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痛宁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对偏头痛患者症状及脑血流速度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偏头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加用头痛宁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次头疼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CA、PCA、MCA的Vm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ACA、PCA、MCA的Vm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头痛宁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脑血流速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总摄氟量来源以及儿童总摄氟量与氟斑牙患病之间的关系,计算总摄氟量的基准剂量(BMD)及其95%可信限的下限(BMDL),为《人群总摄氟量》(WS/T 87-2016)修订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4月,在江苏、山东、河北、安徽、河南和陕西6个省份抽取改水年限在5年及以上、饮水氟含量在0.3 ~ 3.0 mg/L的村。采集调查村集中式供水的末梢水水样,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水氟含量;抽取调查村8 ~ 12岁儿童,Dean法检查氟斑牙患病情况;双份饭法(连续3日测量儿童每餐膳食和饮水量)调查儿童膳食及饮水量,《食品中氟的测定方法》测定儿童膳食氟含量;计算儿童饮水氟摄入量、膳食氟摄入量及总摄氟量;根据儿童总摄氟量与氟斑牙检出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计算儿童总摄氟量的BMD及BMDL,并基于BMDL计算参考剂量(RfD)。结果共调查29个村,水氟平均含量为1.26 mg/L,范围为0.41 ~ 2.85 mg/L;共检查3 043名8 ~ 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30.2%(919/3 043),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最低的村为2.0%(2/100),最高的村为71.4%(30/42)。共调查769名8 ~ 12岁儿童膳食及饮水量,儿童每日饮水氟摄入量、膳食氟摄入量、总摄氟量分别为(0.83 ± 0.66)、(1.13 ± 0.61)、(1.96 ± 0.89)mg/d。8 ~ 12岁儿童每日总摄氟量的BMD为2.43 mg,BMDL为2.21 mg,RfD为2.21 mg。结论本次研究所得的8 ~ 12岁儿童每日总摄氟量的BMD与《人群总摄氟量》(WS/T 87-2016)国家卫生标准的允许限值(2.4 mg)相近。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河南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2008-2015年,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结合河南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每年在全省选择20~30个病区县(市、区,以下简称县),每个县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所中心小学和3个行政村,分别开展学校4~6年级小学生和社区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在项目乡(镇)抽取中心小学5年级30~50名小学生和学校所在地15~30名家庭主妇,通过问卷调查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共基线调查小学生29 085人,家庭主妇14 361人;健康教育干预后效果评估调查小学生25 671人,家庭主妇12 821人。小学生的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6.12%提高到干预后的9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 395.3,P < 0.01);家庭主妇的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2.62%提高到干预后的9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560.8,P < 0.01)。结论河南省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建议进一步扩大健康教育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的效果。方法:于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作为对照组(32例,利培酮)和观察组(32例,盐酸哌罗匹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PANSS(67.21±7.80)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ANSS(85.26±4.76)分](P<0.05)。观察组PRL(27.45±4.68)ng/ml,SDSS(8.12±1.1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RL(38.90±5.16)ng/ml,SDSS(12.86±1.20)分](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盐酸哌罗匹隆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症状,对患者内分泌影响更小,有利于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有利于治疗的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现状,为完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在河南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抽取10个县(区,简称县),每个县按照轻、中、重病情程度分层抽取3个病区村作为调查点,共30个村。监测每个村改水工程运转情况、水氟含量、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共监测30个病区村,全部为改水村;共监测25个改水工程,均能正常运转,工程水氟超标率为28.00%(7/25),合格率为72.00%(18/25)。其中,21个村改水工程运转正常且水氟含量合格,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36.71%(606/1 651),氟斑牙指数为0.74,流行强度为极轻度;9个村改水工程运转正常但水氟含量超标,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3.57%(261/599),氟斑牙指数为0.78,流行强度为极轻度;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高于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合格村(χ2=8.752,P < 0.01)。结论河南省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现象依然严重,氟中毒危害仍然较重。应加强改水工程建设的科学论证和竣工时工程验收,杜绝不合格工程投入使用;坚持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对水质超标工程及时进行整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1(ESR1)基因rs180113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饮茶型氟骨症风险的关联。方法选择青海、新疆、内蒙古3个省区的典型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作为调查点,进行横断面研究。现场对年龄> 16岁的参与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和X线诊断。同时收集砖茶水样、血样和尿样。X线片的氟骨症诊断根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T 192-2008);砖茶氟和尿氟的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采用Sequenom MassARRAY飞行质谱系统完成ESR1基因rs1801132位点的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94人,氟骨症总检出率为23.9%(238/994)。藏族人群氟骨症检出率(39.9%,123/308)比蒙古族、汉族人群明显增高[22.2%(58/261),13.4%(57/425),χ2=20.435、67.811,P均< 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以日茶氟摄入量≤3.5 mg、尿氟含量≤1.6 mg/L、年龄≤45岁为参比组,日茶氟摄入量> 7.0 mg[比值比(OR)= 2.865,95%置信区间(CI):1.923~4.268]、尿氟含量在> 1.6~3.2 mg/L(OR=2.368,95%CI:1.686~3.326)和> 3.2 mg/L(OR=3.559,95%CI:2.401~5.276)、年龄在> 45~65岁(OR=2.361,95%CI:1.603~3.477)和> 65岁(OR=4.556,95%CI:2.845~7.296)时,氟骨症患病风险均高于参比组。日茶氟摄入量为> 3.5~7.0 mg、尿氟水平为> 1.6~3.2 mg/L组,G等位基因对蒙古族人群氟骨症患病具有保护作用(调整OR=0.207,95%CI:0.044~0.974),日茶氟摄入量为> 3.5~7.0 mg、性别为男性组,G等位基因对汉族人群氟骨症患病具有保护作用(调整OR=0.315,95%CI:0.112~0.887)。结论ESR1基因rs1801132位点SNP可能与蒙古族和汉族人群饮茶型氟骨症易感风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