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论文研究了模块化建筑施工中的协同管理与生产效率优化策略。通过实际案例研究,探讨了数字化建模、供应链优化、团队培训和知识分享等策略的应用。数字化建模和协同工具的综合应用促进了跨领域协作,提高了项目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效率。供应链优化策略确保了及时供应和资源有效利用,降低了项目成本和风险。团队培训和知识分享加强了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协同能力,有助于项目的高效推进。这些策略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为模块化建筑项目的成功交付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未来的项目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风险管理视角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策略,旨在提高工程质量水平。首先,通过风险识别和分类,全面分析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技术、材料、人员、供应链等多方面。其次,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以确定优先级。然后,制定质量控制策略,包括风险监控、风险防范和风险应对措施,以应对不同风险情景。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为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际经验和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12点纵行尿道黏膜的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治疗中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56例中小体积(30~60 ml)BPH患者的病例资料。早期(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186例为常规组,接受不保留12点纵行尿道黏膜的HoLEP;后期(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70例为改良组,接受保留12点纵行尿道黏膜的HoLEP。常规组和改良组的年龄[(70.5±4.4)岁与(68.5±3.2)岁]、最大尿流率(Qmax)[(7.5±2.8)ml/s与(7.5±2.1)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0.3±4.6)分与(21.4±3.7)分]、生活质量(QOL)评分[(4.5±1.0)分与(4.2±1.4)分]、残余尿量[(126.9±29.4)ml与(132.2±32.3)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5±1.3)ng/ml与(1.8±1.1)ng/ml]和前列腺体积[(48.1±11.1)ml与(48.0±12.7)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采用"三叶法"剜除前列腺。改良组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于12点位置保留1条自膀胱颈至前列腺尖部的纵行尿道黏膜,技术改良如下:①于增生腺体与外科包膜间隙内剜除5点至1点的左侧叶及尖部;②对称于7点至11点剜除右侧叶及尖部;③于1点和11点处分别纵向切开膀胱颈至尖部的尿道黏膜,保留12点(1点至11点间)的纵行黏膜。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常规组和改良组在手术时间[(36.5±10.4)min与(40.7±9.7)min]、剜除腺体重量[(35.5±12.2)g与(31.6±10.4)g]、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6.1±2.2)g/L与(5.6±2.5) g/L]、术后住院时间[(1.2±0.2)d与(1.5±0.4)d]和留置尿管时间[(2.3±1.3)d与(2.0±1.0)d]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2例获得随访,常规组183例,改良组69例,平均随访时间8.4个月。常规组和改良组术后IPSS分别为(5.4±2.3)分和(5.9±1.2)分,QOL评分分别为(1.5±0.3)分和(2.0±1.0)分,Qmax分别为(24.3±9.2)ml/s和(22.5±11.3)ml/s,残余尿量分别为(8.3±4.5)ml和(7.7±2.9)ml。与术前比较,常规组和改良组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改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改良组的术后即时尿控率分别为85.2%(156/183)和98.6%(6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尿控率均为100.0%。常规组和改良组术后膀胱颈挛缩发生率分别为4.4%(8/183)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12点纵行尿道黏膜的HoLEP治疗中小体积BPH的效果与常规HoLEP相当,但能明显提高即时尿控率和降低膀胱颈挛缩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肾癌伴Mayo Ⅳ级下腔静脉瘤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0年5月国内三家临床中心(解放军总医院18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1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7例)收治的36例肾癌伴Mayo Ⅳ级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男25例,女11例;中位年龄56.5(53~67)岁;体质指数(24.18±2.55)kg/m2。肾肿瘤直径(8.42±3.25)cm;下腔静脉瘤栓长度(12.89±2.50)cm;术前临床分期T3c期34例,T4期2例。根据瘤栓近心端是否侵入右心房,将Mayo Ⅳ级瘤栓分为Ⅳa级和Ⅳb级(301分级)。本研究Ⅳa级6例,Ⅳb级30例。Ⅳa级瘤栓患者行免体外循环(CPB)机器人辅助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免CPB组,6例),Ⅳb级瘤栓患者行CPB下机器人辅助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CPB组,12例)或深低温停循环技术(DHCA)辅助开放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CPB/DHCA组,18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临床分期、术前转移情况、肿瘤直径、瘤栓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组间围手术期资料、并发症及术后长期生存情况。结果3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免CPB组较CPB组有更短的第一肝门阻断时间[17.5(15~36)min与36.5(12~102)min,P=0.044]、更少的术中出血量[2 350(1 000~3 000)ml与3 500 (1 500~12 000)ml,P=0.043]和更低的异体输血量[1 250(500~2 000)ml与2 185(700~5 800)ml,P=0.049]。免CPB组较CPB/DHCA组术中异体输血量更少[1 250(500~2 000)ml与2 700(1 200~10 000)ml,P=0.003]。各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36例中,23例(64%)出现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级),其中Ⅲ级9例(25%),Ⅳ级12例(33%),Ⅴ级2例(6%);2例术后死于凝血功能障碍伴多器官功能衰竭(Ⅴ级)。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免CPB组≥Ⅳ级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17% (1/6)与42% (5/12)与44% (8/18) ]。34例术后获得长期随访,中位随访28.5(14.5~39.6)个月,16例(47.1%)死于肾癌。免CPB组、CPB组和CPB/DHCA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6.4、12.3、18.0个月(P=0.695),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30.1、30.2、37.7个月(P=0.6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CPB下机器人辅助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和DHCA辅助开放手术,免CPB机器人辅助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治疗肾癌伴Mayo Ⅳ级下腔静脉瘤栓,具有热缺血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对于严格选择的Mayo Ⅳ级瘤栓患者是可选的手术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味四妙勇安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低危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患者下肢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9年5月低危DF患者7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加味四妙勇安汤。2组均治疗4周,随访1年。采用ELISA法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VEGF水平,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及HbAlc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监测足背动脉,记录足背动脉管径及血流速度,采用肌电图仪检测腓肠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观察复发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为77.1%(27/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40)。治疗后,研究组血清bFGF[(177.15±7.96)ng/L比(158.87±7.21)ng/L,t=10.00]、VEGF[(53.77±4.15)ng/L比(45.44±4.92)ng/L,t=7.6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全血黏度[(3.84±0.86)mPa•s比(4.56±0.99)mPa•s,t=3.25]、纤维蛋白原[(3.59±0.78)g/L比(4.23±0.97)g/L,t=3.04]及HbAlc[(9.61±1.31)%比(10.85±1.82)%,t=3.2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腓肠神经传导速度[(39.42±5.11)m/s比(34.22±4.52)m/s,t=4.51]、腓总神经传导速度[(40.94±4.22)m/s比(35.52±3.72)m/s,t=5.70]高于对照组(P <0.01),血管内径[(2.21±0.60)mm比(1.92±0.52)mm,t=2.16]大于对照组(P<0.05),血流速度[(55.89±5.84)cm/s比(52.95±5.85)cm/s,t=2.10]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复发率为21.21%(7/33)、对照组为29.63%(8/2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P=0.653)。结论加味四妙勇安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低危DF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及神经传导速度,促进康复,降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