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根据畸形交叉口交通运行特点,提出基于间隙理论的停车让行控制的畸形交叉口安全视距计算模型,给出各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同时提出畸形交叉口安全视距改善措施,包括线位调整、视距三角形管理、限速管理、信号灯控制、安装照明设施、次要道路停止线前移等措施,优化畸形交叉口安全问题,弥补视距不足问题,为交叉口设计、改造、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提供交叉口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以护士为基础、以麻醉医师和专科医师为指导的急性疼痛服务(NBASS-APS)模式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在全麻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肿瘤科2020年10月—2021年9月收治的52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260例食管癌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4—9月收治的260例食管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NBASS-APS模式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术后恢复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的最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平均VAS得分、最高VAS水平持续时间、VAS>3分持续时间分别为(4.59±1.54)分、(1.72±1.34)分、(2.56±1.62)h、(3.64±2.41)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8.33±12.31)h、(8.16±2.53)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过度镇静、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8%、3.85%、4.2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NBASS-APS模式疼痛管理能有效缓解全身麻醉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疼痛水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90例,年龄65~78岁,体重46~7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5):艾司氯胺酮PCIA组(E组)和舒芬太尼PCIA组(S组)。靶控输注丙泊酚、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和舒芬太尼行麻醉诱导,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行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术毕前10 min时连接镇痛泵行PCIA,E组配方:艾司氯胺酮2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90 mg和托烷司琼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S组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1 μg/kg、酮咯酸氨丁三醇90 mg和托烷司琼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2组镇痛泵背景输注速率1.5 ml/h,PCA剂量1.5 ml,锁定时间15 min,镇痛至术后48 h。数字疼痛评分≥4分,若自控镇痛效果不佳,则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行补救镇痛。分别于术后4、8、24和48 h时记录Steward苏醒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皮肤瘙痒和术后7 d内谵妄的发生情况。于术后24和48 h时行40项恢复质量量表评分。结果与S组比较,E组术后各时点40项恢复质量量表评分升高,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各时点Steward苏醒评分、术后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优于舒芬太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对SD幼鼠认知功能和海马神经元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幼年大鼠按照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氯胺酮组,氯胺酮组经腹腔注射氯胺酮5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两组连续注射6 d。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两组幼鼠学习记忆能认知能力;采用尼氏染色测定海马神经元数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Caveolin-1、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分析两组幼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比例;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幼鼠第1天逃避潜伏期[(49.82±5.67) s]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幼鼠第1天逃避潜伏期[(71.45±8.09)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2,P<0.05)。对照组幼鼠第2天逃避潜伏期[(40.33±4.98) s]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幼鼠第2天逃避潜伏期[(68.91±7.85)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9,P<0.05)。对照组幼鼠第3天逃避潜伏期[(35.21±4.38) s]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幼鼠第3天逃避潜伏期[(69.44±7.81)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5,P<0.05)。对照组幼鼠第4天逃避潜伏期[(26.81±4.32) s]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幼鼠第4天逃避潜伏期[(66.96±6.39)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0,P<0.05)。对照组幼鼠穿台次数[(19.54±4.99)次]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幼鼠第4天逃避潜伏期[(9.20±3.3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9,P<0.05)。对照组幼鼠海马神经元数量[(34.25±6.21)个/视野]明显高于氯胺酮组幼鼠海马神经元数量[(17.58±5.12)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2,P<0.05)。对照组幼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比例[(2.01±0.91)%]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幼鼠海马神经元凋亡[(14.89±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P<0.05)。对照组幼鼠海马组织Caveolin-1、GAP-43和NCAM蛋白表达水平(1.28±0.17、0.98±0.11、1.15±0.13)明显高于氯胺酮组大鼠海马组织(0.69±0.09、0.43±0.10、0.6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8、3.311、3.091,P<0.05)。结论氯胺酮可引起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引起神经元细胞减少,改变突触可塑性,进而影响幼鼠学习记忆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幼鼠高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与Wnt/β-连环素(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14日龄,体重40~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高氧致急性肺损伤组(ALI组)和乌司他丁组(UTI组)。ALI组和UTI组采用吸入高浓度氧(氧浓度>90%)72 h的方法制备幼鼠高氧急性肺损伤模型,C组正常呼吸空气。模型制备成功后1 d时开始,UTI组每天同一时点腹腔注射乌司他丁50 000 U/kg,连续注射3 d;C组和ALI组于相同时点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模型制备成功后4 d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确定湿重/干重(W/D)比值,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β和TNF-α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Wnt3a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ALI组和UTI组肺组织W/D比值和肺损伤评分升高,肺组织IL-6、IL-1β和TNF-α含量、p-GSK-3β、Wnt3a和β-catenin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ALI组比较,UTI组肺组织W/D比值和肺损伤评分降低,肺组织IL-6、IL-1β和TNF-α含量、p-GSK-3β、Wnt3a和β-catenin表达水平降低(P<0.05)。UTI组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ALI组减轻。结论乌司他丁减轻高氧致幼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优化效果。方法择期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年龄66~78岁,性别不限,体重46~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全麻组(G组)和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组(TSG组)。2组均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注射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中维持BIS 45~60。麻醉诱导后,TSG组在超声引导下行患侧胸椎旁神经阻滞,注入0.5%罗哌卡因15 ml。待胸腔操作结束转平卧位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肋缘下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每侧均注入0.3%罗哌卡因20 ml。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行PCIA。G组背景输注速率0.05 μg·kg-1·h-1,PCA剂量0.04 μg/kg,锁定时间为10 min;TSG组背景输注速率0.03 μg·kg-1·h-1,PCA剂量0.025 μg/kg,锁定时间为10 min。2组均镇痛至术后48 h,维持VAS评分≤3分;若VAS评分≥4分,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补救镇痛。分别于术前1 d(T0)、麻醉诱导前即刻(T1)、麻醉苏醒后1 h(T2)、术后4、8、12、24和48 h(T3~7)时,采集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记录术后48 h内PCA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和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48 h内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感染、局麻药中毒等)和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的发生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TSG组T2~7时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浓度降低,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舒芬太尼用量、PCA按压次数减少,补救镇痛率降低,镇痛满意度评分升高,术中心血管事件和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和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可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痛敏反应,且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