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预防接种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情况护理干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接受小儿预防接种的120例健康儿童(样本纳入例数:120例;样本纳入时间: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以随机摸球为基础分组方式,分为对照、实验两个小组,观察例数高度一致。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精细化护理。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相比,实验组(精细化护理)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态度/沟通交流/专业技能/环境干预)更高,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结论:常见的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包括发热、皮疹、局部红肿硬化、腹泻等,通过精细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三子养亲汤热熨疗法缓解COPD急性加重期喘息、气短症状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呼吸科在2022.1-2023.12月收治的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2例,对照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三子养亲汤热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功能、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使用三子养亲汤热熨疗法后显效有效率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表明,三子养亲汤热熨疗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明显大于常规西医药物治疗。三子养亲汤热熨疗法简、便、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在我院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接受治疗的73例川崎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6)以及对照组(n=37)。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监护人在护理前焦虑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监护人焦虑状态均有所改善,研究组监护人焦虑状态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患儿的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简介: 摘 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培育学生敢于实践的优秀品质。最终,全面提高化学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 初中化学 ; 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素养并非短期内就能具备的,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教师要严格秉持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按照新时代国家对于青年学生的培养要求,把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全体学生都能具备过硬的核心素养,并能终身获益。 一、激发学生化学实验的探究兴趣 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学习动力,在化学实验设计中突出趣味性和探究性,将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化学现象通过实验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例如在“微粒运动”的相关化学实验中,如何将抽象的、不可见的微粒运动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变得可观、可感、可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验形式上有所创新。教师可以设计“铁树开花”实验,利用细铁丝和沾满酚酞溶液的棉球做成铁树,将其放置在一个较小的烧杯中,在烧杯内滴入氨水溶液,并且用大一些的烧杯将铁树覆盖起来,随后学生会观察到铁树上的棉球逐渐变为红色,仿佛鐵树绽开了花朵。通过铁树开花实验能够使学生对氨气分子的运动原理有更直观的了解,由于氨分子与酚酞溶液相融合,从而发生了酚酞棉球变成红色的现象。这样的化学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观察思考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思维。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习惯 在化学实验操作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亲自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观察和发现化学知识原理,通过实验认识到化学现象的本质。例如在物质鉴别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实验对象,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实验内容,如“食用碱和食用盐怎样去鉴别”这一主题,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确定采取怎样的鉴别方法,如何去实施,通过哪些步骤获得实验结果。学生确定实验方案后,就可以进入自主实验环节。在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中,有利用氯化钙检测食用碱的,其原理是氯化钠不会与氯化钙产生反应,也有学生通过石灰水溶液检验食用碱的,其原理在于石灰水溶液和氯化钠不反应。在开放的实验环境下,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进一步增加,这也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三、培养学生化学实验中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并通过知识探究、实验操作去解答这些问题。例如在“过氧化氢制氧”的相关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反应进行思考,进而提出疑问。例如有些学生看到制氧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白烟,并询问其化学原理是什么。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说明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认真观察,而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当堂解答,也可以将其作为小组讨论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因为化学科学倡导质疑精神,通过质疑进一步证实,进而实现“疑而生思、思而求解”的良性循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提高初中化学实验的课堂活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当前社会,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要高度重视,通过信息技术把一些不容易操作、实验用品毒性较大的实验展示给学生,例如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可以通过三维动画片展示小白鼠中毒死亡过程,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日常生活中要谨防煤气中毒的原因 ; 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复杂微观粒子的肉眼不可见性形象呈现出来,变静态为动态,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为学生创造生动、直观、有趣的教学环境,对这一难点知识的突破也变得比较容易。如面粉的爆炸实验、钢铁生锈、中和反应的原理、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等这些课堂上不能或不易做的实验,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模拟操作,清晰呈现,这样就能弥补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 五、不断增加实验形式的多样性 初中化学实验形式多种多样,除了课本上的实验外,还可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如利用红砖粉末探究催化剂的种类 ; 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实验室进行实验,如学了化肥后可以利用学校植物园探究化肥的作用 ; 鼓励学生做家庭小实验,如利用鸡蛋壳和醋探究鸡蛋壳的成分,用铅笔芯探究物质的导电性、家庭中纯碱和醋探究实验、利用 pH 试纸对果汁、牛奶、橘子等进行酸碱度的检验。让他们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化学服务于生活,通过感受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 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爱和重视,创设各种情境、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动脑动手,乐于探究、主动探究,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知识,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吕敏 . 浅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 12 ) . [2] 潘凤娟 . 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J]. 才智, 2018 ( 8 ) .
简介:全程管理是指整个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管理机制档案化并且在管理的前端.即从一开始就进行档案化管理。电子文件从其形成到最后销毁或作为档案永久保存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整个过程不容随意割断。由于当今信息技术存在的缺陷,电子文件信息始终存在安全性问题.为确保形成的电子文件能有效地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电子文件成为电子档案后能发挥应有的凭证价值。在电子文件正式形成后的整个生命运动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和环节中。必须确保电子文件信息内容的原始性.保证电子文件正式形成后在其整个生命运动过程中始终拥有相同的信息内容.这就要求必须对电子文件及其归档进行全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