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免疫抑制程度下HIV-1感染者的病毒学及免疫学指标差异,分析HIV-1感染者初筛检测结果S/CO值,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以及WB带型与免疫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7—2019年河南省、北京市和云南省三个现场的639份抗病毒治疗前HIV-1抗体确证阳性样本,根据CD4细胞计数分成4个不同免疫抑制组:无免疫抑制组(CD4≥500个/μl),轻度免疫抑制组(350个/μl≤CD4<500个/μl),中度免疫抑制组(200个/μl≤CD4<350个/μl),重度免疫抑制组(CD4<200个/μl)。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免疫抑制组之间S/CO值、WB带型的差异,分析各项指标与免疫状态的关系。结果各免疫抑制组的S/CO值>20出现率最高(>37%)且随机体免疫力增强呈递减趋势(P<0.05),1<S/CO≤6出现率次高(>19%),0<S/CO≤1出现率最低(<3%),6<S/CO≤10出现率次低(<5%),S/CO值(χ2=25.79,P<0.05)的分布在不同免疫抑制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免疫抑制组中膜蛋白(ENV)gp160、gp120、gp41及酶蛋白(pol)p66、p55、p31的出现率最高(>78%),而核心蛋白(gag)的p55(<40%)、p39(<3%)出现率最低,gp41和p51的出现率在不同免疫抑制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O值结合病毒载量时对无、轻、中、重度免疫抑制组判定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1(95%CI:0.600~0.702;P<0.05),0.587(95%CI:0.540~0.635;P<0.05),0.605(95%CI:0.560~0.650;P<0.05),0.647(95%CI:0.586~0.708;P<0.05)。结论S/CO值联合病毒载量对于对无免疫抑制状态的判定效能最好;同时缺失gp41和p51,S/CO>20时可分别提示患者可能处于无免疫抑制状态和重度免疫抑制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布鲁菌Omp31的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布鲁菌抗原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方法,分析该方法在人布鲁菌病(简称布病)临床样本检测中的价值。方法牛种布鲁菌2308、104M、S19,羊种布鲁菌M5-90和猪种布鲁菌S2共5个菌株,经超声破碎,获得其菌液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已制备的抗布鲁菌Omp31单克隆抗体5H3对上述5个菌株的识别能力。构建Omp31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Omp31)并转染人胚肾细胞(293F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Omp31蛋白的表达。羊种布鲁菌弱毒疫苗株M5-90侵染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构建含菌单核吞噬细胞。将5H3抗体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或藻红蛋白(PE)标记,采用FCM,利用FITC-5H3抗体检测pcDNA3.1-Omp31转染293FT细胞和含菌单核吞噬细胞,鉴定该抗体对细胞内布鲁菌抗原的识别能力,初步建立FCM的检测方法,并测定FITC-5H3抗体在FCM中的灵敏度。利用双抗体(PE-5H3和FITC-CD14)的流式细胞染色测定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析该方法应用于人布病临床检测的可行性。结果抗布鲁菌Omp31单克隆抗体5H3不仅能识别羊种布鲁菌M5-90菌株和猪种布鲁菌S2菌株,还能识别缺失Omp31基因的牛种布鲁菌2308、104M、S19菌株。FITC-5H3抗体可用于流式细胞染色识别细胞内的布鲁菌抗原,表达Omp31的293FT阳性细胞比例约为59.3%,疫苗株M5-90侵染的THP-1阳性细胞比例约为6.2%,检测293FT阳性转染细胞的灵敏度为4%。初步建立了基于PE-5H3和FITC-CD14的双抗体染色的FCM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布病患者PBMCs中的双抗体阳性细胞比例(1.93%)高于健康人群(< 0.30%,阴性)。结论利用FCM,初步建立了荧光素标记抗布鲁菌Omp31单克隆抗体5H3检测细胞内布鲁菌抗原的方法,并发现5H3抗体能识别牛种布鲁菌,弥补了布鲁菌抗原检测中Omp31的应用缺陷。此方法的建立为布病病原学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策略,为检测试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材料。
简介:摘要我们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744-2004《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检定规程》,探讨了确定测量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输出的空气比释动能率时的不确定度的方法,对医用x光机的日常诊断使用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