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机械循环支持和免疫调节联合治疗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回顾性连续入选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原性休克的患者。根据机械辅助支持的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组、体外膜肺氧合(ECMO)组和IABP+ECMO组。采用相关共识推荐的“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治疗,主要包括机械循环支持(如IABP不足以维持循环,应立刻加用ECMO),免疫调节治疗(包括使用足够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如果患者合并呼吸窘迫应立即给予机械通气,其他治疗包括对症和预防使用抗生素治疗。采用电子和手工检索结合的方法从医院病历系统中获得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线临床资料,药物治疗情况,临时起搏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及机械通气使用情况,以及主要治疗结果[包括死亡、好转情况,住院天数,以及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等]等。结果研究共入选患者37例,其中男性22例,年龄(37.4±17.0)岁。37例患者中19例单用IABP支持治疗(IABP组),5例直接采用ECMO支持治疗(ECMO组),其余13例采用了IABP+ECMO支持治疗(IABP+ECMO组)。37例患者入院时平均动脉血压为(70.21±17.37)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00±30)次/min,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12例,其中由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临时起搏器者10例,由于交感电风暴植入临时起搏器者1例。37例患者入院时峰值心肌肌钙蛋白I(18.61±9.55)μg/L,峰值B型利钠肽1 670(518,3 410)ng/L,LVEF(32.3±10.4)%。37例患者中死亡3例(均为IABP+ECMO组患者),其余34例均好转出院,存活率92%,且均可下床活动并正常饮食,住院天数(22.7±8.2)d。出院时34例患者的LVEF为(50.1±10.5)%。IABP+ECMO组患者乳酸水平高于IABP组和ECMO组(P<0.001和=0.005),LVEF低于IABP组(P=0.004),三组患者存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4.614,P=0.079)。IABP+ECMO组患者机械通气比例高于IABP组和ECMO组(P分别为0.005和0.022),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植入临时起搏器比例、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比例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以机械循环支持和免疫调节为核心的综合救治方案可有效救治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乌司他丁对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心肺功能、血浆炎症因子及心肾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87例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术后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4例,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后气道阻力、呼吸指数、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肺循环阻力均低于对照组,肺顺应性大于对照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浆钠尿肽、胱抑素-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改善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和血浆炎症反应,减轻患者术后心肾功能的损伤程度。
简介:摘要 : 目的: 本文将主要研究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从而提升临床治疗尿毒症的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66 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将其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各 33 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 结果: 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6.9%,远高于对照组 69.7%,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P< 00.5)。 结论: 对于 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为主,具有明显的治疗价值和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自身状况,不良反应低,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治疗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