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下腰椎(L4、L5)转移性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23例行手术治疗的下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资料,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57.9±10.8)岁(范围37~74岁)。所有患者均行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钛网植入、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统计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体力状况评分,患者术前、术后的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围手术期并发症,局部复发情况及患者生存期。结果本组2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6~56个月),至末次随访仍有3例存活,其平均随访时间为(37.3±11.7)个月,其中1例出现局部复发,但仍带瘤生存。手术时间(258±96)min(范围155~510 min);术中出血量(1258.7±528.6)ml(范围750~2 500 ml);术后住院时间(18.4±4.6)d(范围10~30 d)。VAS评分由术前(7.4±0.8)分改善至术后1个月(2.6±0.6)分,ECOG评分由术前(1.6±0.9)分改善至术后6个月(0.9±0.7)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出现术后急性神经根刺激症状,3例出现术后脑脊液漏,3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3例随访期间出现钛网移位。结论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下腰椎转移性肿瘤是可行的,虽然因为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该术式具有相当的挑战性,但远期随访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后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的再手术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接受TLIF手术4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4例、女256例;年龄(54.6±12.6)岁(范围20~85岁)。按照是否发生ASDis并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分为ASDis组和无ASDis组。ASDis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为(57.9±12.2)岁。无ASDis组434例,男188例、女246例;年龄为(54.4±12.5)岁。统计ASDis的再手术率,并比较两组间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症、手术相关参数、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ASDis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结果TLIF手术后发生ASDis并接受再次手术者26例,再手术率为5.7%(26/460),其中术前邻近椎间盘Pfirrmann分级≥Ⅲ级患者的ASDis再手术率为53.1%(17/32)。ASDis的发病时间为(76.3±25.0)个月(范围30~111个月)。两组患者的BMI(t=3.86,P<0.001)、高血压病史(χ2=5.30,P=0.021)、术前邻近椎间盘退变(χ2=85.90,P<0.001)、术前邻近节段椎管狭窄(χ2=25.35,P<0.001)、术前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下降(t=4.33,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BMI>24.9 kg/m2和术前邻近椎间盘退变≥Ⅲ级是TLIF术后ASDis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TLIF手术后ASDis再手术率为5.7%。BMI>24.9 kg/m2及术前存在邻近椎间盘退变≥Ⅲ级是TLIF术后ASDis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恶性及良性侵袭性枢椎肿瘤长征外科分型系统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结果。方法根据肿瘤侵袭范围制定原发恶性及良性侵袭性枢椎肿瘤长征外科分型系统。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9年7月来自四所医疗机构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的原发恶性及良性侵袭性枢椎肿瘤136例,男79例,女57例;年龄(44.40±17.55)岁(范围8~83岁)。恶性肿瘤99例,良性侵袭性肿瘤37例。长征外科分型:Ⅰ型13例,Ⅱ型15例,Ⅲa型3例,Ⅲb型20例,Ⅳa型43例,Ⅳb型12例,Ⅴa型21例,Ⅴb型3例,Ⅵ型2例,Ⅶa型3例,Ⅶb型1例。针对肿瘤分型采取不同的手术策略。通过Kendall's W检验评估分型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术后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rankel分级、总生存期及局部无复发生存期。结果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973,观察者内为0.996。对Ⅱ型肿瘤采用单纯后路,其余类型均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改良颌下入路手术113例,为前路手术的主要入路。前方内固定包括"T"型钛网112例、3D打印假体7例;后方内固定包括枕颈融合系统92例、椎弓根螺钉系统44例。手术时间(348.40±136.14)min(范围60~760 min),术中出血量(1 225.69±859.40)ml(范围80~4 000 ml)。不同分型肿瘤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Ⅳ、Ⅴ、Ⅶ型肿瘤手术时间较长,Ⅴ型肿瘤较Ⅰ~Ⅳ型术中出血量多。VAS评分由术前(4.15±2.25)分降至术后1个月(0.62±0.71)分、3个月(0.38±0.59)分;术后1个月、3个月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改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22例(16.2%,22/136),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脑脊液漏(12.5%)、吞咽困难和(或)发音困难(7.4%)、呼吸困难(5.1%)、伤口感染(3.7%)、伤口出血(2.2%)及咽后壁瘘(1.5%);Ⅳ~Ⅶ型肿瘤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9%,Ⅰ~Ⅲ型肿瘤为11.8%。结论原发恶性及良性侵袭性枢椎肿瘤长征外科分型系统有较高的判断一致性。可辅助选择手术入路、切除方式及重建方式,保证手术的安全及降低复发率;Ⅳ、Ⅴ、Ⅶ型肿瘤手术难度较大,Ⅳ~Ⅶ型肿瘤有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