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84例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肿瘤切除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后肿瘤进展的因素。结果84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3例(15.5%),近全切除40例(47.6%),次全切除31例(36.9%)。89.3%(75/84)的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83(46.8±19.0)个月。围手术期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3个月内2例(2.4%)死于手术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有手术或放疗史、肿瘤的最大径、肿瘤的形状、肿瘤对海绵窦的侵袭程度、肿瘤是否侵入后颅窝、MRI显示的病灶强化特点以及肿瘤的质地均可能影响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切除程度(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对海绵窦的侵袭程度(OR=0.089, 95%CI: 0.009~0.850, P=0.036)、肿瘤的质地(OR=0.246, 95%CI: 0.077~0.786,P=0.018)是影响肿瘤切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84例患者中,随访期内肿瘤进展14例。Log-rank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切除程度、病理学检查可见核分裂象、Ki-67指数均可能与肿瘤进展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切除程度(HR=0.316, 95%CI:0.107~0.932,P=0.037)为肿瘤进展的保护性因素,病理学检查可见核分裂象(HR=5.064, 95%CI:1.726~14.859,P=0.003)是影响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海绵窦侵袭程度高(Knosp分级为3~4级)、质地硬韧的肿瘤不易达到全切除。切除程度高的肿瘤不易发生进展,而病理学检查可见核分裂象的肿瘤容易发生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岩骨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岩骨入路手术治疗36例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神经鞘瘤12例、颈静脉球瘤7例、脑膜瘤6例、软骨肉瘤4例、血管周细胞瘤2例、转移癌2例、透明细胞癌1例、海绵状血管畸形1例、鳞癌1例。颈静脉球瘤主要为Fisch分级C级和D级,神经鞘瘤主要为Kaye-Pellet分型B型或D型。肿瘤的生长方式:局限于颅内-岩骨2例,岩骨内8例,岩骨-颈部12例,颅内-岩骨-颈部14例。手术入路包括Fisch颞下窝A型入路(12例)、经岩枕入路(8例)和迷路下经乳突入路(16例)。患者术后定期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36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18例,大部切除4例。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2例,经手术修补后均好转;出现脑脊液耳漏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现脑梗死1例,出院前症状好转;出现切口皮下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36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8~62个月),共29例(80.6%)患者术后脑神经功能改善(9例)或无变化(20例);症状加重7例,其中面瘫加重3例,后组脑神经麻痹加重4例;术后新发面瘫1例,颈静脉球瘤复发1例。结论经岩骨入路手术对侵犯岩骨及颈部的颈静脉孔区肿瘤显露充分,其肿瘤全切除及近全切除率相对较高,而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岩骨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岩骨入路手术治疗36例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神经鞘瘤12例、颈静脉球瘤7例、脑膜瘤6例、软骨肉瘤4例、血管周细胞瘤2例、转移癌2例、透明细胞癌1例、海绵状血管畸形1例、鳞癌1例。颈静脉球瘤主要为Fisch分级C级和D级,神经鞘瘤主要为Kaye-Pellet分型B型或D型。肿瘤的生长方式:局限于颅内-岩骨2例,岩骨内8例,岩骨-颈部12例,颅内-岩骨-颈部14例。手术入路包括Fisch颞下窝A型入路(12例)、经岩枕入路(8例)和迷路下经乳突入路(16例)。患者术后定期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36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18例,大部切除4例。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2例,经手术修补后均好转;出现脑脊液耳漏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现脑梗死1例,出院前症状好转;出现切口皮下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36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8~62个月),共29例(80.6%)患者术后脑神经功能改善(9例)或无变化(20例);症状加重7例,其中面瘫加重3例,后组脑神经麻痹加重4例;术后新发面瘫1例,颈静脉球瘤复发1例。结论经岩骨入路手术对侵犯岩骨及颈部的颈静脉孔区肿瘤显露充分,其肿瘤全切除及近全切除率相对较高,而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84例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肿瘤切除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后肿瘤进展的因素。结果84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13例(15.5%),近全切除40例(47.6%),次全切除31例(36.9%)。89.3%(75/84)的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83(46.8±19.0)个月。围手术期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3个月内2例(2.4%)死于手术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有手术或放疗史、肿瘤的最大径、肿瘤的形状、肿瘤对海绵窦的侵袭程度、肿瘤是否侵入后颅窝、MRI显示的病灶强化特点以及肿瘤的质地均可能影响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切除程度(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对海绵窦的侵袭程度(OR=0.089, 95%CI: 0.009~0.850, P=0.036)、肿瘤的质地(OR=0.246, 95%CI: 0.077~0.786,P=0.018)是影响肿瘤切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84例患者中,随访期内肿瘤进展14例。Log-rank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切除程度、病理学检查可见核分裂象、Ki-67指数均可能与肿瘤进展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切除程度(HR=0.316, 95%CI:0.107~0.932,P=0.037)为肿瘤进展的保护性因素,病理学检查可见核分裂象(HR=5.064, 95%CI:1.726~14.859,P=0.003)是影响肿瘤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海绵窦侵袭程度高(Knosp分级为3~4级)、质地硬韧的肿瘤不易达到全切除。切除程度高的肿瘤不易发生进展,而病理学检查可见核分裂象的肿瘤容易发生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