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缬沙坦+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43例。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治疗;试验组采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率、住院天数以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致死性心律失常,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情况、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80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案例的病历资料,对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病变部位出现时间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从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4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5.0%; 2-7天 28例患者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35.0%, 12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15.0%,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7-30天 14例出现轻偏瘫症状,发生率为 17.5%, 6例患者出现失语症状,发生率为 7.5%, 8例患者出现偏盲症状,发生率为 10.0%; 2-7天发生神经系统缺损症状的案例最多,其中轻偏瘫症状占比最高。从病变部位出现时间来看, 24小时 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2-7天 32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40.0%, 10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2.5%, 2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2.5%, 6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7-30天 14例基底节 -内囊区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17.5%, 6例额 -顶 -枕叶皮质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7.5%, 4例小脑及脑干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4例丘脑出现病灶,发生率为 5.0%; 2-7天病灶出现最多,其中以基底节 -内囊区为主。结论:对于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法医学鉴定,因涉及因素多,因此不仅需要了解各时间段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还需要了解病灶变化,以保证鉴定结果可靠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使用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 ,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 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实验组采用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脑血流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症状积分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 93.48%高于对照组的 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实验组的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 (16.48±1.26)cm/s、 (289.12±53.64)ml/min、 (77.85±6.79)分 ,对照组分别为 (14.77±1.09)cm/s、 (260.27±47.75)ml/min、 (61.36±6.52)分。两组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实验组口眼歪斜积分、半身不遂积分、神经功能缺损度评分分别为 (0.83±0.22)、 (0.85±0.26)、 (21.87±1.98)分 ,对照组分别为 (1.61±0.46)、 (1.70±0.52)、 (31.95±2.24)分。两组口眼歪斜积分、半身不遂积分、神经功能缺损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使用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 ,患者脑血流指标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改善 ,临床症状显著缓解 ,且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应在临床积极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 2018年 2月— 2020年 1月我院收治的 120例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 A组、 B组和 C组。三组患者均接受吞咽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 A组患者给予脑心通治疗, B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 C组患者给予脑心通胶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1个周期后和治疗 2个周期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藤岛吞咽疗效评价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 1个周期后和治疗 2个周期后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治疗 1个周期后和治疗 2个周期后, C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藤岛吞咽疗效评价评分均高于 A组、 B组 (P< 0.05); C组患者总有效率均高于 A组、 B组 (P< 0.05);三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能够缓解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同时不增加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耐受度较好,能够明显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内在我院采取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造影进行颈动脉斑块检查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此次对象,以评估超声造影在劲动脉斑块稳定性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检测出68块颈动脉斑块,其中包括硬斑32例、软斑22例、混合斑14例;斑块部位显示颈内动脉10块、颈动脉窦部42块、颈总动脉16例;超声检查显示混合斑与软斑的最大增强密度明显高于硬斑(P<0.05)。经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软斑脂质坏死核体积显著高于其他体积(P<0.05);软斑和混合斑中斑块的内出血体积较硬斑更高(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较好的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脑梗死发生情况之间的关系,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1至6月收治的均采用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的28例血栓性急性下肢动脉缺血(包括29条肢体)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导管单纯吸栓8例。合并球囊扩张20例,均未行支架置入。术后19例出现肉眼血尿,3例牙龈出血,1例穿刺点出血,1例恶心呕吐。随访6个月无截肢、死亡等情况。说明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A(CCTA)诊断的狭窄程度与斑块特征联合应用对冠状动脉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在全国5家临床试验中心纳入疑诊或已知冠心病并拟行冠状动脉造影(ICA)的患者,所有患者于1周内依次行CCTA、ICA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测量并收集所有病变血管的斑块特征,包括斑块负荷、钙化成分体积比、非钙化成分体积比、病变长度、斑块高危征象。以ICA引导下经压力导丝测量的心肌FFR为金标准,将所有病变血管分为FFR≤0.8(缺血)和FFR>0.8(非缺血)2组,比较上述斑块特征在2组中的分布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CCTA狭窄率、斑块特征与缺血病变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CCTA狭窄率、斑块特征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采用Delong检验对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患者共317例,冠状动脉病变血管366支(缺血组血管169支,非缺血组197支)。与非缺血组相比,缺血组病变血管的斑块负荷更大[缺血组34.3%(30.3%,38.8%)、非缺血组32.4%(28.5%,37.9%);Z=-2.622,P=0.009],CT高危斑块比例更高[缺血组26.9%(45/169)、非缺血组11.7%(23/197);χ2=15.311,P<0.001],病变长度更长[缺血组22.1(14.4,35.0)mm、非缺血组17.6(11.0,26.0)mm;Z=-4.388,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CCTA狭窄率、病变长度、CT高危斑块是病变导致心肌缺血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794、2.461、1.027;P<0.001、P=0.002、P=0.002)。单独应用CCTA≥50%狭窄诊断缺血病变的AUC是0.625,联合CT斑块特征AUC为0.714(P<0.001)。结论CCTA狭窄率、病变长度及CT高危斑块特征是病变导致心肌缺血的预测因素,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CCTA对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