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中表面处理技术对零件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03
/ 2

机械工程中表面处理技术对零件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

代瑞

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 内蒙古包头市014010

摘要:机械工程中表面处理技术对零件疲劳寿命的影响。首先介绍了零件疲劳失效的原理与危害,阐述了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类型,包括表面淬火、表面化学热处理、表面涂层等。通过详细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揭示了各表面处理技术在改善零件表面硬度、残余应力状态、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综合影响零件的疲劳寿命。

关键词:机械工程;表面处理技术;零件疲劳寿命;残余应力;表面硬度

一、引言

在机械工程领域,许多零件在循环载荷的作用下会发生疲劳失效。疲劳失效是指零件在低于材料屈服强度的交变应力作用下,经过一定循环次数后产生裂纹并最终断裂的现象。这种失效形式往往具有突发性,可能导致机械设备的故障停机,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例如,在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汽车的曲轴与桥梁的钢梁等关键零部件中,疲劳失效是需要重点防范的问题。

二、常见表面处理技术概述

(一)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是一种通过快速加热零件表面至淬火温度,随后迅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常用的表面淬火方法包括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零件表面迅速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发热升温。这种方法加热速度快、效率高,能够精确控制淬火区域。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则是利用氧 - 乙炔火焰等对零件表面进行加热。表面淬火后,零件表面形成马氏体组织,硬度显著提高,同时由于表面与心部的组织差异,会产生一定的残余压应力,这些变化都有利于提高零件的疲劳寿命。

(二)表面化学热处理

表面化学热处理是将零件置于含有特定元素的活性介质中,通过加热使活性原子渗入零件表面,从而改变表面化学成分与组织结构的处理方法。例如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渗碳处理可使零件表面碳含量增加,经淬火与回火后,表面硬度大幅提升,且表面形成的碳化物能有效阻碍位错运动,抑制疲劳裂纹的萌生。渗氮处理则是将氮原子渗入零件表面,形成硬度高、耐磨性好且具有一定耐腐蚀性的氮化层,氮化层还能产生较大的残余压应力,显著提高零件在腐蚀环境下的疲劳寿命。

(三)表面涂层

表面涂层技术是在零件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金属、陶瓷、聚合物等材料的工艺。常见的涂层方法有电镀、热喷涂、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电镀可在零件表面沉积一层金属镀层,如镀铬可提高零件的耐磨性与耐腐蚀性;热喷涂能够将各种金属、陶瓷或复合材料加热至熔融或半熔融状态,喷涂到零件表面形成涂层,增强零件的耐磨、耐热与耐蚀性能。PVD 和 CVD 技术则可精确控制涂层的厚度与成分,制备出具有高硬度、低摩擦系数等优异性能的薄膜涂层,有效改善零件表面的力学与化学性能,提高其疲劳寿命。

三、表面处理技术对零件疲劳寿命的影响机制

(一)表面硬度的影响

零件表面硬度的提高能够增强其抵抗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在循环载荷作用下,较硬的表面不易产生滑移带与微裂纹,从而延缓疲劳裂纹的萌生阶段。例如,经渗碳淬火处理后的齿轮齿面,其硬度可达到 HRC58 - 62,相比未处理的齿轮,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疲劳裂纹萌生的时间大幅延长。表面硬度的增加还能使表面的应力集中系数减小,当零件表面存在加工缺陷或几何形状突变时,高硬度的表面能够降低这些部位的应力集中程度,进一步抑制疲劳裂纹的产生。

(二)残余应力的影响

表面处理过程中往往会在零件表面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压应力对零件疲劳寿命具有积极影响,它能够抵消一部分外加的循环拉应力,降低零件表面的实际拉应力水平。例如,在喷丸处理中,高速弹丸撞击零件表面,使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并形成残余压应力层。当零件承受工作载荷时,表面的残余压应力与外加拉应力叠加,有效减小了表面的拉应力范围,抑制了疲劳裂纹的扩展。相反,残余拉应力则会促进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因此在表面处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产生残余拉应力或采取措施将其消除。

(三)组织结构的影响

渗氮处理形成的氮化层由氮化物与扩散层组成,氮化物具有高硬度与高稳定性,扩散层则具有一定的韧性,这种复合结构能够有效地阻止疲劳裂纹的穿透与扩展。此外,表面处理还可能使零件表面形成纳米晶、非晶态等特殊组织结构,这些结构具有独特的力学与物理性能,能够显著提高零件的疲劳寿命。

四、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选取 45 钢作为实验材料,制备成标准的疲劳试样。将试样分为四组,分别进行未处理(对照组)、表面淬火处理、渗氮处理和电镀硬铬处理。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对试样进行疲劳测试,设定实验条件为:应力比 R=- 1,加载频率 f = 100Hz,试验环境温度为室温。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试样的疲劳寿命数据,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疲劳断口形貌,分析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机制。

(二)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对照组试样相比,经过表面处理的试样疲劳寿命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渗氮处理试样的疲劳寿命提高幅度最大,约为对照组的 3.5 倍;表面淬火处理试样的疲劳寿命约为对照组的 2.2 倍;电镀硬铬处理试样的疲劳寿命约为对照组的 1.8 倍。从疲劳断口形貌观察可知,未处理试样的疲劳断口呈现出典型的贝壳状花样,疲劳裂纹源多位于试样表面,且裂纹扩展区面积较大,具有明显的疲劳条纹特征。而经过表面处理的试样,其疲劳断口相对较为平整,疲劳裂纹源数量减少,裂纹扩展区面积较小,且在表面处理层附近存在明显的裂纹止裂现象。

(三)结果分析

渗氮处理试样疲劳寿命提高幅度最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在表面形成了一层硬度高、耐磨性好且具有较大残余压应力的氮化层。氮化层的高硬度有效抑制了疲劳裂纹的萌生,而残余压应力则显著阻碍了疲劳裂纹的扩展。表面淬火处理通过提高表面硬度和产生残余压应力提高了零件疲劳寿命,但由于淬火过程中可能产生一定的组织应力与热应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效果。电镀硬铬处理主要是利用镀铬层的高硬度与良好的耐腐蚀性提高零件的抗疲劳性能,但镀铬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相对较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疲劳寿命的提升效果。

五、表面处理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一)考虑零件材料特性

不同的零件材料对表面处理技术的适应性不同。对于碳钢材料,表面淬火、渗碳等处理技术较为常用且效果良好;合金钢由于其合金元素的作用,在渗氮、碳氮共渗等处理过程中能够形成更优异的表面性能;对于铝、镁等轻金属材料,由于其熔点较低、化学活性较高,多采用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等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性与耐腐蚀性。

(二)成本与工艺可行性

在实际应用中,表面处理技术的成本与工艺可行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一些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如 PVD、CVD 等虽然能够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涂层,但设备昂贵、工艺复杂,成本较高,适用于对零件性能要求极高且成本预算较为充足的高端制造业领域。而像表面淬火、电镀等传统表面处理技术,工艺相对成熟,成本较低,在一般机械制造工业中应用广泛。因此,在选择表面处理技术时,需要综合权衡零件的性能要求、成本预算以及工艺的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

六、结论

在机械工程领域,深入研究与合理应用表面处理技术对于提高零件疲劳寿命、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优化表面处理技术与工艺,能够为机械工程的各个行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斌.机械设计加工中常见问题及优化措施[J].南方农机,2021,52(08):135-136.

[2]吕海霆.机械零件疲劳寿命问题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1,33(23):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