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 ,NS)是梅毒螺旋体(Treponemiapallidum,TP)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感染性疾病。各期梅毒均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由于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或无症状,临床诊断具有一定难度,易发生误诊漏诊。本文就近年神经梅毒临床诊疗现状和脑脊液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 神经梅毒 脑脊液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辛酸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NMO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硫辛酸治疗;两组均随访1年以上,对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1个月及治疗结束时神经功能及1年内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两组ED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E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一年内对照组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40%vs5%,χ2=5.1613,P<0.05)。结论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硫辛酸可显著提高NMOS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且降低疾病复发率,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标准疗法 硫辛酸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 方法 : 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9 年 1 月,结束时间为 2020 年 1 月,需要选取 86 例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符合本次研究标准。采用等分制研究, 对照组( n=43 例)心律失常患者运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 n=43 例)心律失常患者需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胺碘酮治疗,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 为提升心律失常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胺碘酮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颈静脉孔区副神经节瘤(即颈静脉球瘤)起源于颈静脉球血管外膜的神经嵴细胞,其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易被忽视。病变可累及中耳、外耳道、面神经、颈静脉球、后组颅神经、颈内动脉甚至颅内,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及SDHx相关基因检测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立至关重要。处理策略包括随访观察、手术切除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方案的制定需根据患者年龄、病变范围、全身情况及患者意愿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其手术治疗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最具挑战性手术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干性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在椎间孔以外的部位受到各种病变的刺激或压迫而引起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坐骨神经离开椎间孔后,向下行走的过程中。干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特点是腰椎旁没有固定的压痛点,腰椎的活动不受限,疼痛部位往往出现在沿坐骨神经分布路线上,比较广泛,定位较明确。常见的病因包括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关节炎、关节错位、韧带损伤、筋出槽等,这些病变可导致局部粘连形成狭窄,从而压迫坐骨神经。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疼痛、运动功能受限等,病程长的患者可能会导致肌萎缩的并发症。

  • 标签: 按动疗法  坐骨神经   疼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产后需要进行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Kegel运动,观察组采用产后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阴道收缩率、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阴道静息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疗效良好,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产后盆底神经肌肉刺激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术后远期神经功能随访情况。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41例脂肪瘤型TC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3例,女88例,手术时年龄范围为1个月至11岁11个月。根据患儿术前有无神经损害症状,将所有患儿分为无症状TCS组(无症状组)47例和有症状TCS组(有症状组)94例,两组患儿的手术均由同一主刀医生完成,手术方法均为在硬膜囊内切除脂肪瘤,松解脊髓和神经根的基础上,继续探查硬膜外腔,松解穿出硬膜的神经根,游离骶囊,离断外终丝。对所有患儿进行8年以上的随访,采用Hoffman神经功能分级及疗效判断将术后与术前情况相比较。结果无症状组的手术时间为(164. 14±25. 32)min;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皮下积液1例,再栓系2例,需留置导尿管或行间歇性清洁导尿(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CIC)8例,需借助工具行走或轮椅2例;术后神经功能稳定27例[57. 4%(27/47)],加重20例[42. 6%(20/47)],总有效率为57. 4%(27/47)。有症状组的手术时间为(175. 08±30. 61) min,术后出现脑脊液漏3例,皮下积液3例,再栓系5例,需留置导尿管或CIC 29例,需借助工具行走或轮椅11例;术后神经功能显效10例[10. 6%(10/94),有效24例[25. 5%(24/94)],稳定37例[39. 4%(37/94)],加重23例[24. 5%(23/94)],总有效率为75. 5% (71/94)。结论远期随访对脂肪瘤型TCS患儿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评价更客观、真实,无症状脂肪瘤型TCS患儿应早期行预防性手术,避免神经功能障碍,部分患儿术后远期生活质量较差,应重视术后身体和生理的康复治疗。

  • 标签: 脂肪瘤 脊髓栓系综合征 远期随访
  • 作者: 廖然超 李伟 戴春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科中心耳神经颅底外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1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临沧 677000,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科中心耳神经颅底外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1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并发于VHL综合征的内淋巴囊肿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r,ELST)。患者,男,42岁,因“左耳听力下降4个月”就诊,伴搏动性耳鸣、眩晕。耳内镜示左耳鼓膜完整,鼓膜后下象限见红色新生物膨出,MRI提示肿瘤位于后颅窝,累及颈静脉孔、内听道,增强后明显强化。基因检测结果显示:VHLc.486C>G, p.Cys126Trp,VHL基因3号外显子486位点C碱基错义突变为G碱基,126位的半胱氨酸被色氨酸取代。选择经颞下窝径路、面神经无张部分前移位及岩下窦隧道填塞技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无脑脊液漏,病理确诊为内淋巴囊肿瘤,术后1周顺利出院。患者出院1年复查显示面神经及后组颅神经功能正常,未见肿瘤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Ⅱ型胸神经阻滞联合艾司氯胺酮对全麻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择期首次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84例,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18~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2):常规组(R组)和Ⅱ型胸神经阻滞联合艾司氯胺酮组(PS组)。R组麻醉诱导和术后PCIA镇痛药为舒芬太尼;PS组麻醉诱导和术后PCIA镇痛药为艾司氯胺酮,在麻醉诱导后于超声引导下行Ⅱ型胸神经阻滞,其余用药2组均相同。于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后30 min、术后6 h、术后12 h和术后24 h时记录镇静/警觉评分(OAA/S评分)。于术前1 d和出院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记录术中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PCIA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时术者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PS组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后30 min时OAA/S评分升高,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减少,苏醒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缩短,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出院时HADS评分降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降低,术者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升高,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Ⅱ型胸神经阻滞联合艾司氯胺酮用于全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可优化麻醉效果,缓解术后早期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神经传导阻滞 胸神经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性 麻醉,全身 抑郁 焦虑 艾司氯胺酮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在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小鼠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90只,18月龄,体重27~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七氟烷麻醉组(S组)和七氟烷麻醉+NMDA受体拮抗剂盐酸美金刚组(S+M组)。S组和S+M组小鼠连续3 d吸入3%七氟烷2 h,S+M组于每次吸入七氟烷前1 h腹腔注射盐酸美金刚20 mg/kg,C组只吸入纯氧。分别于麻醉前1 d、麻醉后3和7 d时每组随机取10只小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立即处死小鼠取海马,于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率和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Wes-tern blot法检测NMDA受体亚型GluN2A、GluN2B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S+M组麻醉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海马[Ca2+]i和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率升高,GluN2A、GluN2B和RIP1表达上调(P<0.05),病理学损伤加重;与S组比较,S+M组麻醉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海马[Ca2+]i和神经元程序性坏死率降低,GluN2A、GluN2B和RIP1表达下调(P<0.05),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NMDA受体参与了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坏死有关。

  • 标签: 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 麻醉药,吸入 老年人 海马 神经元 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SAH)后小胶质细胞激活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内实验使用C57BL/6小鼠,采用血管内刺破法制作SAH模型,随机分为溶剂组、模型组和DHEA预处理组,在造模后24 h应用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水平,应用Iba-1/CD86荧光双染检测小胶质细胞活化,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炎症因子表达,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体外实验采用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通过血红蛋白刺激法模拟SAH,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DHEA预处理组。应用Iba-1/CD86荧光双染检测小胶质细胞活化,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炎症因子表达。结果体内模型实验显示,DHEA能显著减少SAH造模后的神经元凋亡(P<0.01)和小胶质细胞激活(P<0.01),IL-6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IL-1β、TNF-α和iNOS有下降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体外模型实验显示,DHEA能显著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P<0.001)以及各种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P<0.001)。结论DHEA预处理能减少SAH后神经元凋亡和小胶质细胞活化,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小胶质细胞 脱氢表雄酮 炎症 神经保护药 疾病模型,动物 小鼠
  • 作者: 李伟 于会艳 王海涛 方芳 蒋云 刘银红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27期
  • 机构:北京医院老年医学部神经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医院肾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医院病理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神经系统受累多表现为多发性单神经病,少数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我们报道1例经病理证实的EGPA伴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受累的患者,经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后,该患者临床症状迅速改善。

  • 标签: 周围神经病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瘙痒症,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三种常见皮肤病患者血清中锌( Zn ) , 铁 (Fe) 含量,为瘙痒症,皮炎患者的诊疗提供新途径。 方法 检测 瘙痒症,皮炎患者血清中 Zn , Fe 的含量,以同时间就诊的体检者作为对照,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瘙痒症患者血清 Zn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皮炎患者中过敏性皮炎和神经性皮炎患者血清 Zn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之间铁含量无明显差异。 结论 血清 Zn 含量可能与瘙痒症,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的发病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17q12微缺失综合征患者及其家系。先证者除表现为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多发肾囊肿、附睾囊肿及高尿酸血症外,还表现为面部抽动症。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β)一代测序未发现突变,后通过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及高通量测序结合拷贝数变异检测技术两种基因检测方法,确定先证者及其父亲均存在包含HNF1β基因1~9外显子在内的17q12区域1.39 Mb长度的大片段缺失。先证者及其父亲确诊之后,从胰岛素成功转换为小剂量磺脲类药物,除血糖控制良好外,先证者的面部抽动症亦明显好转,提示抽动症可能是17q12微缺失综合征神经系统的疾病谱之一,且可能与HNF1β下游的磺脲类药物敏感钾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有关。

  • 标签: 糖尿病 17q12微缺失综合征 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 抽动症 肝细胞核因子1β 拷贝数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增强三维双激发平衡式自由稳态进动(contrast-enhanced three-dimensional 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 with phase cycling,CE 3D-FIESTA-C)序列评价垂体大腺瘤与颅神经(cranial nerves,CNs)海绵窦段关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40例垂体大腺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E 3D-FIESTA-C和增强三维容积(contrast-enhanced brain volume,CE BRAVO)序列扫描,统计每例患者双侧海绵窦内CNs的显示率。结果在CE 3D-FIESTA-C序列上,第Ⅲ~Ⅵ对颅神经(CN Ⅲ、Ⅳ、Ⅴ1、Ⅴ2、Ⅵ)海绵窦段的显示率分别为75.0%、25.0%、71.3%、71.3%、41.3%,显示率均高于CE BRAVO序列(P<0.01)。在CE 3D-FIESTA-C序列冠状位上,以颅神经因肿瘤影响中断或未显示判定同侧海绵窦受侵,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1.7%和95.8%。结论CE 3D-FIESTA-C序列能较好地显示垂体大腺瘤患者CN Ⅲ~Ⅵ海绵窦段,通过观察CN Ⅲ~Ⅵ海绵窦段是否因肿瘤影响中断或未显示,可辅助诊断同侧海绵窦是否受侵。

  • 标签: 双激发平衡式自由稳态进动序列 颅神经 海绵窦 海绵窦受侵 垂体大腺瘤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