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2次妊娠病情变化、母体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具有2次分娩结局的非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2次妊娠期不同阶段血小板计数、药物治疗、母体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配对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非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18例为初产妊娠前诊断,22例为初产妊娠期首次诊断,2次妊娠前血小板水平及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胎组与初产组比较,妊娠早、中、晚期平均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轻、中、重度减少患者的构成比,母体出血评分及药物治疗率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次妊娠期母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早产、贫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胎组产后出血及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0.0%(12/40)和22.5%(9/40),分别高于初产组的7.5%(3/40)和5.0%(2/40)(χ2值分别为6.64和5.17,P值分别为0.010和0.023);二胎组产后出血量高于初产组[500 ml(213~795 ml)与300 ml(163~400 ml),Z=-2.34,P=0.019]。二胎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初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胎组新生儿出生1周内最低血小板计数为(202.2±106.7)×109/L,低于初产组[(222.5±91.8)×109/L,Z=-2.04,P=0.041]。结论非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二胎妊娠与初产相比原发病情无明显加重,妊娠期母体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增加,但分娩期产后出血风险增加,新生儿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增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牙周状态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0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硝唑组和常规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牙周基础治疗,替硝唑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牙周状态、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替硝唑组总有效率(95.74%,45/47)高于常规组(80.85%,38/47),P<0.05。治疗4周后,替硝唑组牙齿菌斑指数、牙齿松动度低于常规组(P<0.05),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替硝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2/47)低于常规组(17.02%,8/47),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可减轻炎性刺激,改善牙周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3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Hunt-Hess分级0-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常规组(R组)和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组(Cis1-3组)。麻醉诱导后行肌松监测,采用四个成串刺激(TOF)模式(频率2 Hz,波宽0.2 ms,串间间隔15 s)刺激前臂尺神经,记录TOF比值作为基础值(T1)。麻醉诱导后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仪监测MEP。TOF比值恢复至基础值且MEP可有效引出时,Cis1-3组分别静脉输注顺式阿曲库铵0.625、0.833、1.000 μg·kg-1·min-1,R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T1、剪开硬脑膜即刻(T2)、夹闭动脉瘤即刻(T3)和缝合硬脑膜结束即刻(T4)记录TOF比值;记录术中MEP有效引出情况;记录术中心血管事件、自主呼吸恢复及体动等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Cis1组各时点TOF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s2组T2-4时TOF比值降低,Cis3组T2-4时TOF比值降低(P<0.05);与Cis1组比较,Cis2组T3,4时TOF比值降低,Cis3组T2-4时TOF比值降低(P<0.05)。4组MEP有效引出率均为100%。4组术中心血管事件、自主呼吸恢复及体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顺式阿曲库铵0.833~1.000 μg·kg-1·min-1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可维持一定肌松程度,又不会对MEP监测产生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以diquat诱导的小鼠氧化应激为模型,研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MA)对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体质量16~18 g的C57BL/6雌性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抗氧化剂组小鼠灌胃MA,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等渗盐水,饲养22 d后,模型组和抗氧化剂组腹腔注射diquat溶液,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等渗盐水,处理3h后处死小鼠采集肝组织。肝脏组织制成10%匀浆后,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自由基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用q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肝脏组织制成10%匀浆后,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检测自由基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用q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过氧化氢在对照组、模型组、抗氧化剂组分别为(8.74±1.38)、(11.44±1.01)、(9.81±0.98)mmol/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7.640,P < 0.05)。对照组、模型组和抗氧化剂组MDA的含量分别为(0.65±0.07)、(0.86±0.18)、(0.70±0.05)nmol/m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406,P < 0.05)。模型组AST活性为(146.68±4.29)U/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64±15.69)U/g与抗氧化剂组的(126.57±1.82)U/g,F = 6.192,P < 0.05。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分别为1.880±0.442和1.800±0.380(F值分别为7.702、10.815,P值均< 0.05);与模型组相比,抗氧化剂组PERK和ATF6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分别为1.310±0.333、1.180±0.204(P值均< 0.05)。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显示,抗氧化剂组caspase3和caspase8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36±0.381、1.593±0.407,与模型组的1.572±0.127和2.843±0.973相比,显著降低(F值分别为12.800、7.657,P值均< 0.05)。结论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减弱diquat诱导的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肝细胞凋亡,改善肝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