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e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12月— 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2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3例;年龄56~84岁,平均67.8岁。按照Bryan-Morrey分型:Ⅰ型7例,Ⅲ型11例,Ⅳ型8例。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10例单纯肱骨小头骨折采用逆行Hebert螺钉内固定,16例肱骨小头骨折合并肱骨外髁骨折行Hebert螺钉结合肱骨外髁微型钢板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记录患者肘关节屈伸度,采用Mayo评分标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情况。同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22例获随访6~57个月,平均31.8个月。手术时间为60~195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245 ml,平均126 ml。末次随访时患者肘关节屈曲为(117.3±4.2)°,伸直为(8.2±2.1)°。末次随访时Mayo评分为85.0(82.5,92.3)分,较术前[16.5(12.8,24.0)分]显著提高(P<0.05)。VAS术前为(9.6±0.5)分,末次随访时为(2.3±0.2)分( P<0.05)。术后2例出现肘关节僵硬,经功能锻炼后恢复;1例出现骨块移位,但不影响功能,未做进一步处理。术后患者均无感染及皮肤软组织并发症。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采用Hebert螺钉内固定可促进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合并肱骨外髁骨折时需附加钢板固定,可获得可靠的固定。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和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三踝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32例;年龄19~71岁[(49.2±14.9)岁]。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4度33例,旋前外旋型4度13例。25例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改良入路组),21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传统入路组)。比较两组术后3 d和1周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术后患肢麻木及伤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1~21个月[(14.8±2.2)个月]。术后3 d两组VAS、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改良入路组VAS为3.0(3.0,4.0)分,显著低于传统入路组的4.0(3.0,5.0)分(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入路组背伸活动度为(11.8±2.8)°,显著大于传统入路组的(8.1±3.5)°(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Baird-Jack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传统入路组4例出现患肢麻木,2例伤口皮肤坏死,改良入路组无患肢麻木及伤口皮肤坏死出现(P<0.01)。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与传统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前者具有疼痛减轻、踝关节背伸功能恢复更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