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科病案管理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住院治疗方案联动优化的效果,评估其对患者预后及住院管理效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精神科住院的12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案管理与治疗方案联动优化前后的不同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60)和试验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病案管理与治疗方式,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病案管理与治疗方案的联动优化。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住院时间、复发率、依从性以及住院管理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联动优化的效果。结果:试验组在住院时间、复发率和治疗依从性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管理效率也明显提升。此外,患者的整体预后有所改善,教学效果反馈良好,联动优化的病案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教学积极性和患者管理的系统性。结论:精神科病案管理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住院治疗方案的联动优化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提升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率,并有效提高住院管理效率和教学效果。该优化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在精神科病房管理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情感是人们在面对客观事物时,是否满足需求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主要表现为爱憎、哀乐以及好恶等等。情感产生于人们的生活与认识过程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将情感教育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当中,能够起到直接作用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情感传递,能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产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这不仅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还能增强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与品质,对学生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拥有浓厚学习动力时,才能够将情感全面投入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活动当中,从而实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疾病引起的吞咽障碍问题尤其严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采取随机选择一部分神经内科的患者,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干预在吞咽障碍等方面的效果。推广应用专门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疾病特性的吞咽功能训练方案,同时结合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等多方位的护理措施。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这种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患者的吞咽困难得到了明显改善,饮食量增加,营养状况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而且,在护理干预期间与之前相比,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获得缓解,情绪稳定性增强。说明该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于神经内科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模型小鼠睑板腺形态和功能及睑板腺组织中炎性因子和脂类代谢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洁级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和糖尿病模型组30只。采用腹腔内注射10 mg/ml链脲佐菌素法制备糖尿病模型,鼠尾静脉血糖≥16.7 mmol/L视为造模成功,每周监测血糖,对比2个组小鼠体质量,每4周2个组任意选取10只小鼠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估角膜上皮完整性,于造模后8周和16周每组任意选取5只小鼠取睑板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造模后16周每组任意选取5只小鼠对睑板腺组织行油红O染色对比观察睑酯分布情况;造模后16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睑板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类分化相关蛋白(ADFP)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小鼠成模率为100%,饲养过程中存活率为83.3%(25/30)。糖尿病模型组小鼠造模后8周和16周体质量均较同期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血糖较同期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模型组不同时间点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155,P<0.05)。造模后16周糖尿病模型组睑板腺导管管壁变薄,管腔扩大,腺泡膨胀,睑板腺大部分腺泡内油红O着染。造模后16周,糖尿病模型组睑板腺组织中TNF-α和PPARγ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3±0.91和1.55±0.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16和1.00±0.27,PEDF mRNA相对表达量为0.42±0.0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ADFP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3,P=0.38)。结论TNF-α、PEDF和PPARγ可能参与糖尿病诱导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