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既往切除对克罗恩病患者切除吻合后30d内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9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切除吻合的92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无既往切除组(45例)和既往切除组(47例),分析既往切除与克罗恩病患者切除吻合吻合口瘘的关系。结果92例克罗恩病患者术后共11例(12%)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其中无既往切除组2例,既往切除组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722,P=0.03)。既往切除组与无既往切除吻合口瘘发生率OR值为5.092(95% CI:1.035~25.048)。既往1次切除(24例)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3%,既往>1次切除(23例)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6%。既往切除次数增多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增高相关(r=0.995)。结论既往切除是克罗恩病患者切除吻合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Crohn病 吻合口瘘 吻合术,外科 危险因素
  • 作者: 毛琦 姚丹华 李幼生 黎介寿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0
  • 出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 2100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20001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 2100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200011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尚无可以准确判断放射性损伤肠管活性的客观标准,如何选择最佳的切除部位是放射性损伤手术的最大难题。本研究首次尝试应用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NIRFI)中定位放射性损伤病变肠管部位及切除范围,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10例因放射性损伤引起肠梗阻住院行手术治疗、小肠切除范围>100 cm且中应用SPY成像系统(加拿大Novadaq科技公司)进行实时成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在腹腔镜下分离致密粘连,充分游离梗阻部位肠管后取相应切口进腹。手术医生根据病变肠管浆膜层颜色、壁厚度、肠系膜肿胀程度等确定切除范围后标记。随后,静脉推注2 ml吲哚菁绿(ICG)行中NIRFI,观察并记录病变肠管动静脉期成像结果,最终切除范围主要评估标准以肠系膜动脉显影期的系膜血管纹路改变为准。放射性损伤病变肠管处,肠系膜动脉显影期系膜血管纹路紊乱,正常肠系膜血管的"梳样"分布完全消失,仅可见壁内云雾状表现。病变肠管组织显影期及肠系膜静脉显影期成像结果与正常肠管无显著差别。记录患者在NIRFI辅助定位下的手术及术后情况(包括手术切除范围、吻合部位、手术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收集患者随访5年的腹部增强CT及消化道造影检查资料,评估是否存在吻合口狭窄或病变肠管切除不足等情况。结果在NIRFI肠系膜动脉显影期成像结果的提示下,本组患者切除小肠中位长度为185(120~260)cm;6例患者在NIRFI成像后决定仅切除局部病变回肠,行空肠-回肠吻合,从而保留回盲瓣。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患者出现短综合征等慢性功能衰竭表现。中位住院时间为32(22~51)d,中位住院费用为14.2(9.0~17.5)万元,住院时间及费用主要用于患者围手术期外营养支持治疗。出院后均正常经口进食和(或)口服内营养液。随访5年,全组未出现复发情况,腹部增强CT及消化道造影检查均未见壁增厚、管腔狭窄等情况。结论NIRFI肠系膜动脉期成像可辅助手术医生确定放射性损伤病变肠管切除部位及范围。

  • 标签: 放射性肠损伤 近红外荧光成像 吲哚菁绿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治疗的2例原发性克罗恩病严重肛管直肠狭窄患者,经内镜下狭窄切开治疗成功,术后恢复较好,无并发症。内镜下狭窄切开在内镜直视下操作,可以控制切开方向,减少并发症发生,适合治疗原发性克罗恩病肛管直肠狭窄。

  • 标签: 克罗恩病 肛管直肠狭窄 内镜下狭窄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