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水平及变化规律。方法应用《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测量9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以时间为自变量(x),功能锻炼依从及各维度指数为因变量(y),采用回归曲线估计方程绘制依从性曲线。结果术后3、6、12个月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指数分别为67.31 ± 14.21、62.93 ± 12.53、56.62 ± 1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1.13,P<0.01);身体锻炼依从指数分别为63.06 ± 17.69、58.03 ± 14.86、50.83 ± 1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0.82,P<0.01);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指数分别为58.56 ± 19.75、48.56 ± 17.94、42.94 ± 1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99,P<0.05);术后注意事项依从指数分别为81.95 ± 12.70、83.30 ± 13.25、78.10 ± 1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8.26,P<0.01)。功能锻炼依从性总分的依从性曲线公式为y=50.22-1.08x-0.69x2(R2值为0.091,F值为13.426,P<0.01);身体锻炼依从性曲线公式为y=23.73-0.64x-0.39x2(R2值为0.086,F值为12.522,P<0.01);术后注意事项依从性曲线公式y=14.82+2.22x-0.65x2(R2值为0.023,F值为3.188,P<0.05);主动寻求建议依从性曲线公式为y=11.67-2.652x+0.35x2(R2值为0.106,F值为15.911,P<0.01)。乳腺癌患者术后12个月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总体呈中等水平,并呈下降趋势。其中身体锻炼依从性和主动寻求依从性呈中低水平,并呈下降趋势,但术后注意事项依从性呈高水平,并在术后6个月出现小幅度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通过依从性曲线发现,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总体依从性不佳,依从性随时间呈总体下降趋势,这可能与出院后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对患者功能锻炼关注度低或患者本身"遗忘性曲线"有关。因此,出院后,护士需反复对患者进行强化记忆,并根据患者功能锻炼的关键节点及依从性下降的原因对患者进行随访和督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天然孕酮阴道环(PVR)对哺乳期妇女避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期间年龄在20~40周岁的产后6~10周内的健康哺乳期妇女共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段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PVR(PVR组)和避孕套(避孕套组),连续观察9个月,观察PV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疗效评价结果显示:PVR组与避孕套组避孕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分析集(FAS)统计结果与符合方案分析集(PPS)统计结果一致。次要疗效评价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在第270日比较婴儿身高与体质量增长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受试者给药后的阴道出血次数、每次阴道出血时间、每次平均每日阴道流血量、哺乳期闭经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PVR组受试者给药后月经经期、月经周期、月经血量与避孕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受试者给药后每日哺乳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R组哺乳次数略多于避孕套组(P=0.031 9),但在母乳喂养时间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R组受试者给药后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在给药后30 d、90 d、180 d、270 d与避孕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 6、0.000 1、0.000 4、0.021 9)。结论PVR与避孕套避孕效果相当,是哺乳期避孕的有效安全的选择。
简介:摘要本研究针对目前除了大型老龄化以及重大疾病所带来的日常急救需求之外,交通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也提高了人们对院前急救的需求,以及上海作为大型老龄化城市之一,对院前急救的需求更迫切,矛盾也就更早的凸显出来的现状,采用文献分析法并基于上海市的医疗急救体系现状,对上海率先建立海陆空立体应急医疗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医疗服务体系整体发展迅速,应率先建立海陆空立体应急医疗体系。
简介:摘要目的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自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难治性妇产科临床大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文选择80例满足难治性临床大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所采用的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的患者采用子宫导管动脉栓塞手术进行治疗。通过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出血量、止血情况以及治疗效率进行充分分析。结果 通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00%),此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几种常用牙周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牙松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外伤性牙松动脱位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牙周固定术分为四组,A组采用尼龙丝结扎加复合树脂固定术(20例、39颗牙),B组采用牙弓夹板固定术(20例,69颗牙),C组采用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20例,58颗牙),D组采用全牙列咬合垫固定术(20例,47颗牙)。结果三个月后复查,四中固定术的有效率依次为70%、75%、90%、95%,C组、D组的总有效率(90%、95%)明显高于A组、B组(70%、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术、全牙列咬合垫固定术在治疗外伤性牙松动脱位上疗效显著,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梯式早期下床活动改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入住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而且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的重症患者94例。以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46例(入院时间为2019年7~12月)开展常规的功能锻炼,试验组48例(入院时间为2020年1~6月)开展阶梯式早期下床活动,对两个小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相关指标、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时间及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展开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期间的腹泻、误吸及呕吐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肠内营养中断的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1,P=0.034);在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时间方面,对照组、试验组分别为(3.57±0.82)d、(3.04±0.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8,P=0.024);在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对照组、试验组分别为4.17%、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6,P=0.534)。结论对重症患者开展阶梯式早期下床活动,不但具有现实可行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使其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得到切实的提升,更早地将目标喂养量达成,对其健康的恢复颇为有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需求理论视角下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意愿和忧虑相关的感受、体会,关注年轻乳腺癌患者群体的生育需求,为制订个性化的临床决策和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20年4—7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12例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的编码、分类,提炼主题。结果本研究基于需求理论制订访谈提纲,针对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访并提炼出4个层面的与生育意愿和忧虑相关的感受和体验的主题,分别为自我效能理论下的基本需求与生育忧虑、归属和爱的需求层次下的生育意愿和忧虑、社会角色升华的自我实现需求与生育忧虑、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生育抉择与忧虑。结论需求理论视角下,角色实现和传统文化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意愿和忧虑的影响较为明显,诊疗与护理决策时,医务人员需结合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给予个性化生育信息支持和护理指导。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效果评价。 方法: 以 44 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1 月 -12 月期间,随机分 A 组和 B 组均 22 例患者,分别选择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护理情况。 结果: 护理后, A 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低于 B 组( P < 0.05 ); A 组住院时间( 15.64±3.59 )天, B 组住院时间( 7.64±2.36 )天,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升患者整体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干预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以确诊反流性食管炎老年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8月~2021年8月内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取随机数字表法1:1设置对照组、研究组,各组36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细节护理干预。以睡眠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症状缓解率,护理评价为指标,评价不同护理模式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PSQI量表所得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评分及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症状缓解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细节护理干预,可实现对患者病后睡眠质量、心理情绪健康的积极改善,消除部分症状诱发因素,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720例患者,患者均为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0例患者。观察组将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因素包括年龄≥70、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慢阻肺、CABG治疗、合并心脏扩大、心肌梗死。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较多,且通过针对性护理对策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值得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