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诊治72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用随机分组表法分为基础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36例)和联合组(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36例),比较两组患儿相关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儿咳嗽和喘息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组(均P<0.05)。基础组和联合组患儿皮疹、口腔溃疡、恶心、腹泻、烦躁等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可协助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且并不增加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线CT对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上海瑞金医院85例伴有腹膜或肝脏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收集患者临床因素,包括体力状况(PS)评分、病灶部位、肿瘤指标;收集影像学因素,包括原发灶最长径、最大截面积及CT值、病灶强化是否均匀、CT血管壁外侵犯评分(ctEMVI)、转移淋巴结最大短径、胃周淋巴结是否融合及坏死、有无融合的大块淋巴结、肝脏转移灶最大截面积及CT值、腹膜转移CT评分、腹膜转移结节最大直径。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指标的组间预后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确定PFS和OS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原发灶最大截面积、平扫CT值、延迟期CT值和延迟期CT比值高、低风险组患者的PFS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灶最大截面积高、低风险组患者的PFS和OS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中,原发灶最大截面积、平扫CT值、延迟期CT值、延迟期CT比值及转移淋巴结最大短径是PFS的风险因素(P<0.05);PS评分、CA724、原发灶最大截面积、肝脏转移灶最大截面积和腹膜转移CT评分是OS的风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中,原发灶最大截面积、平扫CT值是晚期胃癌患者PFS的独立风险因素(HR=0.41、2.50,P=0.009、0.006);PS评分、CA724、腹膜转移CT评分是患者OS的独立风险因素(HR=46.78、6.26、92.92,P=0.026、0.009、0.007)。结论基线CT上原发灶大小、病灶CT值以及腹膜转移CT评分可作为单部位远处转移不可切除晚期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基线CT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具有一定的生存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2月到2015年选择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72例,根据随机配对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两组都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常规给予健康教育,出院后不实施随访式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新媒体或者电话随访方法开展延续性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情况发生,同时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疝、发热、下肢静脉炎、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随机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年我院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各项临床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较之对照组改善显著,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用于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效果良好,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了临床安全性,值得采纳和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接受PKP手术中采取精准局部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年我院收治的9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在PKP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在PKP手术中使用精准局部麻醉,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精准局部麻醉应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PKP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使用安全,值得采纳和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干预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 本次实验于我院 重症医学科选取了40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诊断后被确诊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均伴随有不同程度的低热、盗汗、消瘦等临床症状,同时家属同意患者参与实验。在入组后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应用早期康复干预的观察组显效患者13例、有效 7例、无效 0例,治疗有效率 100%;对照组在治疗后,显效有效无效患者例数分别为 12例、 6例、 2例,治疗有效率 9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其次,应用早 期康复干预的观察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明显,(P< 0.05)。 结论:在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工作中应用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该病症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应用价值极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6-2018年中国登革热在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和浙江省6个重点省份输入性病例的时空模式和流行特征。方法收集并整理中国南部6省份2016-2018年境外输入性登革热的疫情资料,从空间、时间、人群的不同角度,分析6省份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全球输入传播风险强度、时空动态分布以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中国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来源于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是东南亚地区,其中东南沿海地区的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输入性病例数量多,来源广,而西南地区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则几乎局限在东南亚地区。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数在这3年间逐年上升,发病高峰在8-11月,各省之间的时间聚集段稍有差别。海南省输入性病例的年龄[(37.0±19.6)岁]高于东南沿海地区[(36.0±11.7)岁]和西南地区[(32.0±16.3)岁];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地区和海南省输入性病例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18∶1、1.04∶1和1.38∶1;病例职业分布中,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以商务人员为共同高发人群,此外东南沿海地区以工人、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西南地区以农民为主,而海南省输入性病例数较少,患者分散于各职业。结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地区与海南省3个地区的登革热输入模式存在差异,应在不同地区开展不同的防控措施,以实施更加精准的预防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收治的4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普通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普通护理干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程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不良情绪程度较低,治疗依从性较好(均P<0. 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