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118)
摘要:将“习总书记用典”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可借助其深刻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实习护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提供丰富的滋养。当前,实习护生人文素养培育存在意识不强、目标不明确、内容单一、方式落后等问题,归因于教育体制、社会文化及具体教育环节等多重因素。“习总书记用典”蕴含丰富人文精神与价值导向,通过理论学习可深化护生对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理解,树立正确三观;结合实践教育,可提升护理技能和服务质量;同时,学习其语言艺术,有助于提高护生沟通能力。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强化师资队伍,完善政策制度,加强校企合作,并优化教育环境,可以有效提升育人价值。
关键词:习总书记用典;实习护生;人文素养
将“习总书记用典”融入实习护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对培养卓越护理人才、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习护生作为医疗队伍的后备力量,医学教育与人文素养的融合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基于文化传承、思政教育创新探讨“习总书记用典”在实习护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中的应用,对强化实习护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缺乏系统理论和实践研究,教育目标不明确、内容单一、方式落后等是当前实习护生思政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习总书记用典”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导向,构建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育体系,为护理学教育的人文素养培育提供新路径,推动医学与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
一、将“习总书记用典”融入实习护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渊源及精义。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承、思政教育创新、立场观点传达及育人方法论的探索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习总书记频繁引用经典,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创造性转化,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鲜明立场及育人启示,强调了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的重要性,突出了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增强了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还引导了正确的价值观念,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同时,“习总书记用典”作为独特育人方法,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创新能力、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为实习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提供了丰富滋养和实践指导,能够有效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
(一)内涵的深化与扩展
“习总书记用典”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典故作为具有浓缩性与传承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印记,彰显着思想与情感“聚合体”特征,能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重构提供重要思想文化源泉[1]。习总书记在讲话和文章中引用的经典名句,不仅涵盖了古代诗词、历史典故,还涉及了哲学思想、道德观念等多个方面。这些典故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通过引用这些典故,习总书记不仅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和观点,还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此外,“习总书记平用典”还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总书记在引用典故时,往往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意义。这种创新性的运用方式,不仅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还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
“习总书记用典”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习总书记引用大量名言来阐释治国理政和人类面临的复杂问题,形成系统的文化思想,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2]。通过引用经典名句,习总书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增强了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信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和积极预期。其次,“习总书记用典”还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习总书记在引用典故时,往往能够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种引领方式不仅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立场观点的明确与深化
“习总书记用典”中表达的立场观点是鲜明而深刻的。习总书记通过引用经典名句,强调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必要性。这种立场观点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展现了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和积极预期。此外,习总书记还通过“用典”表达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和积极态度。习总书记用典的话语方式启发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在古代,立足点是现在,希望在未来[3]。他强调,只有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信念和态度不仅激励了全民族的奋斗精神和创造力,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实习护生人文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分析
在实习护生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主体问题主要体现为师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我国护理教育过分强调专业课学习,忽视了护生的思想道德等人文素质教育。许多教师和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其无法直接帮助患者解除病痛,也无法为护生毕业生找工作增加筹码。因此,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更多时间和精力被用于传授专业课程,导致护生人文素养教育被边缘化。
人文素养培育的主题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不明确和内容单一。许多护理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没有做出明确要求,课程设置中人文性课程比例偏低,且内容单一。例如,一些学校仅开设了护理礼仪、护理美学、护理心理学等少数几门人文课程,总学时数所占比例极低,无法满足护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此外,护生对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等概念缺乏清晰认识,也影响了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
在培育方式上,实习护生人文素养培育存在缺乏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手段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现代的社会变化十分快速,对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教学手段却没有相应的更新。此外,实习医院的文化建设不足,缺乏充满人性、以尊重、关心工作人员和病人为中心的人文环境,也影响了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动力问题主要体现在护生自身缺乏学习人文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许多护理本科生在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时态度懒散,不够积极,缺乏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兴趣和热情。这导致他们无法自觉地去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了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此外,学校和教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宣传力度不足,也未能有效激发护生的学习动力。
在评价方面,实习护生人文素养培育存在评价标准不明确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目前,许多护理院校在评价护生人文素养时缺乏明确的标准和体系,往往只注重技术操作的考核,而忽视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评价。这导致护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只注重技能操作,而忽视了与患者的沟通和关怀,从而影响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此外,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也使得学校和教师难以全面了解护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从而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改进。
(二)原因分析
1.宏观原因
从宏观层面深入剖析,实习护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困境主要根植于教育体制、社会文化及医疗资源分配等多重因素。长期的“重理轻文”倾向不仅影响了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素养培养,也渗透到了高等教育领域,包括护理教育。护理专业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教育体系往往偏重于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熏陶。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化,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和专业技能,也限制了人文素养教育的发展空间。其次,传统观念对护理工作存在误解和偏见,认为护士仅是医生的助手,工作重点在于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而忽视了护理工作的人文关怀性质。这种社会认知偏差不仅影响了护理行业的职业形象,也制约了护理教育中人文素养的融入。此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医院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这不仅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也限制了实习护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人文关怀的机会。
2.微观原因
从微观层面细致考察,实习护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问题主要源于学校、教师、学生及实习医院等具体环节。学校对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和教学方式的陈旧,是制约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因素。许多护理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偏重专业课程,而人文课程不仅数量有限,且内容单一,无法满足护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部分护理教师对人文素养教育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有限,无法为护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一些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不高,难以在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和实践。另外,实习护生对人文素养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许多护生过于关注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提升。同时,部分护生对护理工作的人文关怀性质缺乏深刻理解,难以在实践中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医院的文化建设和人文关怀氛围对实习护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一些医院在人文关怀和人文环境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无法为护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同时,医院对实习护生的管理和指导也存在不足,导致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充分接触和体验到人文关怀的实践。
三、“习总书记用典”融入实习护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
(一)构建有效路径
“习总书记用典”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和治国理念,为实习护生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教育资源。通过学习这些用典,护生可以深刻理解以人为本、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同时,通过对典故的学习,护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这些典故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能够在护生心中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
在实践教育中,“习总书记用典”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际工作中的体验和学习,护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护理技能和服务质量。例如,通过参与社区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等实践活动,护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种实践教育有助于护生将抽象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技能,同时也能够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习总书记用典”中提到的“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强调了医疗环境对人民健康的重要性。实习护生在医院或社区的医疗环境中,应积极参与改善服务质量,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为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贡献力量。这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也能够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
“习总书记用典”中的语言艺术和表达方式,为护生提供了话语建构的范例。通过学习总书记如何将深奥的理论和复杂的现实问题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护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这种话语建构能力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也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习总书记用典”可以作为育人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教育中,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引导护生学习典故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在线课程、讨论区等,为护生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学习资源。这种育人平台不仅能够提供知识传授,还能够促进护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习总书记用典”中强调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提升,对实习护生的自我融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护生应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相结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种自我融入的过程有助于护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其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同时也能够促进其在职业生涯中的持续成长和发展。
(二)保障体系
1.深化指导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为确保“习总书记用典”有效融入实习护生人文素养培育,应首先深化相关研究。成立由教育学、护理学及传统文化研究专家组成的专项研究小组,系统挖掘“习总书记用典”中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导向,探索其与护理教育融合的路径与方法。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发布研究指南,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推动人文素养培育工作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2.强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能力
师资队伍是实施人文素养培育的关键。需加强对护理教育师资的培训,特别是提升他们对“习总书记用典”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使之能够在教学中自然融入,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同时,引入具有丰富人文素养背景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效性。
3.完善政策制度,保障实施效果
构建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是确保“习总书记用典”融入实习护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保障。应制定明确的政策文件,规定人文素养培育的目标、内容及评价标准,并将其纳入实习护生的考核体系。同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用于课程资源开发、师资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确保各项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4.加强推动协助,形成教育合力
推动校企合作,与医疗机构紧密合作,共同设计人文素养培育项目,为实习护生提供实践平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自主开展人文素养相关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相互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在线课程、虚拟仿真等,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学校、医院、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
5.优化教育环境,营造人文氛围
优化校园环境,注重人文景观建设,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图书馆、文化长廊等文化设施建设,丰富人文类书籍和资料,为实习护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人文精神,提高师生对人文素养培育的认识和重视,形成崇尚人文、关爱生命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提升实习护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实习护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面临诸多挑战,而“习总书记用典”提供了创新路径,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导向,能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并引导正确价值观。通过深化研究、强化师资、完善政策、加强合作及优化环境等保障措施,可确保该路径有效实施。未来,“习总书记用典”的融入将培养出更多卓越护理人才,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对“习总书记用典”精神的深入理解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蕴,邹渝,王正宇.“以典育人”视域下习总书记用典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重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0(04):116-130.
[2]刘建明.习总书记用典的文化传播辐射力[J].新闻爱好者,2024,(02):4-9.
[3]张晓.习总书记用典话语方式的文化自信蕴含探析[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4,10(04):121-127.
[4]蓝柏添,宗永平.习总书记用典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11):1+4-6.
[5]庄梅兰,陈桂蓉.从习总书记用典看中华人文经典的高校思政功能[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8):69-72.
作者简介:禹伸频(1992年-)女,主管护师,研究生方向:放疗护理、医学生教育管理。电子邮箱:2393050373@qq.com。通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州路519号。
通讯作者:吴江(1981年-)女,副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方向:放疗护理、医学生教育管理。电子邮箱:ynzlyywj@126.com。通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州路519号。
基金项目: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项目成果;项目名称:“习近平用典”融入实习护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的路径研究(编号:KYFSYXS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