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操作之“形”,蕴思维之“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2-27
/ 3

借操作之“形”,蕴思维之“神”

孔妍懿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15211

【摘要】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教育的主要功能应是帮助学生学会思维。数学研究的内容是抽象的,而我们低段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那在一线的数学教学中,又何以将抽象化的内容形象化呢?于是,我借助动手操作之手段,通过让学生在操作中做到诱思考、建模型、得方法、归经验的四种方法,努力让操作在数学课堂上发挥最大的效益,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真正做到借操作之“形”, 让学生想得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蕴思维之“神”,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思考的课堂、思维的殿堂。

【关键词】  操作  思维

数学教育的主要功能应是帮助学生学会思维。郑毓信曾经说过:“我们的学生一直在做,一直在动手,但就是不想!”结合我们的教学,被动地动手和在教师牵引下的操作,使得学生的思维水平并没有得到提升。教师应通过适当的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单纯的“动手”引向“动脑”,从而不断地提高思维的品质。

   在见习中,笔者有幸观摩了几位老师执教育人教版数学广角的《搭配中的数学问题》、《分类与整理》、《搭配》和《剪一剪》这几节课,深有感触。发现老师们通过在操作中诱思考、建模型、得方法、归经验这四个层次加以引导,不断地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想在碰撞中升华,智慧在交锋中闪烁,真正做到借操作之“形”,蕴思维之“神”,使操作在数学课堂上发挥最大的效益。

一、操作中诱思考,营造思维场

操作是离不开思考的,动手操作应与数学思维紧密结合。如果只是在教师指令下按部就班地操作,学生容易沦为工具,失去探究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随意地操作,巧妙设问,从“歧途”回归,从而诱发学生有方向性的思考,去发现和感悟,营造思维场,指向有效的操作。

静待歧途之旅

任何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精致高效。事实上,平常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

@$795Y_EHPSD[7W1VN48UPF小遗憾。若是因势利导,走出歧途便是正道。因此,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多一份耐心,静待学生的“歧途之旅”,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助力。很多学生动手操作时,一拿到学具,就不假思索地随意摆弄,花费时间比较多,可能还得不出正确的结果。

比如在三上的拼角活动中,要想拼成钝角,如果拿到手就拼,必然出现很多重复和遗漏的情况,学生的反馈的时候也容易表述不清。

    虽说操作最怕盲目, 导致操作低效甚至是无效,但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思考性的操作习惯和思维能力,提供契机,偶尔让学生盲目一回,又何妨?

(二)善设“发现之问”

教师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学生无论成败,在操作之后都会有一定的感悟。教师示范操作,让学生对教师和自己的操作过程与加以比较,引导说出自己的发现和感悟。如上例,教师可设问:如何避免在拼角时出现重复或遗漏的情况?学生结合教师的示范操作,思考后知道要先标上角1、角2区别开来,再经历拼、画的过程,让动手操作方向更明确,自己完成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这样的“经历”,学生会有种认同感,操作也不会只停留在低水平上,学生反过头来会理解操作的意义。同时,也会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磨刀不误砍柴功,动手操作,一定要想好了再做。

(三)巧现“思考之果”

操作是手段,是学生思维下的产物。有时候看似脱离了操作,只在思考,实为内隐和外显的一种表现,他们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高度的思维含量,这是一个外在活动与内在思考结合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操作成果,以个性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借此诱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比如在三上的“集合”一课中,在出示四(5)班第一小组奖到红花的有:丁含、王雨奇、余强、张佳;奖到紫花的有:陈一、张佳、丁含后,要求四(5)班第一小组共有几名学生?要求4人小组合作,“我当小小的设计师”请学生画出简单而又喜欢的图,在图中,要让人一眼看出哪些人奖到红花?哪些人奖到紫花?哪些人既奖到红花,又奖到紫花?学生的思维呈现不同的层次:表格写字的、表格打勾的、画3个互不交集的圆的、画韦恩图的。(如图2)

    思维始于动作,动作是现有思维的外化表现。操作在外,思维在内,既要动手操作,又要动脑思考,并将操作成果个性化呈现,使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做”“思”互促。

二、操作中建模型,直击思维本质

动手操作是为学生的自主构建学习服务的。故此,在诱发学生在 “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基础上,需要加大思维含量,让操作活动和想像、表达、推理等充分融合,提升思维的层次,帮助学生学会建构数学模型,直击数学的本质。

(一)从具体走向抽象

   从具体素材中提炼出模型的最初表征,可以从具体走向抽象。这主要是培养的辨识能力和关联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先观察,再分类,提取具体素材中的信息,辨识内在的关联,建构模型,促进有效的数学思考。

    比如,一下的《分类与整理》一课中,图形从零乱走向有序,并从形象具体的图形走向表格的形式(如图3),学生通过摆、圈、数、比,一堆堆地摆还是对对齐地摆;按照颜色摆还是按照形状摆,学生经过比较,有了最初象形统计图的模糊意识,再让学生从表象中抽离出数学化的数据,找到最本质的特点。

H()@UNZ1NV]V5P8955_UV5I]`ZRF~ULS@ZK7RMNPO@5L$C       

图3

在动手操作中,激活学生的多重思维,引导他们将已知的具象,加以优化,从无序走

向有序,从“看得见”的素材中,得出原先“看不见”的结果,找到图形背后隐藏的数学本质。在这样的亲身历练中,更灵活地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路径,更真实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从表征走向符号化

在动手操作中,如果数学模型直接出示,学生理解不了并很糊涂,可以通过操作将其剥茧抽丝,一层层暴露在学生的视线中,将整个模型动态化,在动态的操作过程中又一步步定格在静止状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加以比较、感知,通过进一步的体验和思考,真正地理解并建构出自己的数学模型。

比如,三下的《搭配中的数学问题》一课中,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从文字到画图再到用字母符号来表示,最后到算式来表达。(如图4)

图4                          

教师通过剥茧抽丝,台阶搭建,动态化再现模型建构的过程与方法,促使学生学会辨析模型建构的素材,理顺模型建构的思维,而不是通过替代式的呈现,亦或是惯性的告知。从表征走向符号化,融合了观察、推理、论证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运用,引领学生经历了深度思维的加工过程。

三、操作中得方法,攀升思维力

    数学中的方法都是相通的,通过梯度操作,由浅入深,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加以观察和分析,将新旧知识和方法打通,积累经验,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使思维得到更有力地生长。下面以“剪一剪”一课为例。

一)由扶到放,自主感知

扶是为了总结方法,放是为了将总结的方法再次应用。一味地放只是浪费时间,一味地扶又阻碍了思维了发展。

比如剪一个人,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发现这是个轴对称的图形,于是提出可以通过对折只要画半个就可以了,还没等介绍该怎么画,他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自己对折、画一画、剪一剪。结果可想而知,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剪成了2个“半人”,这是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发现根源在画,画的半边图形要画在折痕这边,而不是分开的那边,这样才不会断掉。

这环节的原有设计其实是“思考讨论——观察示范画——动手操作”,如果按原有的计划执行,教学过程会顺利很多,学生估计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失败,但是他们对于其中的奥妙肯定没有像片段中这样理解的这么透彻。别人告诉你的不如自己感受到的。因此在一节课上我们可以从眼、口、耳、手等多方面让学生动起来、做起来,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横纵对比,透析精髓

此处的横向比较,指的是在同一项动手操作中,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的比较。它能够使学生察觉自己与他人的操作差异,从而认识到这一操作活动中存在的差异与问题,思索其中的一般规律,避免认识上的局限与狭溢。纵向比较是指学生把自己的前后两项操作,进行比较,从而帮助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更好地把握正确操作的要领。

比如剪2个手牵手的人时,因为有了剪一个人的基础,这时布置同桌之间先讨论下该怎么折、怎么画,2人之间合作的不错都提出需要对折两次,画法和刚才一样,于是进行了第二次的操作。却还是有小部分学生没有剪成功,因为在画“手”这部分出现了问题,没有画到边上,导致连不起来。把他们的画法纵向上和剪一个人时的画法对比,在横向上与剪对了的学生对比,发现依旧是画法的问题。

纵向比较深度上是递进的,横向比较广度上会丰满起来,操作中融入横纵对比,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究症结所在。整体上学生的方法上由单一变多元,认知上由肤浅变深刻,学生的思维由薄变厚。

(三)猜想验证,对应求联

X4YI3L@TIM6R1IHO(T85F)5通过猜想加以验证,通过实验举个反例,学生一边在动手操作,一边经历了整个过程,体会到知识背后

的方法,此时,他们的新旧知识被连贯在一起,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

比如剪4个人连在一起时,让学生先思考、猜测需要对折几次,根根据前面的经验,他们是毫不犹豫的说“1个对折1次,2个对折2次,那4个当然是对折4次了。”只有个别学生提出“3次就够了”。面对这样的争议,亲自动手操作才是最好的选择,为什么只要对折3次就够了?      

学生发现对折2次就可以剪出2个,那么再对折1次,剪出的小纸人的个数就是原来的个数乘2。也有学生补充对折2次就可以剪出2个人,再对折一次,每边都会增加1个,这就等同于增加了2个,所以只要对折3次。(如图5)

那如果对折4次再剪呢?有学生举着8个连起来的图,发现对折了4次,能剪8个人。

(一层一层地展开演示:对折1 次,2 片,1个人;对折 2次,4片,2个人;对折3次、4次……依次把表格填写完整。)                                                          

    最后教师可以指黑板上的表格,引导学生去发现对折的次数与人个数之间的关系。(如表1)                    

折纸是难点,画图是关键。从剪出1个小纸人到剪出2个连在一起的小纸人,再剪出4个连在一起的小纸人以及到课后拓展的剪法,在一次次冲突中,通过交流“怎样剪”“为什么这样剪”“还可以怎样剪”等问题,使方法得到共享,猜想得到验证,还可以请学生思考有没有一个特例是不符合上面表格发现的规律的。猜想验证,对应求联,让班内学生的思维,恣意地生长,节节攀升。

四、操作中归经验,拓展思维张力

   有效的回顾总结,能有条理地帮助学生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提炼出经验,由此及彼,实现正迁移;逻辑推理后,进行逆思考和变式;推而广之,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学生拓展思维的张力。

(一)提炼经验,实现正迁移

    通过对整个操作活动进行回顾、重复、修正,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提炼了经验,由此及彼,实现正迁移

比如,在三上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在认识了圆中的分数后,问学生:除了圆,你能在其它的形状上找出1/4 吗?学生马上举一反三找到了如下所示的1/4,很快,学生发现图6中的第3种和第4种分法肯定是对的,第2种分法是错误的,它并没有平均分,第1种和第1种分法学生一时间无法判定对错。

图6

迁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数学思维。提炼出操作中的经验,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并解决相类似的数学问题,获得富有生命力的知识、思想和方法,达到了知识技能的迁移,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迁移。

(二)逻辑推理,进行逆思维

学生把握住了核心,已经在顺迁移的反复操作中领悟到了经验,获得了最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反复的刺激容易让学生思维疲劳,逆思考、变式的出现可以给学生当头一棒,让他们不得不对信息进行重组,适时地加以推理。

    比如在三下《搭配中的数学问题》一课的最后一题中,问:约翰叔叔有一些衬衫和领带,一共可以有12种不同的穿法,猜一猜约翰叔叔可能会有几件衬衫和几条领带?(如图7)

_V%~`BZ7B8{RK4VS0S_][IQ

               图7

   充分挖掘操作中的变化因素、互反因素,让学生的思维向不同的方向,甚至是对立的方向发展,扭转思维定势的局面,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多重推理,有效促进思维的变向发展。

(三)推广策略,变中见不变

    创造性思维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民族发展的需求。以一成十,以点成线,以线成面,连点成片,使得学生的思维从孤立走向逐步的完整。推而广之,从一个问题推广到另一个问题,从一个领域拓宽到另一个领域,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比如,除了剪小纸人,还可以剪爱心、小花、蝴蝶……,不管剪什么,只要是对称图形就可以,(出示剪好的围起来的4个手牵手的纸人)如果要剪这样的作品,你觉得该怎么剪呢?              

创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要使他们的创造能力被激发和提升,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即使瞬息万变,也是万变不离其宗,数学思维和方法始终贯穿其中。

总之,动手操作只是手段,思维才是数学的灵魂。通过让学生在操作中做到诱思考、建模型、得方法、归经验这几个方面,努力让操作在数学课堂上发挥最大的效益,真正做到借操作之“形”, 让学生想得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最终蕴思维之“神”,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思考的课堂,思维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