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腰椎病患者的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这一年中,我院收治的腰椎病患者,将78例划为研究,以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治疗,其中39例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另外39例的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展开2组患者治疗实际效果的对比。结果:相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腰椎病患者的治疗,临床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最为理想,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与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病 中医针灸 治疗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再次肝移植的病因、临床特征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儿童器官移植科接受肝移植治疗的1 024例患儿(<18岁)的临床资料,其中再次肝移植25例(26例次)。二次肝移植24例,三次肝移植1例。25例患儿中,男13例,女12例。再次移植手术时中位年龄[M(QR)]为12.9(20.5)个月(范围:5.8~134.8个月),体重为8.0(5.6)kg(范围:5.0~30.0 kg),儿童终末期肝病(PELD)评分为17.0(21.3)分(范围:0~45分)。再次肝移植的病因:胆道并发症(7例次)、移植肝原发无功能(5例次)、抗体介导排斥(4例次)、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次)、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次)、肝动脉血栓形成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2例次)、下腔静脉闭塞(1例次)、窦状隙梗阻综合征(1例次)。按两次移植间隔时间30 d为界线,早期(≤30 d)再移植8例次,晚期(>30 d)再移植18例次。比较两组患者再次肝移植的病因、术前PELD评分、与前次肝移植间隔时间、手术情况、主要并发症生存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进行比较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本组病例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6.8(30.2)个月(范围:1 d至85.7个月),再次肝移植的发生率为1.9%(19/998)。早期再移植组手术时间为(439.8±151.0)min,供肝重量与受者体重比为5.0(1.8)%(范围:3.6%~6.1%),再移植病因主要为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及血管并发症;晚期再移植组手术时间为(604.4±158.0)min,供肝重量与受者体重比为3.4(2.1)%(范围:1.4%~5.3%),再移植病因主要为胆道并发症、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血管并发症。早期再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1年、2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均为62.5%;晚期再移植受者术后3个月、1年、2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93.8%、9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及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是儿童再次肝移植的主要原因。早期再次肝移植患儿的PELD评分较高,晚期再次肝移植手术相对困难。晚期再次肝移植与首次肝移植受者的术后生存率无差异,优于早期再次肝移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儿童再次肝移植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肝移植 儿童 再移植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探讨淋巴漏的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805例儿童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淋巴漏分为淋巴漏组271例和无淋巴漏组534例。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淋巴漏发生率,评估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术后存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805例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为33.7%(271/805);淋巴漏组全肝供肝比例为14.8%(40/271),高于无淋巴漏组25.8%(138/5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其他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淋巴漏组与无淋巴漏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2.0个月与30.6个月,术后移植受者累计存活率、血管并发症、胆漏、急性细胞排斥反应肠梗阻等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水与血清甘油三酯(TG)比值预测淋巴漏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最佳临界值0.54,敏感性为59.2%,特异度为80.1%。结论淋巴漏是儿童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增加术后儿童受者死亡率,延长儿童受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淋巴漏经饮食调整后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腹水与血清TG比值可作为诊断淋巴漏的有效参考指标。

  • 标签: 肝移植 淋巴漏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牙齿矫正在成人中的心理特点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70例牙齿矫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本院2018.6~2019.4内收治,按抽签法分为常规组(予以一般护理)与研究组(予以心理护理),每组各35例,分析两组心理变化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理特点变化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特点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7.14%),显著高于常规组(82.86%)(P<0.05)。结论 牙齿矫正患者心理状态较差,因此予以心理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态,缓解其负面情绪,且大幅度提高其满意度,可在临床普及。

  • 标签: 牙齿矫正 成人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超声和CT扫描诊断肾结核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收治的35例肾结核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和CT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T扫描检查准确率为91.34%,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66.67%,超声检查准确率为74.29%,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33.33%,组间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肾结核的检查,CT扫描检查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两种方式可以优势互补,联合检查,提高检查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大参考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CT扫描检查 肾结核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培训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在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单位内选取43所养老机构的照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照护人员的个人信息、老年人窒息防范相关经历和培训需求。共回收52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78.33%。结果412名照护人员中注册护士53名(12.86%),养老护理员359名(87.14%)。照护人员对窒息预防、识别和应急处置培训需求较高,其中需求程度最强的前3位分别是窒息常见的原因、特殊老人的窒息危险因素、识别异常的体征以及时发现窒息。所在机构是否发生过窒息、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窒息史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培训内容需求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较高,建议养老机构将事前预防用于老年人的窒息防范管理,引导照护人员全面了解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窒息史、吞咽功能,并对注册护士和养老护理员提供窒息防范相关的系统培训。

  • 标签: 老年人 窒息 培训 照护人员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加心理干预、石膏或支具固定以及手术治疗对儿童习惯性髋关节脱位(habitu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HDH)的临床疗效;采用系统文献复习的方法,探索HDH流行病学特征和维持髋关节稳定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21年3月治疗并获随访的11例(12髋)HDH患儿相关资料,其中男2例,女9例,首次脱位年龄2.25(1.66,3.75)岁,确诊时年龄4.33(3.33,6.17)岁。同时检索1932年至2022年相关文献,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确认24篇HDH个案和临床报道纳入研究,获得文献中33例(38髋)HDH患儿资料,男5例,女28例,首次脱位年龄2.00(1.50,2.00)岁,确诊时年龄4.00(2.55,5.00)岁。分析共计44例(50髋)HDH患儿性别、首次脱位年龄、确诊时年龄、激发脱位方式、脱位侧别和方向、伴随症状、家族史、外伤史、影像学检查等数据获得HDH流行病学特征。对41例HDH患儿(3例缺少治疗描述,被剔除),采取观察加心理干预19例(46.34%),石膏或支具固定13例(31.71%),手术治疗9例(21.95%)。对治疗前后骨盆正位X线片和髋关节脱位瞬间"真空现象"采用AutoCAD软件测量颈干角、髋臼指数、中心边缘角(central edge angle,CE角)、Reimers不稳定指数。采用Harris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同时记录脱位消失时间。结果44例(50髋)HDH患儿随访时间(4.05±2.93)年,治疗后脱位消失的时间(1.28±1.19)年。其中女37例,男7例;首次脱位年龄(2.64±1.54)岁,确诊时年龄(4.52±2.64)岁;右侧脱位30例,左侧8例,双侧6例;屈髋、内收、内旋或屈髋、内收作为激发脱位方式39例;后位脱43例;脱位时伴有响亮的"咔哒"声41例;无痛性脱位36例;脱位瞬间捕捉到真空现象37例。所有患儿均无特定家族史和明显外伤史。观察加心理干预组、石膏或支具固定组和手术治疗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脱位瞬间Harris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CE角和Reimers不稳定指数与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7.51,P<0.001;H=55.70,P<0.001;H=54.69,P<0.001)。与手术治疗组术后脱位即刻消失相比较,观察加心理干预组和石膏或支具固定组脱位消失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83,P<0.001)。结论无特定家族史和明显外伤的幼儿期女孩,无痛性髋关节后脱位伴"咔哒"声以及脱位瞬间真空现象是HDH显著的流行病学特征;观察加心理干预、石膏或支具固定建议作为初始治疗方案,当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迅速稳定髋关节。

  • 标签: 髋脱位 髋关节 流行病学 儿童 治疗结果
  • 作者: 孙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5期
  • 机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1
  • 简介:目的:观察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炎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中随机挑选68例,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康复护理+呼吸功能训练,对两组患儿肺功能、患儿家属康复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PEF为(3.56±0.70)L/s、FEV1为(1.36±0.10)L、FVC为(1.55±0.14)L,肺功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康复护理满意率为97.06%,对照组患儿家属康复护理满意率为73.53%,观察组患儿家属康复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炎患儿康复护理中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提升患儿家属康复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呼吸功能训练;肺炎患儿;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狂犬病暴露病例人群调查和研究,得出狂犬病预防的对策。方法:对 408 例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通过对 408 例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得出年龄分布多集中在 10 岁—— 50 岁,其中占 58.59% ;职业分布以学生和农民居多,占 56.36% ;时间分布多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夏季最多,高达 39.95% 。结论: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对策是加强狂犬病预防教育,狂犬病暴露后做到规范处理,在狂犬病暴露高发区要加强基础免疫。

  • 标签: 狂犬病 预防 流行病 教育 免疫
  • 简介: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根据罗马Ⅵ标准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疼痛综合征(EPS)两大类。FD具有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如内脏敏感性升高、胃容受性受损和胃排空延迟等。因为FD发病率高、症状多样化、反复发作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结合研究进展,对FD的发病机制治疗进行一综述。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病理生理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临床特征、发生原因,为医院完善跌倒预防的护理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医院2013年1月—2019年12月通过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上报的121例次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分析事件的临床特征和发生原因。结果121例次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中,白班累计45例次,夜班累计76例次;跌倒地点最常见的为床边60例次,占49.6%,其次为病房外的其他地点35例次,占28.9%;跌倒原因排序前3位占比近80%,分别为护士因素39例次,患者因素34例次,环境因素22例次;跌倒结局中,无损伤44例次,轻度损伤47例次,中度损伤6例次,重度损伤23例次,死亡1例。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大、发生率高、损伤程度重、风险因素和原因复杂,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的护理管理要从多维度入手,重视健康教育效果的回馈和过程监管,调动老年住院患者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在老年患者功能锻炼和安全管理中找到新的平衡点,科学有效地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老年人 住院患者 跌倒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当中采取整体护理对其焦虑、抑郁评分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在院内选取胃癌患者共计50例,实施单双号法分组,将患者分成探讨组参照组,探讨组均实施整体护理,参照组利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营养指标。结果:探讨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探讨组营养指标高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在胃癌患者当中能够使患者减轻负性情绪,使患者焦虑、抑郁改善。

  • 标签: 整体护理 胃癌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 本综述旨在全面探讨现代诊断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风险因素。详细阐述了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成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常见成像技术的原理、优势和局限性。同时,深入分析了这些技术在辐射暴露、对比剂使用、误诊误判以及经济负担等方面可能带来的风险。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为医疗从业者和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认识,以促进合理应用和优化诊断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社区居住老年人发生肌少症的患病率,并探讨与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资料来源于2015年我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全国开放的数据库,以2014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推荐标准,对我国社区60岁以上7 584人进行了肌少症标准检查的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以男女性别分组,比较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生活习惯,对肌少症患病率进行分层分析和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我国老年人群肌少症的患病率6.4%(95%CI:5.9~7.0)。在肌少症的患病率分层分析中,男性9.9%(95%CI:9.0~10.9)明显高于女性3.0%(95%CI:2.4~3.5);农村7.2%(95%CI:6.5~7.9)明显高于城镇4.3%(95%CI:3.4~5.2);吸烟者8.8%(95%CI:7.6~10.0)明显高于不吸烟者4.2%(95%CI:3.6~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表明,男性(OR=5.368,95%CI:4.126~6.985)、增龄(OR=1.191,95%CI:1.172~1.210)是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此外,身体疼痛(OR=2.181,95%CI:1.695~2.673)、长期饮酒(OR=1.426,95%CI:1.057~1.923)、受教育程度低(OR=2.875,95%CI:1.577~5.241)、腰围增加(OR=0.982,95%CI:0.973~0.990)、最大呼气流量减少(OR=0.995,95%CI:0.994~0.997)、胱抑素C增加(OR=2.088,95%CI:1.247~3.495)均与肌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我国社区老年人中肌少症患病率较高,且肌少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腰围、饮酒等密切相关。

  • 标签: 肌少症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抗p200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和免疫血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确诊为抗p200类天疱疮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免疫血清学特征。结果纳入7例抗p200类天疱疮患者,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显示,7例患者血清IgG抗体均结合于盐裂皮肤的真皮侧,以真皮提取物为底物的免疫印迹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200 000蛋白处有条带。4例呈经典型大疱性类天疱疮样损害,2例初起呈湿疹样损害,1例类似线状IgA大疱性皮病。6例循环IgG抗体可识别层粘连蛋白γ1-C端重组蛋白。4例患者接受不同剂量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例对高剂量系统糖皮质激素(相当于泼尼松1.4 mg·kg-1·d-1)治疗抵抗;2例对米诺环素、氨苯砜治疗反应好;1例失访。4例患者在随访平均22.5个月时达到完全缓解停药;2例在随访平均8个月时达到最小剂量治疗保持完全缓解。结论抗p200类天疱疮临床表现多样,重组Lnγ1-C端可作为可靠的抗原底物用于检测抗p200类天疱疮患者自身抗体;部分患者最终可达到完全缓解并停药。

  • 标签: 类天疱疮,大疱性 皮肤表现 荧光抗体技术,间接 印迹法,蛋白质 治疗 抗p200类天疱疮 层粘连蛋白γ1,C端 盐裂皮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甲医院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8—9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北京市6所三甲医院1 18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循证护理实践能力量表、循证护理认知和培训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循证护理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1 187名护士中,24.6%(292/1 187)参加过循证护理相关的学术活动,培训累计学时≤10学时者占70.2%(205/292),形式以院内的学术讲座为主;对循证护理"比较了解"和"非常熟悉"的仅占5.0%(59/1 187);30.8%(366/1 187)认为非常需要连续、系统的循证专题培训。1 187名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总分为(38.71±27.1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研究经历、性别、是否参加过循证护理相关的学术活动、曾参加循证护理培训的时长、年龄、第一学历、职称、外语水平的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的因素主要有研究经历、曾参加循证护理培训的时长、年龄、第一学历、外语水平。结论本研究中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偏低,但实施循证护理的意愿强烈,建议护理管理者根据护士能力的不同进行系统的循证护理培训,尤其针对证据整合方面,积极培养循证护理人才。

  • 标签: 护士 循证护理实践能力 影响因素 认知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北京市10家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姑息照护知信行现状进行调查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姑息照护方面培训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0年3—4月采用中文版姑息照护知识、态度、行为3个问卷对北京市10家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共回收问卷850份,有效问卷833份,有效率为98.00%。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护理人员姑息照护知信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10家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姑息照护总体得分为(82.16±8.73)分,得分率68.47%。知识得分为(12.36±4.14)分,得分率为61.80%;态度得分为(36.85±3.97)分,得分率61.42%;行为得分为(32.95±5.84)分,得分率82.3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参加过姑息照护培训、性别、职称、知识水平和态度水平、月收入是护理人员姑息照护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姑息照护认知现状处于中等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相关知识水平,提高姑息照护态度与从业积极性,以促进行为方面的改变,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姑息照护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对出院准备服务的认知现状影响因素,为医院进一步开展出院准备服务、提高延续护理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20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包括出院准备服务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参与本次调查的护士共350名,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350名护士出院准备服务知识得分为(64.99±14.49)分,42.9%的护士表示未听说过出院准备服务,92.6%的护士未参加过相关培训,75.1%护士认为有必要开展出院准备服务,仅有16.6%的护士在临床中应用过该模式。不同职称、对出院准备服务了解程度的护士出院准备服务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6.3%的护士希望通过网络授课进行学习;影响实施出院准备服务的主要因素是临床护理工作繁重,精力有限(86.9%)。结论护士对出院准备服务相关知识的认知不足,有必要对护士进行出院准备服务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延续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士 出院准备服务 认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持续性鼻饲喂养对重症患者吸入性肺炎相关症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选择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知网。中文为2000年1月—2018年11月,英文为从建库至2018年11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对符合纳入标准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效应量合并的结果显示,持续性鼻饲喂养能够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10项研究,100%)、胃潴留(4项研究,40%)、呕吐(3项研究,30%)、误吸(3项研究,30%)的发生。结论持续性鼻饲喂养能够降低吸入性肺炎相关症状的发生。纳入文献中的具体喂养方案不完全一致,研究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去检验持续性鼻饲喂养对预防吸入性肺炎相关症状的预防效果。

  • 标签: 重症 鼻饲喂养 持续性喂养 吸入性肺炎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肝左静脉分型及其相应的重建方式对患儿活体左外叶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HVOO)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术的653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09例,女性344例,年龄7.0(6.0,10.0)个月,年龄范围3~121个月。根据术前供者腹部4期增强CT的评估结果术中流出道重建方式,将患儿分为3组:Ⅰ型组(n=514),单只开口,供受体直接吻合;Ⅱ型组(n=118),两个相邻的开口,术中先行血管成型再吻合;Ⅲ型组(n=21),两个距离较远的开口,术中行间置血管延长后成型吻合或两支静脉分别吻合。比较3组受者的临床资料、术后HVOO发生率、移植物受者术后生存情况。采用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随访。结果Ⅲ型组患儿的供肝重量与受者体重比均小于Ⅰ型组和Ⅱ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3例受者术后HVOO发生率为4.59%(30/653),Ⅰ、Ⅱ、Ⅲ型组HVOO发生率分别为4.1%(21/514)、5.1%(6/118)和14.3%(3/2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组移植后患儿1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8%和97.0%,Ⅱ型组1和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5%和94.2%,Ⅲ型组1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1%和86.9%,Ⅰ型组与Ⅲ型组受者术后累积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Ⅰ型组术后移植物1和3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4%和96.9%,Ⅱ型组术后移植物1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9%和92.5%,Ⅲ型组术后移植物1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1%和86.9%,Ⅰ型组与Ⅱ型组术后移植物累积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肝左静脉解剖分型差异性大,绝大多数变异可通过将两分支血管成型为共同开口后再吻合这一方式重建流出道。针对左外叶移植物肝静脉罕见变异分型,选取合理的血管重建术式,可降低术后HVOO发生率,改善移植物预后。

  • 标签: 肝移植 Budd-Chiari综合征 肝静脉 流出道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