运动障碍康复总有效率、各项腕关节运动功能指标展开数据研究,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通过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各项腕关节运动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腕部感觉运动障碍康复总有效率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针灸对腕部外伤术后感觉运动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腕部外伤患者术后感觉运动障碍,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治疗方案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腕部外伤;术后感觉运动障碍;治疗效果
腕部外伤在日常中非常常见,一般经常运动的人、经常做家务、做搬运工作的人很难避免发生腕部外伤。发生腕部外伤需要特别重视,因为腕部软组织相对较脆弱,恢复起来需要较长周期[1]。腕部外伤经过手术治疗后发生感觉运动障碍的可能性较大,需要配合相关康复治疗进行干预,改善腕部外伤患者术后感觉运动障碍的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100例腕部外伤术后感觉运动障碍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与针灸治疗对照研究,对两组患者腕部感觉运动障碍康复总有效率、各项腕关节运动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筛选出100例腕部外伤术后感觉运动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都于2022年6月-2024年6月进入本院治疗,按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龄(20-68)岁,均值(47.35±3.42)岁;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20-70)岁,均值(47.83±3.71)岁;两组数据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患者都已明确知道研究过程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外伤导致;符合手术指证;意识及精神系统正常;年龄≥20周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先天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等器官功能不足;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严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愿配合研究工作。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术后第2天-2周内,选用超短波治疗,波长1-10m,频率30-300MHZ,10min次,1次/d。腕关节训练,进行腕关节内收、外展、背伸及前屈训练,每个训练20-30次,5-10min/次,放松腕关节,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及功能。
1.2.2 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
取患侧阳溪、阳池、阳谷、合谷、外关,行重插轻提补法,合谷和外关加用电针仪,频率5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30min/次[2]。拔针后配合理筋拔伸手法治疗,按揉瘢痕处1min,指推法和指揉法对手掌部放松3min[3]。拔伸状态下,被动做腕部背屈、掌屈、侧偏动作,30s-1min左右,重复2-3次。按揉损伤处,感到患处粘连有松解为宜,按压针刺诸穴揉三按一,各1min[4]。以上操作5d一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整合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对两组患者腕部感觉运动障碍康复总有效率、各项腕关节运动功能指标进行对比,以此作为研究价值体现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均运用SPSS23.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数数据运用(x±s,%)代替,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若两组比照结果P<0.05,实验价值显现。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腕部感觉运动障碍康复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腕部感觉运动障碍康复总有效率比较 (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50 | 30 | 19 | 1 | 49(98.00%) |
对照组 | 50 | 18 | 23 | 9 | 41(82.00%) |
2.2 两组患者各项腕关节运动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腕关节运动功能指标比较 (x±s,°)
组别 | 例数 | 掌屈 | 背伸 | 桡偏 | 尺偏 |
观察组 | 50 | 57.83±5.33 | 52.37±5.62 | 29.85±3.12 | 37.26±3.91 |
对照组 | 50 | 45.28±3.29 | 31.69±3.58 | 23.77±2.87 | 28.87±2.64 |
3 讨论
感觉运动障碍是腕部外伤较容易发生的问题,即使手术治疗后仍然可能存在肌肉肌腱黏连,影响关节活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认为,腕部活动频繁,损伤后会导致气血不通,从而引起功能障碍[5]。腕部外伤后感觉运动障碍属于伤筋范畴,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及神经和肌肉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肌肉紧张或痉挛,进而改善患者术后感觉运动障碍。
综上所述,针灸对腕部外伤术后感觉运动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参考文献
[1]伍亮,赵纯. 祛风活络丸联合郑氏伤科针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发创伤后急性骨萎缩疗效研究[J]. 陕西中医,2023,44(3):379-382.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3.03.026.
[2]袁月,赵树明,李萍. 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选穴规律分析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21,37(4):42-46. 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1075.
[3]舒靖.手外伤病人实施中药熏洗特色治疗配合针灸康复锻炼的效果观察[J].自我保健,2023,27(3):275-277.DOI:10.3969/j.issn.1008-0430.2023.03.111.
[4]刘秋平,刘涛,韩景献,等. 针刺治疗颈髓损伤后节段性感觉运动障碍验案一则[J]. 亚太传统医药,2024,20(1):128-130. DOI:10.11954/ytctyy.202401028.
[5]仰卫军. 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腕三角软骨损伤40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20,29(5):21. DOI:10.3969/j.issn.1006-978X.2020.0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