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作者: 赵倩 范亚丽 马瑞敏 王苑颖 张倩 叶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首都医科大学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北京 100020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北京 1023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首都医科大学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北京 1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矽肺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临床特征及种疾病合并的危险因素。方法于2021年5月,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回顾性纳入200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朝阳医院首次诊断的矽肺患者,共329例,分析矽肺合并COPD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职业史、胸部影像、肺功能和血常规指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矽肺合并COPD的危险因素。结果矽肺合并COPD患者共128例,总体患病为38.9%(128/329)。其中,73.4%(94/128)为男性,33.6%(43/128)为重度吸烟者;33.6%(43/128)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分级》(GOLD)1级,37.5%(48/128)为GOLD 2级,25.0%(32/128)为GOLD 3级,3.9%(5/128)为GOLD 4级。诊断年龄(OR=1.04,95% CI= 1.02~1.06,P<0.001)、累积吸烟量(OR=1.03,95%CI=1.01~1.05,P=0.008)以及矽肺叁期(OR=7.06,95%CI:4.00~12.46,P<0.001)是矽肺合并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诊断年龄、累积吸烟量和矽肺叁期是矽肺患者合并不同程度COPD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需加以关注。

  • 标签: 矽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危险因素 吸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与牙健康者(periodontally healthy,PH)龈下菌群的差异,为牙周病的病因学研究及基于菌群调控的牙周病新疗法提供参考。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牙周病科门诊就诊的AgP(AgP组)、CP(CP组)患者和PH受试者(PH组)各10例,根据X线片和口内情况初步预估取样位点后,收集各组龈下菌斑并记录各项牙临床指数,提取龈下菌斑样本中的DNA,PCR扩增、构建DNA文库并对16S rDNA测序。最终可成功构建文库并测序者包含:8例AgP患者的18个样本,10例CP患者的31个样本和8名PH志愿者的10个样本。对各组样本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以及菌群构成进行分析和比较,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细菌与探诊深度的相关性。结果菌群分析显示,AgP组龈下菌群的α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在门水平,AgP和CP组拟杆菌门丰度[分别为(36.8±7.4)%、(37.2±6.3)%]、螺旋体门丰度[分别为(16.0±5.4)%、(11.8±3.6)%]均显著高于PH组[分别为(27.5±11.2)%、(5.2±4.4)%](P<0.05),而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AgP组分别为(4.2±3.3)%、(12.9±5.1)%;CP组分别为(6.1±2.6)%、(12.1±4.0)%]均显著低于PH组[分别为(19.3±13.1)%、(23.0±10.1)%](P<0.01);AgP组龈下菌群中螺旋体门和柔壁菌门的丰度[分别为(16.0±5.4)%、(1.7±1.2)%]均显著高于CP组[分别为(11.8±3.6)%、(0.7±0.6)%](P<0.05)。在属水平,AgP组龈下菌群中棒状杆菌属、放线菌属、Saccharibacteria_norank、月形单胞菌属、Oribacterium的丰度显著低于CP组,而产线菌属、Lentimicrobiaceae_norank、Defluviitaleaceae_UCG_011、Family_XI_unclassified的丰度显著高于CP组(P<0.05)。主坐标分析显示,各组样本存在聚类现象。线性判别分析显示,AgP组富集菌包括螺旋体科等,CP组富集菌包括拟杆菌科等。相关性分析显示,AgP组中密螺旋体属、Defluviitaleaceae_UCG_011、支原体属、卡氏菌属、Fretibacterium的丰度与探诊深度呈显著正相关(r=0.525~0.750,P<0.05),丛毛单胞菌科-未分类的属、链球菌属、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奈瑟菌属、普雷沃菌属、消化球菌属、劳尔菌属、Bergeyella和放线菌属的丰度与探诊深度呈显著负相关(r=-0.617~-0.490,P<0.05);CP组小类杆菌属、Family_XI_unclassified、卡氏菌属、消化链球菌属、Pelospora和理研菌科_RC9_肠组的丰度与探诊深度呈显著正相关(r=0.430~0.533,P<0.05)。结论牙周炎症和健康时其龈下菌群存在明显不同;AgP和CP的龈下菌群也存在明显差异,提示这可能是种不同的疾病。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侵袭性牙周炎 龈下菌斑 微生物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患儿发生导管堵塞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录70例经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分析导致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4.29%,相比对照组的71.43%更高,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管留置时间更长,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导管不良事件发生20.00%,观察组发生2.86%,结果比较P<0.05。结论:血凝块形成、药物残留、异物阻塞以及积聚物阻塞都是导致发生导管堵塞的重要因素,在经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患儿治疗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加强导管的维护,能够提高穿刺,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 导管堵塞 发生原因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减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满意度和好转的效果。方法:选择某某医院接受治疗的甲减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将200例甲减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减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疾病好转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甲减 心理护理干预 满意度 好转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0年北京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4月14—21日,采用网络方便抽样的方法,招募11 721名北京市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人口学特征、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等信息。采用χ²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研究对象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11 721名研究对象中,男性占72.9%(8 542名),城区占93.7%(10 983名)。应答条目数为117 210条,知晓条目数为89 093条,总体知晓为76.0%。女性(83.4%)、郊区(79.7%)、大专/本科(82.3%)、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82.0%)的知晓较高(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男性、小学学历者相比,女性[β=0.798(95%CI:0.702,0.894)]、大专/本科[β=3.271(95%CI:2.993,3.609)]的知晓条目数较多(P值均<0.05);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相比,农业劳动者[β=-0.911(95%CI:-1.057,-0.766)]、离退休[β=-2.273(95%CI:-2.532,-2.014)]、在校学生[β=-0.629(95%CI:-0.796,-0.462)]及其他职业人员[β=-0.376(95%CI:-0.634,-0.119)]的知晓条目数较少(P值均<0.05)。结论北京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较高,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与知晓情况有关联。

  • 标签: 肿瘤 知识 横断面研究 癌症防治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7-2012年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AMI)出院病例30 d内因冠心病再住院在不同人群中的特征及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方法从"北京市心血管病监测系统"中获取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主要出院诊断为AMI的病例,经过户籍地址整理、重报病例排查、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审核后,纳入≥25岁北京市户籍AMI出院存活病例64 355例。分析北京市AMI出院病例30 d内因冠心病再住院的数据,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再住院的变化趋势。结果2007-2012年≥25岁北京市户籍AMI出院病例30 d内因冠心病再住院的年龄标化为7.7%,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再住院随时间呈上升趋势(P<0.001),6年间从7.0%上升到8.5%,增加了21.3%。调整年龄后,女性AMI出院病例30 d再住院(8.4%)高于男性(7.4%),6年间男、女性的30 d再住院均呈增加趋势。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出院病例的30 d再住院高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出院病例(P<0.01),有合并疾病病例的30 d再住院高于没有合并疾病病例(P<0.01)。结论2007-2012年北京市≥25岁户籍居民AMI出院病例30 d因冠心病再住院呈持续增加趋势,应加强AMI出院病例的二级预防,特别是在女性病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例和合并多种疾病病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住院 再住院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用品管圈工具对降低患者膀胱刺激征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留置导尿男性患者40例进行研究。建立品管圈小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所有患者品管圈管理。统计患者护理前后膀胱刺激征发生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经品管圈管理护理后膀胱刺激征发生为22.5%,明显低于开展前的55.0%,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患者进步为59.1%,患者满意度为95.0%。结论采用品管圈工具管理导尿患者,可有效降低膀胱刺激征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膀胱刺激征发生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筛查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50例,对患者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患者检查的诊断准确,观察患者超声显示结果。结果:超声检查后的患者诊断准确与手术病理检查后的患者诊断准确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检查下,甲状腺癌患者主要表现为微小钙化、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实性低回声结节、晕圈缺如、甲状腺外侵犯等。结论:在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筛查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临床诊断准确高等优势,可清晰观察到患者病灶部位具体情况,可作为诊断甲状腺癌的诊断依据。

  • 标签: 甲状腺癌 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枸橼酸抗凝时不同采血点监测的离子钙浓度与抗凝有效性的靶浓度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最佳采血点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中采用4%枸橼酸抗凝方式的CRRT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CRRT治疗的患者均采用Prisma-FlexV8CRRT机型及科室自配无钙配方的置换液和透析液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治疗需求,将患者分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10例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D)组30例。2组患者分别在CRRT治疗开始后2、4、8、14、20 h同时在滤器前和滤器后的专用体外离子钙浓度监测的采血点进行采血进行离子钙的浓度检测。为了枸橼酸抗凝的有效性,体外离子钙靶浓度目标值为0.2~0.4 mmol/L。结果纳入的4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共收集了400个检测结果,CVVH组共收集100个检测结果,CRRT治疗后2、4、8、14、20 h,滤器前和滤器后离子钙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D组共收集300个检测结果,CRRT治疗后2、4、8、14、20 h,滤器前离子钙浓度分别为(0.53 ± 0.01)、(0.50 ± 0.01)、(0.52 ± 0.01)、(0.53 ± 0.01)、(0.53 ± 0.02) mmol/L,滤器后分别为(0.41 ± 0.01)、(0.40 ± 0.01)、(0.39 ± 0.02)、(0.41 ± 0.01)、(0.40 ± 0.0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5.24~103.41,P<0.01)。结论CRRT治疗患者在采用枸橼酸抗凝方式时,不同的CRRT治疗模式,滤器前和滤器后的采血点采集的标本结果并不能同时准确反映枸橼酸抗凝有效性来保证体外循环管路及滤器安全使用。在CVVH治疗模式下,滤器前和滤器后的采血点所采得血检测出的钙离子浓度均可以准确反映枸橼酸的抗凝有效性;在CVVHD治疗模式下,建议在滤器前的采血点进行采血检测,有利于临床上对枸橼酸抗凝有效性的判断。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枸橼酸抗凝 离子钙浓度 最佳采血点
  • 简介:摘要 : 本文通过对中环线浦东段(张扬北路 -高科中路)道路侧绿化工程 1标段施工过程中的分析,简单论述施工及养护中遇到的问题,为道路绿化施工提供借鉴。

  • 标签: 中环线绿化 施工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的护理效果比较及降低并发症发生。方法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60例为对象,30例是参照组,30例是研究组,参照组实施经股动脉穿刺,研究组应用经桡动脉穿刺,均实施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病更低,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

  • 标签: 经股动脉穿刺 冠状动脉介入 并发症 经桡动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管路的消毒及更换频率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ICU)内收入的 56例患者,时间: 2016年 11月至 2019年 3月,将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 2组(比对组、研究组),每组收入 28例, 2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呼吸机消毒频率,比较最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2组患者呼吸机管路不同部位的病原微生物检出、 VAP发病相比较来说,研究组显著低于比对组, P< 0.05。结论:对于 ICU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呼吸机管路 1次 /d,间隔 3d更换的消毒频率,其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消毒频率 呼吸机管路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