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院护理管理者护理管理资质认证培训意愿,以供相关部门、人员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的930名护理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对护理管理者的护理管理资质认证培训意愿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预实验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为98.0%。正式研究时发放问卷930份,回收有效问卷920份,有效回收率为98.9%。结果920名护理管理者中,仅212名掌握或精通护理管理,且大多数为≥35岁(χ2=12.326,P<0.01)、工作20年以上(χ2=22.376,P<0.01)、科护士长及以上(χ2=7.079,P=0.008)者。722名护理管理者非常需要护理管理知识,尤其是<35岁(χ2=4.064,P=0.044)、本科及以上(χ2=4.520,P=0.033)、工作20年及以内(χ2=9.332,P=0.002)、科护士长及以上(χ2=5.499,P=0.019)者。879(95.5%)的人愿意参加护理管理资质认证培训,特别是本科及以上(χ2=6.372,P=0.012)、工作20年以内(χ2=18.174,P<0.001)者。结论医院护理管理者护理管理知识需求和资质认证培训意愿很高,尤其是低年资者。护理管理资质认证培训课程应科学设置、保证质量和权威性,并依据培训对象适当调整。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低血糖护理信息系统,探讨其在内分泌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现有血糖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设计具有评估、报警、记录、提醒、管理等功能的低血糖护理信息系统。比较系统应用前(2017年2—12月)和应用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护士对住院患者低血糖规范纠正的例次、低血糖记录的完整和准确例次及护理专项管理者进行质量控制的月花费时长。结果应用低血糖护理信息系统后,低血糖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低血糖处置的规范性与使用系统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专项管理者进行质量控制的时间由(7.55±1.01)h/月降至(0.41±0.21)h/月。结论低血糖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适应医院对于低血糖的管理要求,既促进了护士对低血糖事件处理的规范性,提高了书写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节约了管理者进行质量控制的时间,促进了护理专项管理的科学性和数据化。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理人员的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院相关部门及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信息能力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7月31日—8月12日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98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信息能力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理信息能力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982份,回收有效问卷982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982名护理人员护理信息能力总分为(125.61±22.79)分;各维度得分依次为:护理信息管理能力(45.70±9.74)分,计算机操作能力(31.83±6.08)分,计算机软件管理能力(20.16±4.07)分,护理信息意识(15.54±3.23)分,护理信息操作能力(12.37±2.4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所在科室以及是否接受过信息相关培训是影响护理人员护理信息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理人员护理信息能力较好。年龄、学历、护理人员的所在科室及是否接受过信息相关培训可能影响护理人员护理信息能力。提示医院管理者及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不同科室的人员开展更加个体化的培训。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分析正常分娩第二、三产程的相关指南,并对高质量指南进行证据总结,为临床实践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以Johns Hopkins循证护理实践模式为理论指导,组建循证团队,系统检索国内外主要的指南发布网站、电子资源数据库、相关的学术团体及指南网等,评价指南并汇总最佳证据,检索时限截至2019年6月1日,由4名经过循证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与证据提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篇指南,总结出人文支持、分娩陪伴、分娩体位、胎儿监测、延迟用力、会阴保护、宫底加压、预防产后出血、延迟断脐9个方面20条最佳证据。结论基于现有证据整合了正常分娩第二、三产程护理措施的最佳证据,建议母婴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促进最佳证据转化。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三级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8月选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三级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的管理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全国三甲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设置现状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67份,回收有效问卷313份,有效回收率为85.29%。结果共313所三级医院开设了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在313个造口专科护理门诊中,86.58%(271/313)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出诊方式为护士独立出诊;造口门诊开设年限为(6.27±4.08)年;每周开诊时间为(5.30±3.93)个半天;月门诊量平均为100人次,最少4人次,最多3 000人次。岗位管理方面,50.48%(158/313)造口专科护理门诊岗位类型为兼职;管理者学历多为本科(74.44%,233/313);管理者职称多为主管护师(48.24%,151/313);38.98%(122/313)的医院具有晋级制度;36.74%(115/313)的医院具有绩效管理制度。环境布局、设施设备、物品管理和专科管理等方面的差异性较大,无统一标准。结论我国三级医院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的建设差异性较大,有待进一步规范统一。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设置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的专职护士岗位,保障出诊护士的培训、晋升和绩效奖励,充分激励造口专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职业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医养结合机构的护理管理者量化评价失能老人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名专家,2020年5月—2021年1月研究团队采用文献分析法构建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框架,并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00%(20/2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0,第1轮和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8和0.128 (P<0.01)。最终构建的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43个。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可为医养结合机构的护理管理者量化评价失能老人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精准帮扶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对被帮扶医院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精准帮扶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对被帮扶医院进行第1阶段帮扶,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第2阶段帮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帮扶前(2014年12月)、帮扶后(2016年12月)及帮扶后第2年(2018年12月)分别抽取210名护士和210例患者调查满意度,比较帮扶前后被帮扶医院跌倒、院内压力性损伤和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帮扶后第2年,被帮扶医院的护士满意度为90.476%(190/210),高于帮扶前和帮扶后的69.524%(146/210)、78.571%(165/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帮扶后第2年,被帮扶医院的患者满意度为93.810%(197/210),高于帮扶前和帮扶后的72.381%(152/210)、82.857%(174/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帮扶后,被帮扶医院患者跌倒、院内压力性损伤、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低于帮扶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帮扶的紧密型医联体模式能提高被帮扶医院的护士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跌倒、院内压力性损伤和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可改善被帮扶医院的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医学教育培养路径的智能教学平台的设计及其在临床护理教学及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医学教育三阶段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及师资发展与培养为出发点,结合护理教学的全过程,依托护理管理信息平台,采用前后端分离设计架构,全站HTTPS加密连接,设计开发智能护理教学平台,平台包含教学计划、教学培训、考试管理、教学反馈、教学资源以及系统管理模块,其中,教学培训模块分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师资发展、进修培训和基地培训6个子模块。将智能教学平台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及管理中。结果使用该平台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为护士提供了自主学习环境,帮助医院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结论智能护理教学平台的应用有效节省了护理人力成本、教学管理成本,促进了护理教学培训考核与管理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是一款值得护理教学管理者广泛应用的培训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