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于形容“现实个人”现实性”,与感性、经验、个体、具体、受时间限定等意义内在相关,或含有“有生命”“历史”“单独”及“肉体”之意义。主要指一种受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决定性质。受施蒂纳影响和刺激,马克思恩格斯曾突出强调个体性现实性意义,但同时他们也强烈意识到个体性所具有的现实有限性,强调阶级甚至仍然坚持“类”现实性意义,在个体性与普遍性,经验性与本质性之间维持一种张力,而绝没有导向仅仅在20世纪初和改革开放初被中国学者大力弘扬个体性之中寻求现实性。另外,虽不是强调重点,但自然性仍然是历史唯物主义现实性观念重要内涵,而实践活动创造性才是整合、提升实存性与本质性之统一最重要现实性”含义之所在。

  • 标签: 现实的个人 现实性 个体性 自然性 创造性
  • 简介:中国学界往往把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解读为启蒙已经、也必然转化为自己反面,即转化为神话、迷信和野蛮。启蒙辩证法只有这一条不归路径。这种颇成问题解读与讲究操作和手段的当代中国操作主义思维相结合,促生和加重着当代中国虚无主义。按照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法解读《启蒙辩证法》,对于正确理解《启蒙辩证法》、中和日趋严重虚无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启蒙辩证法 解读 操作主义 中国传统辩证思维
  • 简介:与马克思区分直接现实、抽象本质现实、具体本质现实不同,卢卡奇强调直接现实与真正本质现实截然二分。主客对立论,主体屈从于物化体系,是卢卡奇物化论基本框架。通过辩证方法构筑一个超越性意识主体,是克服物化现实关键所在。卢卡奇物化论亮点在于物化现实是失去崇高性存在物组成物体系;是被分割、失去总体性存在,在思想方法上对应着实证思维和方法论个人主义。对物化现实激进批判和深重忧虑反映了卢卡奇深受俄国虚无主义思潮影响。

  • 标签: 物化 现实 直接现实 本质现实
  • 简介:以实践是一种具体、历史现实生活为基础,把马克思意义上哲学终结论解释为以具体、历史分析取代抽象、超历史形而上分析这种愈来愈被认可说法。由于马克思仍然把需要、经济、理性、发展视为一般性、永恒性东西,而需要重思。实际上,马克思在反旧形而上学之路上前进距离不能过高估计。对实践自悖性估计过低是马克思未能继续前进根源。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反对过分专门化富有意义,但把哲学终结于社会批判理论中马尔库塞式见解也会造成某种漠视。

  • 标签: 实践 逻辑 哲学终结论 马克思
  • 简介:浪漫反讽与马克思反讽虽然都共同体现着一种强烈主体性,但马克思反讽不是审美反讽,而是实践反讽。这种反讽虽然告别了意识内在性,却仍然明显保留着另一种内在性——价值内在性。由此,应该防止日益兴盛把马克思实证主义化和世俗主义化倾向。

  • 标签: 主体性 反讽 内在性 价值内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