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择期PCI、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任意择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应用择期PCI治疗,给予观察组应用急诊PCI治疗,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D、LVESD等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4%,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8%,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急诊PCI治疗的作用效果明显高于择期PCI的治疗效果,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产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在临床上确诊后未即时实施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现象,探讨不同原因以及转归。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肾内科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初次发病的PNS、确诊后未即时使用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初次发病PNS患儿1 431例,男1 061例,女370例,其中130例未即时进行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占9.1%。130例未即时进行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患儿中,75例患儿初发后经对症处理自行缓解;23例直接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1例直接用霉酚酸酯(MMF)治疗;31例拒绝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行缓解的75例中,经5~10年随访有16例持续缓解,39例复发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复发后采用ACTH治疗,失访14例。初治方案为ACTH的29例患儿中持续缓解7例。拒绝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31例中,死亡1例。单独应用MMF控制不佳。结论儿童PNS初次发病时,有小部分患儿呈现自行缓解现象,但大多数随后即复发,需要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一般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不需要延长等待时间,除非患儿已经发生自行缓解。部分患儿家属不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需要加强沟通。在肾病发病伊始即行ACTH治疗患儿中有长期缓解者,可以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以了解ACTH作为初始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序贯再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STEMI患者18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再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PCI)组(观察组)90例和传统的直接PCI(pPCI)组(对照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介入治疗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2周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心肌充血分级(MBG)3级血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78%比63.33%,χ2=4.51,P=0.03)。观察组、对照组术后2周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70 mm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比23.33%,χ2=5.69,P=0.02)。以观察组为变量对2周SDNN<70 mm的影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其OR值为0.36,95%CI 0.16~0.85,P=0.02。影响SDNN<70 mm发生率的其他因素:心肌灌注MBG 3水平(OR=0.45,95%CI:0.16~0.95,P=0.03)、再灌注时间(OR=2.65,95%CI:1.06~5.98,P=0.04)、入院血糖水平(OR=1.96,95%CI:1.04~7.71,P=0.04)、血清肌钙蛋白I(TnI)值(OR=2.06,95%CI:1.03~5.68,P=0.04)及心脏功能水平(OR=2.18,95%CI:1.08~6.89,P=0.04)。结论序贯再通PCI治疗在改善STEMI患者心肌血流灌注的同时可提高心率变异性指标和降低SDNN<70 mm的发生率,优于传统的直接PCI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治疗糖皮质激素(激素)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ACTH治疗的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入选者均为激素及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减量过程中予患儿0.4~1.0 IU·kg-1·d-1 ACTH(总量≤25 IU)+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8 h,5 d为1个疗程,每个月1疗程,连续用药3~6个月。收集ACTH治疗前6个月、治疗开始时、治疗结束时及ACTH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等时间点的24 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血总胆固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及激素用量等临床资料,评价ACTH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病年龄为(4.89±1.77)岁,首次接受ACTH治疗年龄为(9.49±3.06)岁。6例患儿均完成3~6个月的ACTH治疗,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例未缓解。至ACTH治疗结束时,患儿24 h尿蛋白量较开始治疗时显著降低(P=0.026),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0.003),激素用量显著减少(P<0.001),而eGFR及血总胆固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至ACTH治疗结束随访6个月时,患儿24 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eGFR及激素用量与治疗结束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胆固醇水平相比开始治疗时持续下降(P=0.039)。6例患儿在输注ACTH过程中均出现一过性的尿量减少,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血糖升高,停药后可自行缓解。无严重心血管事件、肾功能受损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ACTH治疗对激素及CNIs双重耐药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减少尿蛋白,降低激素用量,提高临床缓解率,且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