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收治的4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PLR及容量负荷试验(VE)前后监测PETCO2、心排血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VE试验后CI变异率(ΔCI)分组,ΔCI≥15%为有反应组,ΔCI<15%为无反应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PLR后PETCO2的变化值对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结果43例患者中有反应组22例,占51.2%;无反应组21例,占48.8%。PLR试验后,有反应组MAP、SVV、CI及PETCO2的变化值均高于无反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P(mmHg):3.8±2.1比1.4±2.0,SVV(%):-5.3±2.5比2.7±2.0,CI(mL·s-1·m-2):0.48±0.13比0.14±0.18,PETCO2(mmHg):3.4±1.8比1.1±1.0,均P<0.05,1 mmHg≈0.133 kPa〕。VE试验后有反应组HR、MAP、SVV、CI及PETCO2的变化值均高于无反应组〔HR(次/min):-8.3±2.8比-2.3±3.7,MAP(mmHg):3.8±2.4比1.2±1.7,SVV(%):-6.3±3.1比-3.3±2.0,CI(mL·s-1·m-2):0.51±0.14比0.16±0.12,PETCO2(mmHg):3.3±1.2比1.3±1.1,均P<0.05〕。PLR试验前后PETCO2变化值(ΔPETCO2 PLR)评估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当临界值为5.9%时,敏感度为76.7%,特异度为89.5%,正确指数为0.68;SVV基线评估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835,当临界值为12.8%时,敏感度为84.6%,特异度为80.0%,正确指数为0.65。ΔPETCO2预测价值并不低于SVV基线。结论PLR试验后,PETCO2的变化值可以作为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无创、简便、安全的可靠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学习方法对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非干预性病例对照研究。从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数据库中提取符合柏林ARDS标准定义的创伤合并ARDS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pH值、氧合指数、实验室指标、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行机械通气(MV)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比例、急性生理学评分Ⅲ(APSⅢ)、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并发症和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感染、急性失血性贫血、脓毒症、休克、酸中毒和肺炎〕以及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意义的变量(P<0.05),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XGBoost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3个模型对创伤合并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760例创伤合并ARDS患者,其中轻度346例,中度301例,重度113例;院内存活618例,院内死亡142例;736例接受MV,65例接受CRRT。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包括年龄〔优势比(OR)=1.035,95%可信区间(95%CI)为1.020~1.050,P<0.001〕、BMI(OR=0.949,95%CI为0.917~0.983,P=0.003)、血尿素氮(BUN;OR=1.019,95%CI为1.004~1.033,P=0.010)、血乳酸(Lac;OR=1.213,95%CI为1.124~1.309,P<0.001)、红细胞分布宽度(RDW;OR=1.249,95%CI为1.102~1.416,P<0.001)、血细胞比容(HCT;OR=1.057,95%CI为1.019~1.097,P=0.003)、高血压(OR=0.614,95%CI为0.389~0.968,P=0.036)、感染(OR=0.463,95%CI为0.289~0.741,P=0.001)、急性肾衰竭(OR=2.021,95%CI为1.267~3.224,P=0.003)、脓毒症(OR=2.105,95%CI为1.265~3.502,P=0.004),使用上述变量构建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XGBoost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创伤合并ARDS患者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7(95%CI为0.659~0.815)、0.745(95%CI为0.672~0.819)和0.757(95%CI为0.680~0.884),任意两个模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纳入年龄、BMI、BUN、Lac、RDW、HCT、高血压、感染、急性肾衰竭、脓毒症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XGBoost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创伤合并ARDS患者院内死亡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膜透析(腹透)置管术围手术期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对患者发生出血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0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腹透置管术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是否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分为停药组和未停药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术后出血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腹透置管术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共57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男性34例,女性23例,年龄(67.37±13.93)岁(范围27~97岁)。停药组37例,未停药组20例。未停药组患者术前3个月内(10/20比3/37,χ2=10.671,P=0.001)及术前6个月内(11/20比3/37,χ2=12.980,P<0.001)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事件的比例显著高于停药组。停药组术前中位停药时间为5.0(2.0,14.0)d(范围1~30 d),术后中位恢复用药时间为4.0(3.0,7.0)d(范围1~14 d)。停药组与未停药组患者术后2周内发生出血(10/37比8/20,χ2=1.011,P=0.315)及心脑血管事件(4/37比0/20,校正后χ2=0.964,P=0.32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不是术后发生出血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OR=0.656,95%CI 0.195~2.206,P=0.496),而术前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为术后出血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OR=4.038,95%CI 1.044~15.626,P=0.043)。术后4例心脑血管事件均发生在停药组,术前6个月内有不稳定心绞痛病史(OR=9.764,95%CI 0.928~102.682,P=0.058)、血钙升高(OR=1.491,95%CI 0.976~2.278,P=0.065)者术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有增加趋势。结论腹透置管术前是否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不是患者术后发生出血事件的影响因素,但需关注术前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患者的术后出血风险。术前6个月内有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及高血钙的患者停药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有增加趋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MR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侵犯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病例,年龄25~72 (53.29±8.35)岁。采用MR多序列评估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侵犯情况,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利用诊断试验公式计算MR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采用Kappa检验评估术前MRI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Ⅰ期137例,Ⅱ期25例。MRI诊断子宫浅肌层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7%、93.3%、94.4%,诊断子宫深肌层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3%、94.7%、94.4%,MRI术前评估子宫肌层浸润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好(k=0.83)。诊断宫颈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48.0%、94.2%、87.0%,MRI术前评估宫颈侵犯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中等(k=0.46)。结论术前MRI对早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和宫颈侵犯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布立酶对重症晚期Burkitt′s淋巴瘤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晚期Burkitt′s淋巴瘤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降尿酸治疗方案分为拉布立酶组和传统治疗组,比较2组降尿酸治疗的效果及预后。结果共纳入晚期Burkitt′s淋巴瘤患儿29例,其中Ⅲ期13例(44.83%),Ⅳ期16例(55.17%)。就诊时最常见的症状为腹胀或发现腹部包块(13例,44.83%),其次为腹痛(7例,24.14%)。原发肿瘤最常见于腹盆腔(21例,72.41%),其次为头颈部(6例,20.69%)。拉布立酶组15例,传统治疗组14例,2组患儿入院时血肌酐、乳酸脱氢酶、尿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拉布立酶组患儿治疗24 h、72 h后血尿酸恢复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85.71%比25.00%,100.00%比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患儿肿瘤溶解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3%比64.29%,P=0.096),但拉布立酶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需肾替代治疗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8 d死亡率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33.33%比85.71%,13.33%比64.29%,20.00%比78.57%,0比3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拉布立酶可有效降低重症晚期Burkitt′s淋巴瘤患儿血尿酸水平,减少急性肾损伤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儿合并重症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例儿童淋巴瘤患者合并重症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总结诊治中的经验教训。结果本例淋巴瘤患儿以化疗后发热起病,表现为静脉广谱抗生素治疗后发热仍反复,并出现腹泻、腹胀、气促、呻吟,伴持续性大量胸腹腔积液及顽固性低蛋白血症,胸腹腔积液检查提示为渗出液,胸腹水病原学、胸腔积液肿瘤细胞学、风湿免疫相关检查等均无异常。大便艰难梭菌培养(+),产毒艰难梭菌毒素基因检测(+),诊断为重症艰难梭菌感染。予停用所有静脉抗生素,改口服万古霉素、布拉酵母菌调整肠道菌群、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力、营养支持等治疗,患儿发热渐退、腹泻好转、胸腹腔积液渐减少至消退。出院后随访1个月无复发。结论肿瘤并发艰难梭菌感染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对于有广谱抗生素使用史的不明原因大量胸腹腔积液患儿,伴发热、腹泻时,建议行大便艰难梭菌检测以警惕艰难梭菌感染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MRI在小儿肠神经元发育异常症(intestinal dysganglionosis,IDs)中评估肛周肌群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4例无直肠肛管疾病小儿及34例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患儿的盆底MRI表现,对比观察肛提肌及肛门括约肌发育情况。结果无直肠肛管疾病儿童肛提肌及肛门括约肌均显示良好,形态规则,内部信号均匀。34例先天性巨结肠及巨结肠类缘病患儿中,HD患儿25例,HAD患儿9例。28例(82.35%)均显示扩张段及远端鸟嘴样狭窄的痉挛狭窄,30例(88.24%)可见扩张段肠壁不同程度的增厚。27例(79.41%)表现为盆底肌群形态异常。22例(64.71%)表现为肛门括约肌形态异常,两侧形态不对称,肌腹不规则增厚;5例(14.71%)表现为耻骨直肠肌形态异常,两侧肌腹不对称,一侧较另一侧不均匀增厚;7例(20.58%)表现为肛门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形态对称规则,边缘光滑清楚,肌腹无明显增厚,内部信号均匀。结论MRI可清晰显示肛提肌及肛门括约肌的发育情况,且安全无辐射,为IDs患儿制定手术方案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影像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