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液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和多形核细胞(polymorphonuclear cells,PMN)比例的变化趋势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1年7月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59例(92膝)患者,男13例(20膝)、女46例(72膝),年龄(65.17±7.49)岁(范围48~79岁),体质指数(27.64±3.74)kg/m2(范围17~36 kg/m2)。单膝26例,双膝33例;左侧46膝,右侧46膝;诊断为骨关节炎54例(84膝),类风湿关节炎5例(8膝)。患者住院后均未使用抗生素,术前30 min、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检测术中(反映术前正常水平)、术后第2、5和35天关节液WBC计数和PMN比例,分析其变化规律。术中取切开关节囊后未混血的关节液,术后第2、5和35天以髌骨外上缘为穿刺点抽取关节液。研究终点为诊断为急性假体周围感染或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完成90 d的随访。结果术后关节液WBC计数和PMN比例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术前、术后第2天、第5天、第35天关节液WBC计数分别为0.222(0.100,0.567)×109/L、20.011(14.573,29.129)×109/L、6.080(3.676,8.797)×109/L、0.533(0.394,0.749)×109/L,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34,P<0.001);关节液PMN比例分别为19.9%(15.0%,30.0%)、96.0%(95.0%,97.0%)、91.0%(89.0%,93.0%)、20.5%(15.6%,26.9%),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52,P<0.001);术前和术后第35天关节液WBC计数与PMN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液WBC计数和PMN比例短期内快速升高,然后以不同速率下降至术前水平。急性应激期(术后5 d内)参考肌肉与骨骼感染协会推荐阈值诊断感染可造成假阳性;术后第35天恢复至术前水平可作为排除早期感染的依据,关节液PMN比例可能比WBC计数更具诊断价值。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滑液 白细胞计数 假体相关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翻修术联合万古霉素关节腔用药治疗慢性肠球菌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2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采用一期翻修术联合万古霉素关节腔用药连续治疗的9例慢性肠球菌PJI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63.9±11.7)岁(范围:43~76岁);体重指数(23.6±4.3)kg/m2(范围:18~30 kg/m2)。其中髋关节置换8例,膝关节置换1例;既往有抗菌药物用药史6例,合并窦道5例。所有患者术中留取关节液、假体周围感染组织和假体超声震荡液,行微生物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术中对感染病灶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更换新的关节假体,放置术区引流管,髋关节留置抗菌药物用药管,膝关节行穿刺用药。在单一菌PJI中,术后静脉滴注万古霉素(1.0 g,每12小时1次)联合关节腔万古霉素(0.5 g,每天1次);在混合菌PJI中,术后静脉滴注万古霉素(1.0 g,每12小时1次)联合关节腔万古霉素(0.5 g,每天1次)+亚胺培南/美罗培南(0.5 g,每天1次),后两者用药时间间隔12 h。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或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评估髋、膝关节功能。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0±39)个月(范围:24~110个月)。屎肠球菌感染2例,粪肠球菌感染7例;单一菌感染7例,混合菌感染2例。肠球菌耐药率前3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红霉素(5/9)、四环素(4/9)、环丙沙星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3/9);肠球菌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本组静脉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间为(14±1)d(范围:13~17 d),关节腔抗菌药物用药时间为(15±2)d(范围:11~20 d),出院后口服抗菌药物用药时间(2±1)个月(范围:1~3个月)。1例混合菌PJI治疗失败,失败率为1/9。末次随访时,8例髋关节PJI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43±6)分升至(84±6)分(t=-11.899,P<0.01);1例膝关节PJI患者KSS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的33分升至85分,整体功能评分由术前的35分升至80分。治疗期间无引流管所致的髋关节窦道形成、膝关节穿刺处无皮肤坏死或关节液外漏;无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慢性肠球菌PJI采用一期翻修术联合万古霉素关节腔用药有望取得良好的感染控制率及关节功能,但对于混合菌PJI治疗仍需进一步验证。

  • 标签: 关节炎,感染性 抗菌药 一期翻修术 万古霉素 关节腔用药 肠球菌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髋、膝关节置换术(TJA)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趋势,探讨TJA后早期WBC增高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感染。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行初次髋、膝TJA后1个月内未出现假体周围感染(PJI)的294例患者设为未感染组,2012年5月至2020年6月行初次髋、膝TJA后1个月内出现PJI的31例患者设为感染组,回顾性分析这3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5 d检测并记录外周血WBC,比较各时间点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术后早期WBC增高相关的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WBC对早期PJI的预测价值。结果未感染组患者的外周血WBC水平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术后2 d达到高峰,术后2 d较术前增加(8.08×109/L±2.33×109/L),随后开始下降,术后5 d降至略高于术前水平。术后前2 d WBC变化范围为6.24×109/L~26.32×109/L。术后前5 d WBC增高的发生率为95.6%(281/294)。与术后WBC增高相关的因素包括术前WBC和双手术:术前WBC每增加1.00×109/L,术后WBC平均增加0.98×109/L[β=0.984,95%可信区间(95%CI):0.821~1.148,P<0.001],行双手术患者的术后WBC较单平均增加1.03×109/L(β=1.026,95%CI:0.565~1.486,P<0.001)。WBC绝对差值(术后最大WBC值与基线的绝对差值)预测早期PJI的曲线下面积为0.655(95%CI:0.546~0.764,P<0.05),分析提供的阈值为7.96×109/L,敏感性为57.5%,特异性为74.2%。结论TJA后WBC增高是一种常见现象,代表了对手术的正常生理反应。术前WBC是术后WBC增高的预测指标。在没有异常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情况下,若术后WBC未偏离其变化范围及趋势,则不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感染。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 髋,膝 白细胞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不符合2011版美国肌肉骨骼感染协会(Musculoskeletal Infection Society,MSIS)诊断标准的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12月至2019年12月因PJI住院治疗的患者328例,男152例、女176例,年龄(62.10±13.74)岁(范围24~87岁);膝关节172例(52.4%),髋关节151例(46.0%),肘关节4例(1.2%),肩关节1例(0.3%)。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或应用抗生素前行CRP和ESR检测,PJI的诊断采用2011版MSIS诊断标准:CRP≥10 mg/L且ESR≥30 mm/1 h。将患者根据Tsukayama分型、病原体类型及免疫状态等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CRP和ESR不符合MSIS标准(即未达诊断阈值)的发生率。结果119例(36.3%,119/328)CRP或ESR实测值不符合MSIS诊断标准。Tsukayama分型组间不符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224,P=0.065);培养结果阴性组不符合率为46.4%,高于培养阳性组的27.4%(χ2=12.276,P<0.001);免疫A级组不符合率为42.9%,高于免疫B级组的30.6%和C级组的23.8%(χ2=6.586,P=0.03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培养结果阳性患者发生不符合标准的风险是培养阴性患者的0.420倍(P=0.001);免疫B级患者出现不符合标准现象的风险是免疫A级患者的0.578倍(P=0.040)。结论免疫状态好及培养结果阴性的PJI患者更容易出现血清学指标未达诊断阈值的现象,诊断时应特别注意综合其他指标,以防漏诊。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血沉 假体相关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PC/MPV)和血小板压积(PCT)对诊断慢性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人工髋、膝关节翻修术的441例患者资料。根据病种不同分为慢性PJI组和假体无菌性松动组。慢性PJI组147例(髋86例,膝61例),男64例,女83例;中位年龄为66(54,72)岁。假体无菌性松动组294例(髋210例,膝84例),男98例,女196例;中位年龄为63(49,7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CRP、ESR、PC、PC/MPV和PCT水平,记录上述指标诊断慢性PJI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及特异度。通过比较各项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及联合诊断试验分析结果来评价5种指标的组合对慢性PJI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除性别、关节翻修部位外,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慢性PJI组患者的CRP、ESR、PC、PC/MPV和PCT水平显著高于假体无菌性松动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ESR、PC、PC/MPV和PCT诊断慢性PJ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05 mg/L、38.5 mm/h、288×109/L、29.34、0.33%,敏感度分别为83%、71%、44%、44%、33%,特异度分别为85%、86%、84%、84%、90%,AUC分别为0.868、0.822、0.688、0.696、0.659。CRP+ESR+PC+PC/MPV+PCT、CRP+PC+PC/MPV+PCT的AUC分别为0.871、0.882,敏感度分别为80%、84%,特异度分别为86%、84%;与ESR、PC、PC/MPV和PCT单独诊断慢性PJI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ESR联合PC、PC/MPV及PCT对慢性PJI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但PC、PC/MPV及PCT单独诊断慢性PJI的价值有限。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C反应蛋白质 红细胞沉降率 假体相关感染 血小板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PJ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髋、膝关节置换或翻修术的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8例,女性110例,年龄(58.6±14.5)岁。其中慢性PJI患者48例(膝关节21例、髋关节27例),无菌性松动患者57例(膝关节16例、髋关节41例),正常随访患者63例(膝关节28例、髋关节35例)。收集患者血D-二聚体、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髋、膝关节慢性PJI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D-二聚体、ESR、CRP诊断髋关节和膝关节慢性PJI的诊断效力。结果慢性PJI组膝关节D-二聚体水平[M(QR)]为1 040(1 140.5)μg/L,高于慢性髋关节PJI患者的435(605)μg/L(Z=3.169,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诊断膝关节慢性PJI的D-二聚体最佳截断值为370.5 μg/L,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84.1%;CRP最佳截断值为9.3 mg/L,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90.9%,ESR最佳截断值为33 mm/h,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88.6%。诊断髋关节慢性PJI的D-二聚体最佳截断值为294 μg/L,诊断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77.6%;ESR最佳截断值为45 mm/h,诊断的灵敏度为55.6%,特异度为97.4%;CRP最佳截断值为8.1 mg/L,诊断的灵敏度为74.1%,特异度为84.2%。结论D-二聚体对膝关节慢性PJI的诊断价值要高于髋关节慢性PJI,但D-二聚体诊断膝、髋关节慢性PJI的价值不优于ESR、CRP。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D-二聚体 假体周围感染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