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鼻基底的骨性标志是上颌骨前壁,包括鼻旁区和梨状孔区。该区域凹陷可产生老态的中面部容貌,称为鼻基底凹陷。肋软骨作为鼻整形常用的自体移植物,材料充分,在肋软骨综合鼻整形中应用肋软骨移植,可较好地改善鼻基底凹陷。对于鼻基底凹陷合并鼻翼肥大患者,如果配合移植物填充,可进一步巩固提升效果,有效改善鼻基底凹陷外观。在没有合适的软骨供区情况下,可考虑用臀部真皮脂肪组织、脂肪颗粒、人造材料等,联合鼻整形手术一起综合改善中面部外观。

  • 标签: 鼻基底凹陷 鼻基底填充术 鼻基底松解术 肋软骨 填充
  • 简介:摘要生物三维打印技术近年来因其可通过程序控制构建具有精细结构的组织工程移植物,在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领域中拥有极佳的应用前景。该文简述了生物打印的基本步骤,回顾了近年来生物三维打印技术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对功能组织构建的策略进行分析,以挤出式生物打印机的不同喷嘴技术及优势为重点综述3种生物打印方式(牺牲打印、支撑浴悬浮打印、梯度打印)。最后总结了现有生物三维打印技术的局限性,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 标签: 组织工程学 再生医学 生物三维打印 三维打印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免疫系统在组织再生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愈发受到重视,但其具体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组织再生需要平衡的免疫反应,尤其是巨噬细胞(MΦ)的极化平衡,以构建有利于组织再生的局部微环境。该综述总结了MΦ在组织再生性修复中的关键作用,包括清除细胞碎片、调控干细胞或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血管生成等,并介绍MΦ在干细胞疗法及组织工程技术中的实际应用,以期为深入探寻免疫细胞对干细胞微环境的影响及基于干细胞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进一步的临床转换提供参考。

  • 标签: 再生医学 巨噬细胞 免疫调控 干细胞 干细胞微环境
  • 简介:摘要毛囊黑色素干细胞(McSCs)是一种特殊的干细胞群,存在于毛囊隆突区中,调控含色素毛囊的再生。复杂的外部微环境和宏观环境结合内部因素,调控着生理性毛发再生和病理损伤中McSCs的静止和激活。McSCs的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有助于探索正常黑色素细胞发育的潜在分子机制,以及干细胞系统缺陷所导致的疾病病理过程。该文通过综述McSCs生存、维持、增殖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和信号通路,以及在色素沉着障碍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展示McSCs在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中作为通用供体的巨大潜力。

  • 标签: 黑素细胞 干细胞 毛囊黑色素干细胞 色素沉着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脱发性疾病主要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毛囊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受损造成,毛囊微环境调节着毛囊干细胞的活化状态。外源性干细胞能够调节毛囊部位的微环境,通过多种途径调节毛囊内细胞的生长。该文综述了毛囊干细胞和毛囊微环境对于毛囊生长的调控,以及在脱发性疾病发生中的机制,介绍了外源性干细胞治疗在脱发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 标签: 干细胞 脱发 细胞微环境
  • 简介:摘要类器官是使用三维培养方式模拟细胞的体内生长微环境,在体外构建的具有多种细胞成分的组织模型,在疾病研究、药物筛选、胚胎发育等领域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乳腺类器官是类器官研究领域出现较早、较为成熟的模型。该文对乳腺类器官模型的发展、应用研究、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类器官 乳腺 细胞微环境 干细胞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后不同负压水平对引流量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行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隆乳的患者中选择研究对象,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负压、低负压2组。高负压组应用600 ml负压瓶(-90 kPa)行术后引流,低负压组应用200 ml负压球(-10~-16 kPa)行术后引流,记录2组患者术后每日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引流液总量以及并发症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行组间比较。结果共56例女性患者符合入组标准,高负压组28例,年龄(28.2±4.1)岁,体质量指数为(19.2±1.4) kg/m2,置入假体容积为(249.2±24.9) ml;低负压组28例,年龄(27.0±3.3)岁,体质量指数为(19.1±1.2) kg/m2,置入假体容积为(257.5±23.8) ml。2组患者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日均引流量(除第3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负压组引流管放置时间分别为(5.9±0.9) d和(4.8±1.1) d,单侧乳房引流液总量分别为(336.4±86.7) ml和(233.5±43.8) ml,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2组患者均无血肿、血清肿、感染或包膜挛缩发生,其中高负压组有1例(3.6%)患者因右侧假体上移,行隆乳术后假体上移矫正。结论在内窥镜辅助腋窝入路隆乳术后,采用低负压引流(-10~-16 kPa)时较高负压(-90 kPa)术后引流液总量明显减少、置管时间明显缩短。

  • 标签: 乳房植入物 乳房成形术 内窥镜 负压伤口疗法 隆乳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组织灌注实时探测仪(O2C)术后监测游离皮瓣灌注状态的效果及其预警并发症发生的准确性。方法回顾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完成的20台游离皮瓣移植手术,收集术后使用O2C监测皮瓣获取的氧饱和度、血红蛋白含量、血流量和流速等数据,并记录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O2C预判并发症发生的准确性进行归纳分析。结果O2C监测发现共4例游离皮瓣存在灌注异常。经及时处理后2个皮瓣血供完全恢复,皮瓣完全成活;1个皮瓣灌注改善,远端轻度血运障碍,表皮脱落,尖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个皮瓣发生部分坏死,经二次手术后愈合。其余皮瓣未出现并发症,O2C预警准确率为100%。结论O2C是一种便捷、安全、有效的皮瓣灌注评价设备,其预警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准确性高,在皮瓣外科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游离皮瓣移植 皮瓣灌注 组织灌注实时探测仪
  • 简介:摘要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支架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药物递送和创面愈合等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景。在本文中,我们先对创面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详述了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支架在伤口愈合中的应用,包括缝线、多功能敷料、真皮再生、表皮再生和全层皮肤再生。最后,我们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 标签: 静电纺丝 创面愈合 皮肤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种腹部皮瓣乳房再造术对患者腹部功能和美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完成的乳房再造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将采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或保留肌肉的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行乳房再造的患者纳入研究。设计调查表评价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腹壁强度,以及术后1年腹部外观;应用BREAST-Q乳房再造腹部健康模块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对腹部的满意度。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2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组术前、术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其中DIEP乳房再造组17例,年龄(43.6±9.2)岁,TRAM乳房再造组15例,年龄(41±10.1)岁。术后随访12~73个月,平均41.5个月。术前DIEP组和TRAM组腹壁强度评分分别为(4.71±0.47)分和(4.60±0.50)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DIEP组患者的腹壁强度评分为(2.65±0.86)分,高于TRAM组的(1.93±0.70)分(P<0.05),2组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DIEP组腹壁强度评分为(4.65±0.49)分,显著高于TRAM组的(4.07±0.88)分(P<0.05),DIEP组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M组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腹部外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IEP组和TRAM组腹部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6.53±5.68)分和(85.87±7.31)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DIEP组患者腹部满意度评分为(76.41±7.74)分,高于TRAM组的(68.00±9.08)分(P<0.01),2组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年,DIEP组腹部满意度评分为(85.00±5.32)分,与TRAM组的(82.93±6.12)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EP组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M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腹部皮瓣乳房再造患者均能获得较好的腹部外观,DIEP乳房再造患者术后1年腹部功能和腹部满意度能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而TRAM乳房再造患者仍低于术前水平,更长期的影响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乳房成形术 腹壁 穿支皮瓣 肌皮瓣 生活质量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同期矫正蝶形耳廓合并杯状耳畸形的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收治蝶形耳廓合并杯状耳畸形患者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6~15岁,平均9.2岁。采用软骨瓣折叠矫正杯状耳畸形,同时采用耳垂瓣及耳廓复合组织瓣相向推行及耳甲腔软骨片游离移植,修复蝶形耳廓畸形。术后随访6个月,测量耳廓长度、宽度,并观察矫正效果。结果本组13例耳廓畸形均得到明显改善,无耳廓上部再次悬垂病例,1例患者出现耳后切口轻度瘢痕增生,经药物外涂及耳夹夹持6个月后瘢痕软化变平。所有单侧畸形患者中,患侧容貌耳长均小于健侧,有1例患者患侧容貌耳长与健侧容貌耳长的差值达0.7 cm,其余患者均小于0.5 cm。所有患者患侧容貌耳宽与健侧容貌耳宽的差值均小于0.3 cm。结论采用软骨折叠及耳垂瓣、耳廓复合组织瓣结合游离耳甲腔软骨片可同时矫正蝶形耳廓及杯状耳畸形,术后效果满意。

  • 标签: 耳廓 蝶形耳廓 杯状耳 耳廓复合组织瓣
  • 简介:摘要乳房切除术后乳房再造已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部分,已被证明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满意度,并且不影响肿瘤治疗、不增加复发转移风险。随着乳房再造需求的不断增长,乳房再造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临床上,应该对乳房再造技术的进展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基于组织工程原理与干细胞的乳房再造,将会是一个充满前景的发展方向,最终造福于广大患者。

  • 标签: 自体脂肪移植 背阔肌皮瓣 股深动脉穿支皮瓣 脱细胞真皮基质 组织工程与干细胞
  • 简介:摘要面部除皱术,又称面部提升术,是面部年轻化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面部除皱术的历史可追溯至百余年前,随着面部解剖学的发展和人们对面部老化理论的认识逐渐深入,面部除皱术经历了数次重大技术革新,从最初的皮下分离提紧到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技术除皱术、更深层次的复合除皱术(深层除皱术)及骨膜下除皱术,手术创伤逐级递增。现今,面部除皱术朝更小创伤的方向发展,提升和填充(lift and fill)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手术的核心理念转为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需求和面部老化程度,为其设计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面部年轻化 外科,整形 面部除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迟即刻乳房再造中乳房扩张术相关的关键技术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提出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实施乳房扩张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8例(年龄32~48岁,平均42.7岁),对这些患者乳房扩张术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扩张器埋置层次位于胸大肌后方,胸大肌附着点充分离断42例,表面覆盖组织完整45例,术中即刻注水47例。术后并发症包括扩张器移位(7例中6例为腔隙剥离不充分)、扩张不充分3例、感染1例。除1例感染患者取出扩张器外,4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假体置换术。结论胸大肌后方腔隙的充分剥离,扩张器表面软组织覆盖物的完整性、扩张器注水方式、包膜处理策略等技术是防治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乳房 扩张术 延迟即刻乳房再造术 关键技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头皮及女性外阴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收集肿瘤患者32例,女24例,男8例,年龄18~68岁,平均49.4岁。对15例头皮恶性肿瘤行扩大切除及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转移修复,对17例外阴恶性肿瘤患者行外阴肿物扩大切除及带蒂股前外侧KISS皮瓣转移修复。结果15例头皮修复及17例外阴修复患者皮瓣全部完全成活,头皮修复患者中2例出现缝合口愈合不良,外阴修复患者中2例发生皮瓣尖端部分坏死,4例出现缝合口感染,2例出现皮下通道血肿。所有皮瓣供区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头皮及外阴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股前外侧KISS皮瓣具有供区损伤小、修复效率高、皮瓣血供可靠、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在修复头皮及女性外阴较大面积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皮肤肿瘤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股前外侧皮瓣 KISS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α(ERα)在腺性肥大乳房乳腺组织和上皮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探讨其在腺性乳房肥大症病因学上的意义。方法对10例腺性乳房肥大症患者和正常体积乳房乳腺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IFHC)对乳腺组织的病理学特点进行观察,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及细胞中ERα蛋白的表达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ERα表达于导管和小叶的腔上皮细胞内,在肌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等细胞内几乎不表达,且腺性肥大乳房乳腺组织导管上皮处ERα阳性细胞数多于小叶,两者比例较为恒定(1.7∶1.0)。ERα阳性细胞在腺性肥大乳房和正常体积乳房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ER)分别为17.25%和6.13%。腺性肥大乳房组、正常体积乳房组细胞株中的ERα蛋白表达值(PEV)为1.965和1.002。腺性肥大乳房乳腺组织中ERα PER和ERα PEV与正常体积乳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ER和ERα PEV与乳房肥大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ERα在乳腺组织内的表达定位具有特征性。与正常体积乳房乳腺上皮细胞比较,腺性肥大乳房乳腺上皮细胞的ERα PER和ERα PEV均明显增高,且ERα表达情况的高低与乳房肥大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由此推测,腺性乳房肥大症的发生与乳腺组织内ERα的分布特点和上皮细胞内ERα表达增多有密切关。

  • 标签: 雌激素受体α 腺性肥大乳房乳腺上皮细胞 乳腺组织 定位和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腺性肥大乳房乳腺上皮细胞(hMEC-GAHB)的原代培养方法,观察该原代细胞的形态学及生物学特点。方法采用0.25%胰蛋白酶和Ⅰ型胶原酶混合液,结合长时间4 ℃和短时间37 ℃消化,配合低转速离心的方法,从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手术治疗的10例腺性乳房肥大症患者(M组,实验组)和10例正常体积乳房患者(N组,对照组)的乳腺组织中消化获取乳腺上皮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评价获取原代细胞的效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特点,采用多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法(MICC)鉴定原代细胞种属,并采用碘化丙锭(PI)染色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对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体外增殖及凋亡等生物学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腺性肥大乳房每克乳腺组织可获取细胞数为5×106个,细胞存活率为70%,接种后48 h细胞贴壁率为60%,贴壁细胞活性良好,接种后约72 h胞质展开,约120 h相互融合。细胞增殖明显,未见明显凋亡。hMEC-GAHB与正常体积乳房乳腺上皮细胞在细胞形态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正常表达典型的上皮细胞骨架蛋白[CK8、CK14、CK18、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等]。在含有相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的体外环境中,处于同一时期细胞对数生长期时,hMEC-GAHB组的群体倍增率(PDR)为0.548、1.634、2.062、3.946、5.210、8.700,正常体积乳房组的群体倍增率(PDR)为0.394、1.455、1.820、3.822、4.467、5.21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EC-GAHB组和正常体积乳房组的G2/M期与G0/G1期细胞数比值分别为0.45±0.01和0.34±0.0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的酶消化法可获得较满意的细胞数和细胞活性。hMEC-GAHB具有典型上皮细胞的形态学及生物学特点,在含有雌激素的体外环境中,hMEC-GAHB比较正常体积乳房乳腺上皮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活力,并具有正常的细胞衰退期。

  • 标签: 腺性肥大乳房乳腺上皮细胞 原代细胞 体外培养 形态学 生物学
  • 简介:摘要组织工程学在组织器官缺损修复展现了巨大前景。但是,传统组织工程构建方法存在组织复杂、精细微结构构建困难、种子细胞分布不均的难题。基于微凝胶的微组织技术可在微尺度精细模拟组织微结构,且可通过组装的方式实现种子细胞在移植物上的均匀分布。微凝胶的成分大体可分为天然水凝胶来源和人工水凝胶来源,该文根据成分来源进行分类,对不同水凝胶在微组织构建中的应用与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对组织工程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组织工程 微组织 水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壁整形技术在下腹壁肿瘤切除后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行下腹壁恶性肿瘤切除后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重建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45~62岁,病灶大小7 cm ×10 cm~25 cm × 29 cm。对于无张力或中等力度下创缘可对拢者,直接以腹壁整形术缝合切口;对于腹壁皮瓣组织量绝对不足者,联合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缺损;对于腹壁皮瓣组织量相对不足者,可以斜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带蒂转移至下腹部,供区以腹壁整形术直接拉拢缝合。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观察局部有无复发、淋巴结转移及皮瓣存活情况。结果22例中4例单独应用腹壁整形技术修复缺损,10例应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加腹壁整形技术修复缺损,8例应用腹壁整形技术修复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供区。术后随访1~12个月,22例患者修复效果满意,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及淋巴结转移,皮瓣存活良好,腹壁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腹壁整形技术具有供区损伤小,组织利用率高,皮瓣血供可靠的优点,在下腹壁肿瘤切除后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修复中灵活应用,可获良好的形态和功能。

  • 标签: 腹壁整形技术 腹壁重建 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 创面修复
  • 作者: 孙家明 杨名 亓发芝 吴文育 张菊芳 祁佐良 林晓曦 栾杰 王晓军 齐向东 何乐人 李丹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武汉 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整形外科 430014,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4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美容科 31000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10014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20001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100730,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整形外科,广州 510000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整形外科医生首先服从国家大局,承担医生在抗疫工作中应负的职责,同时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为必须紧急接受整形治疗的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论坛包含2个组成部分:(1)代表性医疗机构在保证防疫安全前提下进行急诊整形治疗及防疫常态化环境下开展整形工作的安全措施经验介绍;(2)整形专家在此非常时期,对现阶段整形外科的专业特点和问题的反思,对未来影响行业发展因素的讨论。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整形外科急诊 整形外科病区的防疫改造 毛发移植 整形外科的特点 整形外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