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流行病学是对一定数量的人群进行特征描述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因果推断。研究人群的形成是其第一步。本研究以观察性研究为例,首先定义个体截面和人群截面,并阐明其测量需满足的3个假设:属性真实值随时间保持不变,属性变量间互不干扰,个体间互不干扰;接着指出因果推断研究应以待定因(或暴露)的发生或状态开始的时间为标准进行统一;最后,基于人群截面的双重角色,提出人群的因果推断研究可分为2类:历史重建研究和探索未来研究,并初步梳理了研究设计框架、估计的效应及设计间的关系。从因果思维角度探讨研究人群的形成过程,可为明确因果推断研究设计类型奠定基础,选取合适的效应估计进行因果推断,值得深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阳城区40岁及以上新诊断糖尿病前期人群3年自然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贵阳市云岩区某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10 01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采集血样测定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 h血糖、血脂及HbA1C等。于2014年对该人群进行随访,最终2 530名基线新诊断糖尿病前期且随访资料完整者被纳入分析。结果研究人群中糖尿病3年累积发病率为14.3%,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高于单纯IFG及单纯IGT(P<0.01)。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 h血糖及HbA1C为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36, 95%CI 1.374~2.454; OR=1.398, 95%CI 1.261~1.550; OR=2.526, 95%CI 1.804~3.538,均P<0.01),以及逆转为正常糖耐量(NGT)的抑制因素(OR=0.511, 95%CI 0.409~0.638; OR=0.715, 95%CI 0.661~0.774; OR=0.638, 95%CI 0.500~0.816,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糖尿病前期逆转为NGT的促进因素(OR=1.306, 95%CI 1.017~1.678, P=0.036)。根据HbA1C三分位分组,HbA1C≥6.3%的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可能性是HbA1C≤5.9%人群的2.398倍(95%CI 1.733~3.322, P<0.01)。根据体重指数(BMI)随访前后的变化(ΔBMI=随访BMI-基线BMI)三分位分组,ΔBMI最高组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最低组的2.402倍(95%CI 1.859~3.105, P<0.01);进一步以ΔBMI较小三分位数为切点,同时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将研究对象分为体重下降显著及不显著2组,3年随访时,体重下降显著组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较体重下降不显著组降低了40.4%(RR=0.596, 95%CI 0.463~0.766, P<0.01)。结论IFG+IGT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高于单纯IFG及单纯IGT;基线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 h血糖及HbA1C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逆转为NGT的促进因素;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炎症生物标志物在成年人血铅暴露与血压水平变化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以2017—2018年参与国家人体生物监测研究的9 910名18~79岁的成年人为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等资料,通过体格检查测定身高、体重及血压等指标。采集调查对象的空腹静脉血及尿液,检测全血中铅、镉水平、炎症生物标志物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尿液中砷暴露水平。采用加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血铅、炎症生物标志物及血压变化之间的相互关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炎症生物标志物在血铅暴露与血压水平变化间的中介效应。结果9 910名对象的年龄[M(Q1,Q3)]为45.4(33.8,58.4)岁,其中男性4 984名,占5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城乡、体质指数、教育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高血压家族史、大米摄入频率、蔬菜摄入频率、肉类摄入频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镉和尿砷水平等因素后,血铅水平与血压、炎症生物标志物均存在正向关联(P<0.05),血铅水平每升高2.71 μg/L,收缩压、舒张压、hs-CRP、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分别增加2.05(95%CI:0.58,3.53)mmHg、2.24(95%CI:1.34,3.14)mmHg、0.25(95%CI:0.05,0.46)mg/L、0.16(95%CI:0.03,0.29)×109/L和0.11(95%CI:0.02,0.21)×109/L。中介效应分析显示:hs-CRP、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血铅暴露导致SBP升高中的中介效应占比(95%CI)分别为3.88%(0.45%,7.32%)、4.10%(1.11%,7.10%)和2.42%(95%CI:0.07%,4.76%)。结论炎症生物标志物在血铅暴露与血压水平变化的关联中存在中介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升高(>1 400 cm/s)对脆性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2011年5月至10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贵阳市云岩区5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共3 26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脂等代谢相关指标,QUS跟骨骨密度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定,根据baPWV值分为baPWV正常组和baPWV升高组,并随访38个月,记录随访人群骨折发生情况,最终2 637名基线及随访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被纳入分析。结果3年脆性骨折总发生率为5.08%,其中男性人群baPWV正常组脆性骨折事件率为1.6%,baPWV升高组骨折事件率为2.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后女性人群baPWV正常组脆性骨折事件率为4.4%,baPWV升高组骨折事件率为7.1%,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后女性骨密度T值(HR 0.839,95%CI 0.741~0.952,P=0.006)及baPWV(HR 1.700,95%CI 1.046~2.763,P=0.042)与脆性骨折累计发生的危险相关。结论baPWV值>1 400 cm/s与绝经后女性脆性骨折风险独立相关,前者可能是预测脆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在中老年男性患者中此类差异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中不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2011年5至10月在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居住5年及以上、40岁及以上居民共10 140名,最终纳入5 819人进行观察。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收集基本资料,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HbA1c及TSH。将人群分为TSH正常组(0.55 mU/L≤TSH<4.78 mU/L)和TSH升高组(TSH≥4.78 mU/L)。以HbA1c>6.0%为HbA1c升高,HbA1c≤6.0%为HbA1c正常。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各因素与HbA1c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SH正常组4 632名,TSH升高组1 187名。与TSH正常组相比,TSH升高组HbA1c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升高组体质指数(BMI)、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TC)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bA1c为因变量,在校正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MI、腰围、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2 h血糖、胰岛素、HOMA-IR、TG、HDL-C、LDL-C等相关指标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SH正常组相比,TSH升高组为影响HbA1c的独立因素,TSH与HbA1c呈负相关(OR=0.845,P=0.024,95%可信区间为0.730~0.978)。进一步性别分层后,男性人群TSH为影响HbA1c的独立因素,二者呈负相关(OR=0.672,P=0.034,95%可信区间为0.466~0.970),而女性人群TSH与HbA1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非糖尿病人群中,TSH升高可能降低HbA1c水平,男性非糖尿病人群血清TSH与HbA1c呈负相关,女性非糖尿病人群血清TSH与HbA1c无明显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随访代谢健康型肥胖(MHO)表型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探索MHO是否为真正稳定的健康状态。方法2011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贵阳城区40~79岁居民10 140人,通过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血压评定代谢状态,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判定肥胖程度,其中1 299人代谢健康,根据体重指数分为3组,即代谢健康型非肥胖组(MHNW)、代谢健康型超重组(MHOW)、MHO组,于2014年对基线代谢健康人群进行随访,最终共有966名基线及随访资料完整者被纳入本研究分析对象中,随访3年后比较3组人群MS及其组分、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的关系。结果(1)平均随访3年后,MHO人群中有47.77%转变为代谢不健康状态。3组间MS组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S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随访3年后3组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组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以MHNW组为对照组,经校正年龄、性别、FPG、血脂、血压后,MHOW组的风险比为0.941(0.661~1.202),MHO组的风险比为0.974(0.702~1.291)。结论3年随访后,虽然MHO人群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未见明显增加,但其MS及三酰甘油、FPG异常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增高,提示MHO人群并不是一"稳定"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