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模式对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效果观察。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管理模式给予患者护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根据VAS评分分级和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功能康复,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 术后 疼痛 管理
  • 简介:摘要:在接受临床治疗的急诊病人中,以较高胸痛为症状类型。急诊病人胸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心血管疾病、胸壁病变和支气管疾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及时抢救十分必要。对急诊胸痛患者的治疗,要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很大帮助。临床研究表明,优化急诊护理有助于医护人员正确、快速地诊断急诊胸痛患者,及时为患者提供对症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同时,也使抢救过程紧密相连,尽可能缩短分诊和抢救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改善好的和坏的情绪。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胸痛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改善患者心理情绪的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 急诊胸痛患者 抢救效果 心理情绪 改善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贴敷料治疗骨科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骨科Ⅰ~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透明贴敷料治疗压疮,对照组采用传统压疮护理,从初诊至结束,两组患者全程给予皮肤护理、减压措施、活动和营养支持等全身干预。结果观察组28例治愈,2例好转;对照组16例治愈,9例好转,5例无效。结论与传统压疮护理相比,透明贴敷料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疗程,骨科压疮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压疮 骨科 透明贴敷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体肾移植留存肾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对供者术后肾功能恢复、并发症及长期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9年10月19日至2018年12月31日512例活体肾移植供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放射性核素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供者左、右肾GFR,根据供者术前留存肾GFR结果,将供者分为GFR<45 ml/min组111例(其中12例供者留存肾GFR为35~40 ml/min),45 ml/min≤GFR<50 ml/min组91例和GFR≥50 ml/min组147例。评价供者术后肾功能恢复、并发症及长期健康情况。结果根据随访情况,512例供者中163例因资料不完整排除,349例供者纳入本研究,供者随访时间为1.0~20.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8.3年。所有随访供者均健康存活,术后无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ESRD)发生。三组供者术后高血压及尿蛋白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留存肾GFR<45 ml/min组相比,留存肾GFR≥50 ml/min组的血清肌酐水平在术后3d、1周、3个月、1年、3年、5年、10年均略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高,术后3d、1周、3个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年、5年、10年以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存肾GFR<45 ml/min组与留存肾45 ml/min≤GFR<50 ml/mi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供者术后10年以上的GFR(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长期安全性良好。对于术前总GFR≥80 ml/min的供者,留存肾GFR影响供者早期肾功能水平,留存肾GFR高的供者术后早期(3个月内)血肌酐水平较低、eGFR水平较高,但留存肾GFR水平不影响供者术后远期肾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肾移植 肾小球滤过率 供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小儿哮喘患儿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实施强化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从2019年12月-2021年1月区间因哮喘入住本院的小儿内选择80例患儿,根据干预形式分组,各4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中,实验组联合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结果发现,实验组治疗依从性对比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分数对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将强化健康教育用于小儿哮喘内,可以改善小儿的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强化健康教育 小儿哮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危重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危重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方式进行参照组与观察组划分,参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施以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29%,其数据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40%,其数据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其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危重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超声内镜表现及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纳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内镜下治疗的27例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超声内镜表现、病理特征及内镜下治疗效果。结果27例患者的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黏膜下隆起,超声内镜检查示病变长径(0.69±0.44)cm(0.32~2.00 cm),来源于黏膜下层14例(51.9%)、黏膜肌层8例(29.6%)、黏膜层5例(18.5%),诊断准确率92.0%。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21例,ESD术后出血发生率4.8%。术后病理为G1级20例(74.1%),G2级6例(22.2%),G3级伴淋巴管癌栓1例(3.7%)。术后随访3~36个月总生存率96.3%,对于局限于黏膜下层以内、无脉管浸润的G1、G2级神经内分泌瘤患者,EMR术后复发率较ESD高(33.3%比0,P=0.042);EMR与ESD术后出血、穿孔并发症及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内镜可用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术前诊断,对2 cm以内、黏膜下层以内、无脉管浸润的G1、G2级胃肠神经内分泌瘤ESD治疗复发率低于EMR。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腔内超声检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泌尿科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首先,介绍了泌尿科结石的流行病学背景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术。随后,通过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包括结石清除率、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肾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同时,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以评估其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泌尿科结石治疗中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促进肾功能的恢复。然而,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出血、感染等,但总体安全性良好。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泌尿科结石 治疗效果 安全性分析 结石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