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全程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分析。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到 2020年 2月我院接收的乳腺癌患者 12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管理组各 6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并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对于患者满意度,参照组 vs管理组( 78.3%vs96.7%),差异显著。对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管理组的情况要好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中进行全程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让患者对治疗的过程更加深入的把握,密切医患、护患之间的沟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对ST抬高段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为STEMI临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我院收治300名心梗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80名STEMI患者,依据血栓抽吸与否分为A组(抽出血栓组)、B组(未抽出血栓组),每组各40例。对比分析A、B2组患者心脏血运以及心脏功能改善情况,以评价血栓抽吸具体疗效。结果A组与B组比较,PCI术后ST回落率、TIM血流分级、TMP心肌灌注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1月内MACE发生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栓抽吸能够有效改善STEMI患者心肌功能和心肌血运状况,进行血栓抽出时临床疗效预后较为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发生30 d内主要肾脏不良事件(MAKE30)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首次诊断为AP且发病时间<72 h的162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治疗后MAKE30发生与否分为MAKE30组和非MAKE30组,MAKE30定义为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新的肾脏替代治疗(RRT)和持续性肾功能不全(PRD)。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MAKE30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作为MAKE30定量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定量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62例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其中MAKE30组32例,非MAKE30组13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MAKE30组比较,MAKE30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重度AP比例及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HCO3-、Cl-水平和高氯血症比例均显著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优势比(OR)=1.659,95%可信区间(95%CI)为1.426~1.956,P=0.009〕、SOFA评分(OR=1.501,95%CI为1.236~1.840,P=0.014)和高氯血症(OR=1.858,95%CI为1.564~2.231,P=0.004)是AP患者发生MAKE30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上述危险因素建立MAKE30回归方程〔Logit(P)=0.063+0.525×APACHEⅡ评分+0.328×SOFA评分+0.895×高氯血症〕,作为MAKE30定量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预测MAKE30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95%CI为0.774~0.923,P=0.001)。根据入院时血Cl-水平将患者分为高氯血症(Cl-≥110 mmol/L,n=19)和非高氯血症(Cl-<110 mmol/L,n=143)两个亚组,结果显示,与非高氯血症组比较,高氯血症组MAKE30和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显著增加(MAKE30:68.4%比13.3%,AKI:89.5%比43.4%),入院时BUN、SCr水平显著升高〔BUN(mmol/L):9.3±2.5比5.9±1.1,SCr(μmol/L):162.3±26.4比78.6±9.2〕,总住院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显著延长〔总住院时间(d):10.2±1.6比5.6±1.2,ICU住院时间(d):6.2±1.0比3.1±0.6〕,48 h、72 h累积静脉输液量显著增加(mL:48 h为7 235.9±1 025.3比5 659.6±956.7,72 h为11 052.6±1 659.8比7 156.9±1 05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MAKE30可作为评估AP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入院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高氯血症是其主要危险因素;根据3个指标构建的MAKE30风险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AP伴高氯血症患者是发生MAKE30的高危人群,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外周血管时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将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患者相应处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中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患者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经过积极处理后,所有患者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针对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时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原因给予有效预防措施,并及时给予处理,能够实现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抽选本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64例,按照计算机乱序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32,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2,综合护理)。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准确和详细记录下需要进行观察的指标,为后期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结果:经研究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发生率(3.12%)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P<0.05。结论:就本次研究所得的具体数据做对比分析发现,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配以综合护理,效果较为显著,极大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有效促使患者康复,帮助患者早日出院,获得了患者一致好评。各项数据对比发现,采用该护理方式比之于仅应用常规护理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分级系统化预防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2年2月-2023年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病人。按照计算机乱序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n=34,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4,早期分级系统化预防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干预下2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为0.00%,对照组为14.7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分级系统化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可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神经内科老年失禁性皮炎患者采纳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随机抽取60例老年失禁性皮炎患者进行分析与探讨,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3年月1月,就60例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0例命名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的30例命名为研讨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对于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研讨组的集束化护理模式更值得采纳,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采纳研讨组的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有效干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护理中采纳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训练对患者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随机抽取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分析与探讨,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就60例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30例命名为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训练的30例命名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观察组的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训练更值得采纳,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与远端缺血适应训练的联合应用在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因此,应该深入理解并正确运用这种综合护理方法,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