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造成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足底压力分布异常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其损伤机制尚未阐明。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74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CT扫描数据及临床资料,利用Mimics 17.0软件将所有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CT数据进行重建,再利用3-Matic软件在所有患者的第五跖骨立体图形中一一标识骨折线,绘制骨折线热图。探讨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中的骨折线三维立体分布特点,为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不同内固定方法对股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随机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PFNA组和DHS组,40例PFNA组患者通过PFNA进行内固定治疗,40例DHS组患者通过滑槽鹅头钉锁定钉板(DHS)进行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PFN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均短于DHS组患者(P<0.05);PFN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DHS组(P<0.05)。结论相比较于DHS内固定,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易恢复、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定量评估后踝骨折与固定对踝关节旋转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膝上截肢新鲜尸体标本20个(10具),解剖并测量下胫腓后韧带、下胫腓横韧带复合体在胫骨后方的附着范围;以韧带复合体在胫骨后方附着区为基础建立旋后外旋Ⅲ度后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模型,经力学加载分析胫骨后方韧带附着区不同投影面积的后踝骨折和固定对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后踝骨折胫骨后方投影面积截点值SF;测量单纯后踝固定与单纯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踝关节的刚度。结果所有标本均存在下胫腓后韧带和下胫腓横韧带结构。下胫腓后韧带在胫骨后方的附着范围相对较广,附着于胫骨后外侧,最高点距离关节面(45.2±5.6)mm;下胫腓横韧带附着于胫骨后方远端,其最高点距离关节面(5.5±1.0)mm。下胫腓后韧带、横韧带复合体在胫骨后方的附着区宽度随距离关节线距离增大而减小。后踝骨折胫骨后方投影面积截点值SF为1/4S。单纯后踝固定的刚度为(0.264±0.080)N·m/°,单纯下胫腓联合固定的刚度为(0.164±0.061)N·m/°;单纯后踝固定可恢复的刚度百分比(60.9%±10.2%),大于单纯下胫腓联合固定的(37.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9,P<0.001)。结论后踝骨折手术术式的选择需同时考虑恢复或维持胫距关节的轴向稳定性和下胫腓联合的旋转稳定性:当下胫腓联合不稳定且后踝骨折在胫骨后方韧带附着区投影面积比≥1/4时建议行单纯后踝骨折复位固定、投影面积比<1/4时建议行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稳定手术指征仅取决于其对胫距关节轴向稳定性的影响、后踝骨折累及关节面的面积及骨折移位程度,不必考虑后踝骨折块在胫骨后方投影面积大小。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内固定物的选择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意义。方法:利用分组对照手段,探讨治疗方法实际应用疗效,2021.05~2022.12研究时间段设置为样本收录时间范围,本院就诊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予以研究样本选取,中心随机系统分组,纳入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施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纳入实验组的40例患者中,施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统计对比患者的:(1)治疗指标;(2)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指标、治疗有效率相比较之对照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后,实验组研究数值有显著改善状态(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段,临床疗效积极,可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就诊6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样本,样本收录时间范围设置在2021年02月~2022年04月研究时间段内,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实验组/3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统计不同组间人员:(1)Harris评分;(2)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之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干预,实验组研究数据状态优化趋势明显(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治疗当中,常见人工股骨头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但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较,在患者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较好改善意义。由此表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效果更佳,可及时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优化预后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就诊6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样本,样本收录时间范围设置在2021年02月~2022年04月研究时间段内,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实验组/3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统计不同组间人员:(1)Harris评分;(2)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之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干预,实验组研究数据状态优化趋势明显(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治疗当中,常见人工股骨头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但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较,在患者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较好改善意义。由此表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效果更佳,可及时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优化预后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当中,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手段,对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价值。方法:在2021年02月-2022年07月研究时间段,研究样本为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分组对照方式,探讨治疗手段实际应用价值,数组分层分组,纳入参考组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纳入试验组的30例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手段,统计对比纳入人员的:(1)临床指标;(2)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手段后,纳入人员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均有积极改善趋势,但试验组对比于参考组,患者研究数值改善意义更积极(P<0.05)。结论:将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环节当中,可及时对患者多项临床指标有所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满足患者治疗需求,改善预后状态,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有临床推广应用积极性。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就诊6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样本,样本收录时间范围设置在2021年02月~2022年04月研究时间段内,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实验组/3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统计不同组间人员:(1)Harris评分;(2)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之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干预,实验组研究数据状态优化趋势明显(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治疗当中,常见人工股骨头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但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较,在患者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较好改善意义。由此表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效果更佳,可及时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优化预后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后踝骨折新分型系统,进一步阐明后踝骨折的病理解剖学特征。方法选择20例形态正常的下肢新鲜冰冻尸体标本,解剖并测量后踝相关联韧带胫骨附着区的范围。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及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共收治的296例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并测量患者后踝骨折占关节面百分比、后踝骨折向近端移位程度及距骨向后脱位程度。将后踝韧带结构解剖测量值与后踝骨折的CT影像学特征相关联,结合后踝韧带结构、后踝骨折块的形态学特征及损伤机制创建后踝骨折新分型系统。共分为3型:Ⅰ型为下胫腓横韧带胫骨附着区骨折;Ⅱ型为下胫腓横韧带及下胫腓后韧带胫骨附着区骨折,依据后踝骨折是否伴有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损伤、压缩或Die-Punch骨块可分为ⅡA和ⅡB两个亚型;Ⅲ型为下胫腓横韧带、下胫腓后韧带及胫距后韧带胫骨附着区骨折,按照后踝骨折块数目分为ⅢA和ⅢB两个亚型。观察后踝各韧带结构胫骨附着区的尸体解剖学特征、后踝骨折CT成像的影像学参数及对应分型情况。同时,将后踝骨折新分型与Haraguci分型及Mason分型相对比。结果后踝韧带结构从后外侧至后内侧依次为下胫腓后韧带、下胫腓横韧带及胫距后韧带。下胫腓后韧带附着于胫骨后外侧,最高点距离关节面(45.2±5.6)mm。下胫腓横韧带附着于胫骨后方远端,最高点距离关节面(5.5±1.0)mm。胫距后韧带附着于内踝后丘或丘间沟,中心距丘间沟(2.5±0.6)mm。296例后踝骨折患者中,Ⅰ型、Ⅱ型及Ⅲ型分别为36例、229例(ⅡA 150例,ⅡB 79例)及31例(ⅢA 11例,ⅢB 20例)。ⅡB型后踝骨折占关节面百分比、后踝骨折向近端移位程度及距骨向后脱位程度明显大于ⅡA型后踝骨折[23.7(18.6,28.8)%∶18.4(12.7,21.7)%、4.1(2.1,6.0)mm∶1.9(0.2,3.0)mm、4.7(1.5,6.2)mm∶2.3(1.1,3.0)mm](P均<0.01)。Ⅲ型后踝骨折向近端移位程度及距骨向后脱位程度明显大于Ⅱ型后踝骨折[7.2(6.0,8.2)mm∶2.7(0.4,4.0)mm、10.1(6.0,15.0)mm∶3.1(1.1,5.0)mm](P均<0.01)。相对于Haraguchi分型,后踝骨折新分型结合了后踝韧带结构及后踝骨折损伤机制,不仅分型进一步细化,而且随着分型等级增加,损伤严重程度亦增加,其临床实用性更强。相对于Mason分型,后踝骨折新分型主要增加了单纯旋转型后踝骨折类型(新分型的ⅡA型),其骨折类型更全面。结论结合后踝韧带结构、骨折形态及损伤机制,后踝骨折可分为3型,该分型系统可更全面地阐述后踝骨折的病理解剖学特征,将有助于后踝骨折相关基础研究,并指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