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也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与各个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建立学科专业体系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新趋势。计算机科学的特点和社会市场需求决定了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强化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是计算机专业建立与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将以大数据视野下对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展开深入研究,总结出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新思路,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展开更好的合作,培养出充分符合社会发展、企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关系。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和体检中心分别收集101例海南籍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79例海南籍健康对照。采用靶基因捕获测序法对VDR基因及其上、下游各2 kb进行全长测序,对于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大于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基于SNP和单倍型的关联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风险位点对基因功能的影响。结果基于SNP的关联分析显示,40个SNP(29个位于内含子区、1个位于外显子区及10个位于基因间区)为银屑病的易感位点,其OR值为0.148(95% CI:0.016~1.294)~2.779(95% CI:1.260~6.130),P < 0.001~0.976。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位于外显子2上的rs2228570可引起氨基酸改变(蛋氨酸→苏氨酸),继而导致基因功能改变。基于单倍型的关联分析显示,10个单倍型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保护性单倍型,在健康对照组和银屑病患者组中的频率分别为5.150%~45.570%、1.110%~33.170%,其OR值为0.198(95% CI:0.040~0.985)~0.630(95% CI:0.419~0.947),P值0.002~0.048。结论在海南籍汉族人群中,发现40个寻常型银屑病相关的风险SNP,分别位于内含子区、外显子区及基因间区域,同时发现10个保护性单倍型。
简介:摘要:伴随着检查、维护、管理、使用、变更、扩建等所有责任和义务,工程资料和数据直接反映了建设工程的施工和实体质量,工程数据是建设工程信息的基础。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极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方面正确认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下面将分析和讨论建筑工程数据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院外COPD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并出院的66例COPD患者为常规组,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8月治疗并出院的67例COPD患者为研究组。常规组采用常规随访护理,研究组在常规随访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6个月两组的康复依从性评分、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开始干预至干预后6个月两组的再入院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康复依从性评分为(39.94±4.91)分,高于常规组的(33.29±4.60)分;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的康复依从性评分为(38.87±4.76)分,高于常规组的(31.75±4.10)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康复依从性评分存在交互作用(F时间=84.532,F组间=10.241,F交互=9.785;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自我效能评分为(141.36±20.76)分,高于常规组的(118.26±15.47)分;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的自我效能评分为(139.21±16.95)分,高于常规组的(108.51±15.01)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存在交互作用(F时间=87.541,F组间=12.254,F交互=13.697;P<0.05)。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的再入院率为16.42%,低于常规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9,P=0.024)。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在院外COPD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及自我效能,减少再入院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