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自动化装配线优化方法。通过引入机器视觉技术,实现装配过程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研究分析了自动化装配线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介绍了机器视觉技术在装配过程中的应用。通过案例验证,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机器视觉技术在自动化装配线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振动控制技术在精密仪器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深入分析精密仪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问题,引入振动控制技术来降低振动对仪器性能的影响。研究关注振动控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以及在精密仪器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振动控制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精密仪器的工作稳定性和精度。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Dynesys动态内固定联合减压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5年3月采用Dynesys动态内固定联合减压治疗14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男84例,女61例;年龄(55.9±7.1)岁(范围19~75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69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53例、Ⅰ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23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腰痛评分(29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情况;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与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腰椎动力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与相邻节段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系统评估手术节段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部和下肢VAS评分、ODI、腰椎JOA评分分别由术前(6.6±1.7)分、(7.1±1.4)分、63.1%±10.2%、(12.5±2.4)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2.6±1.0)分、(2.8±0.9)分、30.9%±9.8%、(22.4±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腰背部和下肢VAS评分、ODI和腰椎JOA评分分别由术前(6.3±2.2)分、(6.9±1.3)分、63.4%±8.5%、(12.8±2.7)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2.4±1.2)分、(2.8±1.0)分、35.1%±12.0%、(22.2±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腰背部和下肢VAS评分、ODI、腰椎JOA评分分别由术前(5.7±2.3)分、(6.7±0.9)分、65.7%±10.0%、(12.5±2.7)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2.2±1.2)分、(2.7±1.1)分、37.0%±11.8%、(22.4±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和尾侧椎间隙高度与术前相比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头侧邻近节段,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11.3±1.8)mm较术前(12.1±1.9)mm和术后1年(11.7±1.6)mm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6, P=0.001)。手术节段ROM由术前7.6°±2.2°下降至术后1年时的5.5°±1.6°、末次随访时的2.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9, P<0.001)。头侧和尾侧邻近节段ROM分别由术前的8.2°±2.4°和6.5°±1.6°增加至术后1年时的9.1°±2.1°和7.1°±1.9°、末次随访时的10.6°±2.5°和7.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6和3.81, P<0.001和0.023)。末次随访时,51.9%(120/231)的邻近节段发生退变,其中103个为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17个为有症状的邻近节段退变。结论Dynesys动态内固定联合减压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获得满意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手术节段ROM随术后时间延长而下降,尽管能保留部分ROM,但不能避免邻近节段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