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作者: 高建新 单毅 孙荣距 钟兆明 赵阳 黎檀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2年第09期
  • 机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急诊科,北京 100048,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急诊科,北京 100091,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280,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急诊科,北京 100048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稳定的破片模拟弹致长白猪肝脏穿透伤模型,评估深部组织损伤特点。方法根据瞄准点的不同定位方式将12只健康成年长白猪分为A组(瞄准点与描记线上的体表最高点的相对高度h设为5 cm)和B组(高度h设为6 cm),超声定位法确定破片投射方向,使用实验用弹道枪向瞄准点投射高速破片致伤动物。监测两组长白猪的生命体征并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和肝肾功能等指标检测,对肝脏与临近器官的损伤情况以及出血量和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整体分析结果显示,破片模拟弹打击设定部位肝脏命中率为100%(以右前叶及右外侧叶损伤),腹腔其他器官命中率为25%(3/12),血胸或气胸发生率为8%(1/12)。肝脏创面主要表现为线状肝脏裂伤,肝叶远端全部或部分离断。A、B两组间创面长度和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创面长度(cm):9.8±1.7比11.2±3.8,出血量(g):597.0±477.1比1 032.0±390.3,均P>0.05〕。瞄准点更靠近前正中线的B组破片模拟肝脏实质裂伤深度明显大于A组(cm:2.8±0.4比1.9±0.6,P=0.015)。实验动物被破片击中后,平均动脉压(MAP)、pH值、动脉血碱剩余(BE)、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在伤后1 h达谷值〔MAP(mmHg,1 mmHg≈0.133 kPa):87.0±33.6,pH值:7.26±0.15,BE(mmol/L):-6.65±8.48,Hb(g/L):9.86±1.10,HCT:0.309±0.029,均P<0.05〕;而血乳酸(Lac)、乳酸脱氢酶(LDH)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呈随时间升高的趋势,在伤后1 h达峰值〔Lac(mmol/L):10.21±4.40,LDH(U/L):1 417.0±223.3,AST(U/L):234.5(162.5,357.5),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出血总量与肝脏实质裂伤的深度相关(r=0.684,P=0.01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A组3 h生存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5/6)比33.3%(2/6),P>0.05〕。结论采用破片模拟弹在更靠近前正中线处打击长白猪的方法建立的高速破片致肝脏穿透伤模型重复性好,损伤程度具有可控性,适用于肝脏火器伤的相关研究。

  • 标签: 破片 肝脏穿透伤 火器伤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鼻基底的骨性标志是上颌骨前壁,包括鼻旁区和梨状孔区。该区域凹陷可产生老态的中面部容貌,称为鼻基底凹陷。肋软骨作为鼻整形常用的自体移植物,材料充分,在肋软骨综合鼻整形中应用肋软骨移植,可较好地改善鼻基底凹陷。对于鼻基底凹陷合并鼻翼肥大患者,如果配合移植物填充,可进一步巩固提升效果,有效改善鼻基底凹陷外观。在没有合适的软骨供区情况下,可考虑用臀部真皮脂肪组织、脂肪颗粒、人造材料等,联合鼻整形手术一起综合改善中面部外观。

  • 标签: 鼻基底凹陷 鼻基底填充术 鼻基底松解术 肋软骨 填充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一项回顾性队列探索血清胱抑素C(CysC)对心力衰竭(HF)28 d、3和6个月内死亡的独立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的HF住院患者1 967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CysC对死亡的独立作用,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饱和阈值效应分析。分别构建CysC、B型利钠肽(BNP)和CysC+BNP的死亡预测模型,应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调整模型Ⅱ显示,CysC与HF死亡呈独立正相关,其中28 d内死亡(OR=1.65,95%CI:1.11~2.47,P=0.014)、3个月内死亡(OR=1.80,95%CI:1.28~2.54,P<0.001)和6个月内死亡(OR=1.49,95%CI:1.13~1.96,P=0.005)。饱和阈值效应分析显示,CysC与HF死亡间不存在显著的饱和阈值拐点。CysC、BNP或CysC+BNP预测HF死亡价值有限,且三者AUC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CysC与HF的28 d、3和6个月内死亡呈独立正相关,且两者之间为线性关系,单独使用CysC、BNP或CysC+BNP预测HF死亡价值有限。

  • 标签: 胱抑素C 心力衰竭 死亡 真实世界研究 饱和阈值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及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豚鼠背根神经节模型中病毒结构及功能蛋白生物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中培养扩增VZV,同时分离提取豚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VZV-HELF与PBMC共培养18~20 h,离心收集VZV-PBMC。32只豚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于内眦静脉丛注射自体PBMC;自噬抑制组、自噬诱导组、VZV感染组分别先腹腔注射3 mg/kg 3-甲基腺嘌呤溶液、0.5 mg/kg雷帕霉素溶液、相同体积的0.9% NaCl溶液,2 h后均于内眦静脉丛注射VZV-PBMC 50 μl。14 d后,处死各组豚鼠,取背根神经节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病毒颗粒形态及自噬囊泡形态及数目,Western印迹检测VZV核衣壳蛋白(NCP)和立即早期蛋白62(IE62)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p62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VZV感染的背根神经节中抗VZV抗体的表达。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透射电镜下,VZV感染组背根神经节中可见核衣壳病毒粒子及散在的自噬体结构。空白对照组、VZV感染组、自噬诱导组及自噬抑制组自噬囊泡数量[M(Q1,Q3)]分别为0、5(4,6)、7(5,9)、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135.60,P<0.01),VZV感染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及自噬抑制组(均P<0.05),但与自噬诱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噬诱导组显著高于自噬抑制组(P<0.05)。Western印迹显示,VZV感染组IE62蛋白表达水平(1.49 ± 0.06)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50 ± 0.09),t = 9.17,P<0.05;自噬抑制组抗VZV抗体表达显著低于自噬诱导组和VZV感染组(t值分别为9.24、7.78,均P < 0.01),而自噬诱导组与VZV感染组抗VZV抗体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VZV感染豚鼠背根神经节后发生了自噬;通过抑制自噬,豚鼠背根神经节中部分VZV结构及功能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

  • 标签: 疱疹病毒3型,人 自噬 神经节,脊 模型,动物 核衣壳蛋白 立即早期蛋白62 潜伏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自能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疾病管理能力、机体容量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行腹膜透析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强化自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管理能力、机体容量状态、生活质量情况的变化。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管理能力评分、机体容量状态、生活质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强化自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体容量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减提高患者对疾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机体容量状态,对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强化自能护理 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管理能力 机体容量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及临床常规指标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收治的69例脓毒症患者,其中28例入院72 h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41例未发生AKI。记录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包括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尿素、尿酸,收集患者入院时的血清标本,检测TIMP-2、IGFBP-7、Ang-2水平。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生物标志物及临床常规指标对SAKI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与脓毒症非AKI组比较,脓毒症AKI组的SOFA、脓毒症严重程度、NLR、PCT、CRP、D-二聚体、尿酸水平均较高(P均<0.05);脓毒症AKI组生物标志物TIMP-2、IGFBP-7、TIMP-2×IGFBP-7、Ang-2水平分别为23.5(17.3,30.3)ng/ml、(185.6±47.2)ng/ml、3.98(2.89,6.00)(ng/ml)2/1 000、1 953(950,2 239)pg/ml均高于非AKI组[分别为16.4(13.5,22.4)ng/ml、(139.4±34.7)ng/ml、2.28(1.57,4.03)(ng/ml)2/1 000、576(334,1 076)pg/ml;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FBP-7(OR=1.039,95%CI 1.000~1.079,P<0.05)、SOFA评分(OR=1.521,95%CI 1.144~2.022,P<0.05)是SAK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IGFBP-7、SOFA评分早期预测SAKI的AUC分别为0.805(敏感度78.6%,特异度78.3%)、0.832(敏感度67.9%,特异度82.9%),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93(敏感度82.1%,特异度87.8%),且优于2个指标单独的预测价值(P均<0.05)。结论IGFBP-7、SOFA升高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SAKI的高风险人群。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南农村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中代谢健康肥胖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 194名河南省新安县≥18岁的农村常住居民于2007至2008年进行基线调查;随访调查于2013至2014年开展,共随访到17 265人。本研究为事后分析,根据研究目的最终共纳入11 864名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基线体质指数和代谢状况将研究对象分为代谢健康体重正常、代谢健康肥胖、代谢异常体重正常和代谢异常肥胖四组。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肥胖和代谢状态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54(46,61)岁,其中男性4 529人。经过平均6年的随访,脑卒中的累积发病率为7.16%。代谢健康体重正常、代谢健康肥胖、代谢异常体重正常和代谢异常肥胖组脑卒中的发病率分别为3.73%、4.61%、8.99%和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17.458,P<0.001)。控制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后,以代谢健康体重正常组为参照,代谢健康肥胖、代谢异常体重正常和代谢异常肥胖组脑卒中发病风险的比值比(odds ratio,OR)与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1.52(1.10~2.12)、2.11(1.61~2.77)和2.78(2.18~3.55)。亚组分析表明,40~59岁人群中代谢健康肥胖表型显著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OR=2.12,95%CI:1.36~3.30)。结论代谢健康肥胖、代谢异常体重正常和代谢异常肥胖均是影响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肥胖症 代谢 卒中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后肱骨形态受损严重,肱骨头血运破坏程度大、坏死风险高。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但效果不尽相同。以半肩置换及反肩置换为代表的人工肩关节置换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适应证选择以及治疗效果始终存在争议。笔者结合现有文献以及自身临床经验,综合考虑年龄、大小结节、肩袖功能、翻修情况等因素,对目前临床存在争议的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术式选择及影响因素予以阐述,进一步明确不同术式的适用范围和影响因素,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肱骨骨折 关节成形术,置换 肩关节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KI)是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与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及远期不良结局密切相关。因此,在早期可逆转阶段及时发现急性肾损伤,对于预防其进展为肾衰竭和启动肾脏替代治疗尤为重要。因此,探寻急性肾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对于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作为细胞周期阻滞蛋白,在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预后判断、治疗效果评估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细胞周期阻滞蛋白[TIMP-2]×[IGFBP-7]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损伤中发挥作用,可作为疾病预后参考指标。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心肺运动试验为指导制定的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0年1—11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60例,数字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研究组(药物基础上联合个体化的运动康复)各30例,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均不调整降压药物。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动态血压监测,比较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心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运动12周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与运动前比较,研究组患者体质指数、静息心率、静息收缩压、静息舒张压、峰值收缩压、峰值舒张压下降(均P<0.05),最大代谢当量、峰值摄氧量、最大功率、峰值心率升高(均P<0.05),对照组患者静息心率、静息舒张压降低(均P<0.05);12周后,研究组患者体质指数、静息收缩压、静息舒张压较对照组降低,(24.5±2.0)kg/m2比(26.7±2.2)kg/m2、(133.8±10.8)mmHg比(139.3±9.0)mmHg、(79.4±8.0)mmHg比(84.9±9.3)mmHg(均P<0.05),最大代谢当量、峰值摄氧量、最大功率、峰值心率较对照组升高,分别为(6.0±0.6)比(5.2±1.1)、(22.0±2.7)ml·min-1·kg-1比(20.3±3.7)ml·min-1·kg-1、(124.3±19.9)W比(112.4±25.1)W和(130.1±15.5)次/min比(122.9±11.7)次/min(均P<0.05)。结论与单纯降压药物治疗患者比较,以心肺运动试验为指导制定个体化运动合并药物治疗的康复处方,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改善其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运动疗法 运动试验 血压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及其表型CD4+TILs、CD8+TILs和FOXP3+TILs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短期预后[病理完全缓解(PCR)]及长期预后[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的预后价值,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从建库至2020年8月以前发表的所有前瞻性试验和临床观察对照试验。2位作者独立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高表达组TILs及TILs表达每增高10%的患者,预示着有更高的PCR,OR值分别为1.81(95%CI:1.44~2.28)、1.09(95%CI:1.02~1.15);更长的生存时间,DFS的HR值分别为0.99(95%CI:0.98~0.99)、0.90(95%CI:0.86-0.94),OS的HR值分别为0.87(95%CI:0.79~0.96)、0.88(95%CI:0.83~0.92)。表型CD4+TILs、CD8+TILs和FOXP3+TILs对患者的P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长期预后中,浸润程度高预示着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时间,DFS的HR值分别为0.54(95%CI:0.36~0.80)、0.46(95%CI:0.33~0.64)、0.45(95%CI:0.31~0.68),OS的HR值分别为0.49(95%CI:0.32~0.76)、0.59(95%CI:0.54~0.66)、0.44(95%CI:0.27~0.71)。结论TILs浸润程度及TILs表达每增高10%可作为TNBC的预后指标;表型CD4+TILs、CD8+TILs、FOXP3+TILs浸润程度高预示着患者有更好的长期生存,但对患者的短期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淋巴细胞,肿瘤浸润 乳腺肿瘤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支架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药物递送和创面愈合等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景。在本文中,我们先对创面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详述了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支架在伤口愈合中的应用,包括缝线、多功能敷料、真皮再生、表皮再生和全层皮肤再生。最后,我们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 标签: 静电纺丝 创面愈合 皮肤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乙肝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对肝硬化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肝硬化进程的影响。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入院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的粪便样品各12例,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并制备菌液。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HC组)、肝硬化模型组(LC组)、模型组+健康人菌液(FMT-HC组)、模型组+患者菌液(FMT-LC组)。造模同时用菌液灌胃处理小鼠,持续12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荧光探针检测肠黏膜屏障损伤,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检测肠黏膜屏障和肝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结果FMT-LC组小鼠的结肠中黏蛋白-2和闭合蛋白-2的表达量低于FMT-HC组(0.36±0.21比1.00±0.36,t=4.659,P<0.01和0.61±0.42比1.00±0.17,t=2.596,P<0.05),外周血中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和脂多糖的浓度高于FMT-HC组[(9.32±2.24) μg/ml比(5.23±1.34) μg/ml,F=15.118,P<0.01和(88.55±10.50) ng/ml比(76.48±10.13) ng/ml,F=5.47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MT-LC组小鼠的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3.39±2.67比0.95±0.12,t=2.744,P<0.05)等多种促纤维化因子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量高于FMT-HC组,肝损伤加重。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降低肝硬化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肝硬化发展。

  • 标签: 肝硬化 肠道菌群 DNA测序 肠黏膜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874位点(rs2430561)单核苷酸多态性及IFN-γ血清水平与带状疱疹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于南部战区总医院及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收集74例带状疱疹患者血液样本,40例健康对照血液样本。采用PCR重测序法检测受试者rs243056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荧光定量PCR检测受试者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拷贝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FN-γ水平。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带状疱疹组rs2430561位点基因型分别为AA型4例、TT型37例和TA型33例,健康对照组分别为TA型13例、TT型27例,带状疱疹组A等位基因比例(27.70%)高于健康对照组(16.25%,P=0.036)。带状疱疹组血清IFN-γ水平M(P25,P75)为[33.45(0.80,95.01)pg/ml],低于健康对照组[67.83(2.74,318.35)pg/ml,U=1 822,P=0.028]。带状疱疹组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拷贝数(lg值)为(3.23 ± 0.71)/ml,血清IFN-γ水平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拷贝数呈负相关(r=-0.302,P=0.009)。结论携带rs2430561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影响IFN-γ的表达,导致对带状疱疹病毒有更高的易感性。

  • 标签: 带状疱疹 多态性,单核苷酸 干扰素γ rs2430561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前注意加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甲基苯丙胺成瘾者4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人平分到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10 Hz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和1 Hz刺激右侧DLPFC的双侧同时刺激、连续干预7 d的rTMS干预方案对干预组进行干预,使用相同方案对对照组进行伪刺激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e wave,MMN)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干预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F3、Fz、F4三个电极点的MMN波幅[干预组:(-0.90±0.28)μV、(-0.98±0.19)μV、(-0.96±0.19)μV;对照组:(-0.92±0.21)μV、(-0.89±0.20)μV、(-0.94±0.16)μV]和潜伏期[干预组:(184.16±33.07)ms、(179.20±25.35)ms、(184.95±28.22)ms;对照组:(184.91±26.96)ms、(180.99±25.29)ms、(181.55±23.19)ms]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Fz、F4的MMN波幅[干预组:(-1.38±0.16)μV、(-1.17±0.19)μV;对照组:(-0.91±0.17)μV、(-0.99±0.16)μV]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F3的MMN波幅[干预组:(-1.01±0.59)μV;对照组:(-0.80±0.50)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三个电极点的MMN潜伏期[干预组:(177.38±26.45)ms、(172.17±23.87)ms、(179.84±23.60)ms;对照组:(182.08±24.95)ms、(177.94±21.30)ms、(179.18±21.62)ms]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的对比发现,Fz、F4的MMN波幅[干预前:(-0.98±0.19)μV、(-0.96±0.19)μV;干预后:(-1.38±0.16)μV、(-1.17±0.19)μV]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3的MMN波幅[干预前:(-0.90±0.28)μV;干预后:(-1.01±0.59)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电极点的MMN潜伏期[干预前:(184.16±33.07)ms、(179.20±25.35)ms、(184.95±28.22)ms;干预后:(177.38±26.45)ms、(172.17±23.87)ms、(179.84±23.60)ms]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伪刺激干预后,对照组在F3、Fz、F4的MMN波幅[干预前:(-0.92±0.21)μV、(-0.89±0.20)μV、(-0.94±0.16)μV;干预后:(-0.80±0.50)μV、(-0.91±0.17)μV、(-0.99±0.16)μV]和潜伏期[干预前:(184.91±26.96)ms、(180.99±25.29)ms、(181.55±23.19)ms;干预后:(182.08±24.95)ms、(177.94±21.30)ms、(179.18±21.62)ms]与干预前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过rTMS干预后,干预组前注意加工能力有所改善,双侧同时刺激的rTMS方案有效。

  • 标签: 甲基苯丙胺成瘾者 失匹配负波 前注意加工 重复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间接法利用大数据建立促甲状腺激素(TSH)成年人性别、年龄和季节(月份)特异的参考区间。方法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集了2016年患者匿名的TSH检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删减、去重和离群值剔除,应用间接法(Hoffmann法和Bhattacharya法)计算其总体、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月份)的参考区间。将2种方法得到的总体人群、去除相关科室的筛选人群、体检人群参考区间与试剂说明书参考区间相比较,以验证本研究参考区间建立的可靠性,验证依据为基于生物学变异度的参考变化值(RCV)。结果从90 699条数据中共得到61 599条有效数据,其中男性18 776例,女性42 823例。Hoffmann法得到的总体人群参考区间为0.59~5.59 μIU/ml(1 μIU/ml=1 mIU/L),男性为0.53~5.16 μIU/ml,女性为0.59~6.11 μIU/ml。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在冬季TSH参考区间上限有增加趋势:18~30岁为0.62~5.57 μIU/ml,71~80岁为0.49~6.45 μIU/ml,1月份为0.59~6.40 μIU/ml,8月份为0.60~5.56 μIU/ml;Bhattacharya法得到的TSH参考区间与Hoffmann法相似,总体人群为0.58~5.80 μIU/ml,男性为0.55~5.02 μIU/ml,女性为0.62~6.21 μIU/ml,18~30岁为0.65~5.67 μIU/ml,71~80岁为0.46~5.99 μIU/ml,1月份为0.61~6.52 μIU/ml,8月份为0.61~5.69 μIU/ml。2种方法总体人群、筛选人群和体检人群与试剂说明书的参考区间相比,均小于RCV。结论间接法适用于TSH的参考区间的建立,女性的TSH参考区间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或冬季到来,TSH参考区间上限有增加趋势。

  • 标签: 促甲状腺激素 参考区间 间接法 大数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6年3月—2020年5月采用FD治疗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89例,其中男34例、女55例,年龄28~75岁(平均53.08岁)。患者术前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复杂动脉瘤,其中大型或巨大动脉瘤45例,微小动脉瘤4例,夹层动脉瘤25例,梭形动脉瘤1例,串联多发动脉瘤14例。患者行FD或FD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即刻行DSA检查,观察支架位置、动脉瘤栓塞情况,动脉瘤栓塞程度依照0'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进行评定。患者出院时及随访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状况。术后6~12个月采用DSA、CT血管造影(CTA)或MR血管造影(MRA)复查观察支架位置、动脉瘤栓塞情况。结果89例患者108个动脉瘤,FD治疗56例,FD结合弹簧圈栓塞33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FD,术后即刻DSA检查显示支架位置良好,瘤腔内血流均出现滞留现象;108个动脉瘤栓塞程度:OKM分级,A级68个(63.0%),B级39个(36.1%),C级1个(0.9%)。围手术期缺血性并发症10例(其中1例死亡),出血性并发症2例。出院时mRS评分0分25例,1分57例,2分4例,3分1例,5分1例,6分1例。80例患者获随访7 d~20个月,平均12.4个月。随访期间1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死亡;1例患者不明原因死亡,考虑动脉瘤再出血可能。末次随访mRS评分0分39例,1分37例,2分2例,6分2例。术后6~12个月48例患者行影像学检查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无移动,支架内无狭窄;48个动脉瘤栓塞程度OKM分级D级33个,C级7个,B级8个。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动脉瘤复发。结论FD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栓塞,治疗性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2月至2018年11月施行胸腔镜辅助微波消融治疗的6例Ⅶ、Ⅷ段膈顶部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胸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无中转开腹手术。5例肿瘤初次达到完全消融,1例肿瘤消融不完全者经补救消融后达到完全消融;1例因合并严重脾功能亢进术后腹腔内渗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时间8~43个月,所有患者局部消融部位病变无进展,3例肝内复发,1例发生胸腰椎转移。我们认为本方法安全可行,是一种治疗Ⅶ、Ⅷ段膈顶部小肝癌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波消融是一种可有效杀灭肿瘤的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由于其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现已广泛地应用于肝细胞癌的治疗上,有时也可与其他手段联合应用,与之匹配的新技术、新应用也成为了肝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门。

  • 标签: 消融技术 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分层应变技术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及治疗后24 h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变化,探索连续、定量评价患者心肌功能的新方法。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因急性前壁STEMI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行急诊PCI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症状至球囊扩张时间(STB)分为STB≤6 h组(26例)及6 h<STB<12 h组(14例)。分别在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 h、术后24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各节段心内膜下心肌纵向应变(LS-endo)、全层心肌纵向应变(LS)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计算梗死区域各节段平均LS-endo值(记为IALS-endo)及平均LS值(记为IALS);非梗死区域各节段平均LS-endo值(记为NIALS-endo)及平均LS值(记为NIALS)。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例急性前壁STEMI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6例,年龄(62±10)岁。STB≤6 h组患者,术后24 h的IALS-endo值[(13.7±4.9)%比(10.0±2.7)%,P<0.05]及NIALS-endo值[(17.0±2.9)%比(14.6±2.9)%,P<0.05]均高于术前。6 h<STB<12 h组患者,术后即刻IALS-endo值较术前下降[(6.7±3.3)%比(11.9±6.5)%,P<0.05],术后3 h时呈回升趋势,但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时该指标较术后即刻升高[(13.6±8.4)%比(6.7±3.3)%,P<0.05];术后24 h的NIALS-endo值高于术前[(17.1±2.1)%比(14.5±3.2)%,P<0.05]。6 h<STB<12 h组中术后即刻IALS-endo下降比例高于STB≤6 h组[93%(13/14)比35%(9/26),P<0.001]。6 h<STB<12 h组的术后24 h NIALS值高于术前(P<0.05),其余各时点的IALS、NIALS及G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分层LS对STEMI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评估优于全层LS及GLS。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S可连续、定量评价STEMI患者PCI前后左心室心肌功能的变化。

  • 标签: 心肌梗死 左心室功能 纵向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