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染料试验在床旁吞咽评估的应用。方法:利用染料试验分别对环咽肌失弛缓症、更换气管套管、拔除气管套管等进行临床的早期筛查。同时在试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血氧饱和度和颈部听诊等加强判断染料试验的准确性。结果:染料试验是对床旁吞咽误吸风险评价的重要筛查手段。

  • 标签: 染料试验 颈部听诊 吞咽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间歇经口管饲法联合吞咽操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院内就诊的40例吞咽障碍患者(样本纳入例数:40例;样本纳入时间: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以随机数字为基础分组方式,分为对照、实验两个小组,观察例数高度一致。分别实施常规康复治疗,间歇经口管饲法联合吞咽操治疗。收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相比,实验组(间歇经口管饲法联合吞咽操治疗)吞咽功能评分更高,吞咽障碍评分更低,营养指标更高,(P<0.05)。结论:间歇经口管饲法联合吞咽操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吞咽障碍患者症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吞咽障碍 间歇经口管饲法 吞咽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治疗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2组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药物治疗及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每天1次,每次治疗时间为30min,每周5d,持续治疗4周。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FOIS)和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其FOIS和WST评定,结果间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分别为95.2%和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可改善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吞咽功能,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使用与推广。

  • 标签: 听神经瘤 门德尔松吞咽法 吞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拔除气管套管的 效果。 [方法 ]将 60 例气管切开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吞咽低频电刺激 ,试验组 组在电刺激 的基础上进行吞咽手法训练 ,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拔除气管套管的人数及所用天数 。 [结果 ]观察组拔除 气管套管的人数明显多于 对照组 (P吞咽功能训练可加快患者拔除气管套管 。

  • 标签: 气管切开 吞咽功能训练 拔除 气管套管
  • 简介:【摘要】经颅直流电刺激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是一种非侵袭性,利用微弱电流 (1-2mA)调节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活动的技术 [ 1 ] 。共济失调是脑卒中,尤其是小脑卒中后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 2 ] 。本文简要回顾其起源、发展和机制,着重其综述在共济失调型吞咽障碍 的研究进展。介绍经颅直流电刺激利用微弱的直流电( 1—2mA)来调节皮质神经元活动,阳极小脑 tDCS可以上调小脑 -大脑抑制 。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共济失调 吞咽障碍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佩戴冲洗式气管套管的气管切开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直接摄食训练的疗效ꎮ方法对1例气管切开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常规吞咽训练以及直接摄食训练结果ꎮ患者治疗前后在染料试验吞咽功能性交流测试评分(FCM)、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FOIS)评分均改善结论对佩戴冲洗式气管套管的气管切开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直接摄食训练的治疗方法有效,但仍需要大量案例积累及系统评价。

  • 标签: 气管切开ꎻ吞咽困难ꎬ冲洗式气管套管直接摄食训练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病率高,严重时有致命危险,并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传统手法治疗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手段较单一,临床研究表明经颅直流电刺激( t DCS ) 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恢复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吞咽功能综合训练对气管切开病人的作用。方法 将 31例气管切开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吞咽功能综合训练,比较两组病人痰液量及气管留置时间。结果 试验组痰液量及气管留置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 0.05)。结论 早期吞咽功能综合训练可缩短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减少痰液量。

  • 标签: 吞咽功能综合训练 脑出血 气管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脉冲训练联合冰柠檬刺激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吞咽训练。对照组在常规吞咽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冰柠檬刺激,研究组给予冰柠檬刺激联合气脉冲训练,每天2次,每周5d,训练4周。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反复唾液吞咽试验(RSST)和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其RSST和WST评定,结果间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有效分别为93.3%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脉冲训练联合冰柠檬刺激训练可改善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吞咽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气脉冲训练 冰柠檬刺激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吞咽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NMES)联合门德尔森训练手法对早期脑干梗死后吞咽功能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60例早期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NMES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联合门德尔森训练。在治疗前、治疗 4周后,对比两组的洼田饮水试验和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对 74例伴随不同程度吞咽困难的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通过随机数表法抽取其中 37例作为对照组,单纯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另 37例作为治疗组同时结合认知功能训练,以 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 3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并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前改善 (P<0. 05),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治疗组的认知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前者有效率优于后者 (P <0.05)。结论: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改善痴呆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认知功能训练 痴呆 吞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