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保乳手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福建省立医院确诊为早期乳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及电子问卷分别收集患者及其主治医生的相关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医生年龄、患者年龄、患者所在地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是患者选择保乳手术的影响因素。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相对于低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的患者更有可能接受保乳手术(OR=1.91,95%CI:1.01~3.62,P=0.05);患者的主治医生平均年龄45岁时,患者年龄每增加1岁,选择保乳手术预测概率降低4%(95%CI:-0.07~-0.01,P=0.01);患者平均年龄52岁时,其主治医生年龄每增长1岁,选择保乳手术的预测概率降低10%(95%CI:-0.19~-0.01,P=0.03)。医、患年龄的交互作用对部分医、患显著,平均影响效应为0.06%(Z=2.11,sx =0.000 3,P<0.05)。结论促进符合适应证的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选择保乳手术,需要考虑医、患双方的因素。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家长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及其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 2019年 5月— 2020年 1月我科室收治的早产儿 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随机方法 1:1的方式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45例,探究组 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早产护理,探究组在进行常规早产护理的同时采用家长参与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家庭功能数据。结果:数据分析结果:探究组家庭功能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早产儿中进行常规早产护理的同时运用家长参与式护理方式,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提升家庭功能,在实际临床中对早产儿的持续发育有重要价值,在实际临床中应该广泛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2015年中国启动了全国性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NHII),以提升医疗服务领域的患者体验。本研究旨在从患者视角提供关于医院服务质量的证据。研究设计一项全国性的横断面研究,调查覆盖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受访对象。研究地点中国大陆地区117家三级医院。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分析的门诊患者为48 422例,住院患者为35 957例。主要结局指标《中国患者体验问卷》中有6个评价维度的得分,其中5个反映特定医疗服务维度状况,另加1个表示总体情况评分。结果超过80%的受访患者认为诊疗体验较好。2016—2018年,患者体验评分的稳步提升,表明NHII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患者对临床诊疗方面的体验评价较好,而对就诊环境、医患关系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体验评价相对较差。医疗机构因素,包括医院所在区域和医院类型,以及调查对象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均是影响中国患者医疗服务体验的相关因素。在门诊和住院服务中,人文关怀均是与总体患者体验评价最为密切的关联因素。结论全国性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患者对医疗服务总体评价是正面的。年龄较大、受教育水平较高以及稳定的就业状况,与正面的患者体验相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医疗保障水平越好、医疗服务体系协同性越强,患者体验也就越好。医患关系相关因素在改善患者体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民和就诊中医的患者群体较多的地区,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值得政策层面特别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愈显率83%,治疗组愈显率9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发热、咳嗽、咳痰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促消失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级100名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展开分组教学探讨,各组占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观察对比教学后两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数据统计对比(P<0.05)。结论 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采取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加深其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教学方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炎的内科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肺炎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内科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4例,有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25例患者均表示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其中19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6%。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科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如给予纠正酸中毒、补液及降温措施。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思密达,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人参汤,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60例患者,其中显效25例,占41.67%,有效13例,占21.67%,无效22例,占36.7%,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60例患者,其中显效52例,占86.67%,有效8例,占13.33%,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服用思密达的基础上加用人参汤,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小儿腹泻的理想手段,值得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经规范化治疗后的肺功能水平和炎症指标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哮喘中心和呼吸科随访三年的198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12例,女86例,年龄(8.92±3.41)岁,年龄范围为4~14岁。根据患儿的病情控制水平分为控制组与难控制组。根据是否并存鼻炎分为单纯哮喘组与哮喘合并鼻炎组。根据患儿的首次发病年龄,分为起病(第一次喘息发作)≤3岁组与起病>3岁组。比较不同组患儿的炎症指标[免疫球蛋白E(IgE)、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肺功能水平[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一秒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一秒率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pred),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50%pred),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F75%pred)。结果规范化治疗三年,病情达到控制者154例,控制不良者44例;单纯哮喘者42例,哮喘合并鼻炎者156例;起病≤3岁者138例,起病>3岁者60例。治疗前,难控制组患儿的FEV1/FVC%pred低于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治疗第三年,两组FVC%pred、FEV1%pred、FEV1/FVC%pred、PEF%pred、FEF50%pred、FEF75%pred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规范化治疗三年中,哮喘合并鼻炎组与单纯哮喘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起病>3岁组FVC%pred在开始治疗前、规范化治疗第二年时明显低于起病≤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pred、FEF50%pred及FEF75%pred在规范化治疗第一年时均高于起病≤3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病>3岁组的FeNO在开始治疗前和规范化治疗第三年高于起病≤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控制组IgE水平[(185.00±251.43)IU/L]明显低于难控制组[(482.11±403.90)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规范化治疗一年,控制组IgE水平[(275.40±281.36)IU/L]与难控制组[(224.48±252.04)I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6)。FeNO与FEV1%pred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开始治疗和规范化治疗第一年时,FeNO与FEV1%pred呈负相关(P<0.05);随访第二年和第三年两者无相关性。结论早期干预并给予规范化防治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对于改善哮喘患儿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职工原创的医学人文文章,凝练职工感知的医院文化核心要素,为多院区同质化建设提供建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微信订阅号、网站、各类自制书籍上刊登的职工原创医学人文类文章。采用Python 3.7进行文本挖掘;通过Bert和腾讯开源800万中文词数据集做实体识别训练数据集;采用K-Means聚类分析选择拟合度较高的聚类结果;利用TextRank筛选聚类后每类的关键词,最终根据筛选后的关键词总结分类含义。结果共收集文章341篇,其前10高频词包括工作、医院、患者、病人、发展、医学、医疗、医生、门诊和临床。采用Bert数据集的文本聚类将各关键词分为过程回忆、工作属性、工作职责、诊疗行为、成长经历、团队协作、职业精神、管理创新、医患沟通和其他10类。结论医院员工文化感知研究有助于探寻医院文化的内涵。在多院区同质化建设中应培养员工对医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其获得感和幸福感,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体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伴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SH)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损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住院资料、住院花费、出院转归等资料,并对比其中伴PSH症状患儿[PSH(+)组)]与不伴PSH症状患儿[(PSH(-)组)]间上述资料的差异。结果PSH(+)组患儿9例(PSH发生率为22.5%),其中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5例、急性坏死性脑病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2例;PSH(-)组患儿31例,其中代谢性脑病5例、重症病毒性脑炎19例、抗NMDAR脑炎3例、急性脑梗死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急性坏死性脑病1例、重型闭合型颅脑损伤1例。PSH(+)组患儿中抗NMDAR脑炎比例高于PSH(-)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长于PSH(-)组,住院时间长于PSH(-)组,住院花费高于PSH(-)组,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PS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H在急性脑损伤患儿中并不少见,且可导致患儿的意识障碍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花费增高、预后变差,从而造成家庭及社会负担加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医院接诊慢性胃炎患者81例,行对比性临床研究(2021.11~2023.09),于患者就诊后随机划分组别,对照组(41例)配合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配合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效率,心理情绪评分(SAS、SDS)及生活质量评分(GQOLI-74)。结果:相较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干预后:(1)SAS、SD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QOLI-74分量表评分及护理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疾病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可积极调节患者病后心理情绪健康、生活质量水平,辅助优化疾病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