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作者: 李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 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彭州 611930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也有明显的提升,关注口腔健康的人越来越多。但也有人对保护口腔健康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也就是“口气”比较重,大不了长几颗龋齿。殊不知,许多慢性疾病都与口腔问题有直接的关系。那么保护口腔健康到底有多重要?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口腔健康呢?下面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赶快学习起来,保护你的口腔健康,口腔健康了你的全身也就健康了。

  • 标签: 口腔健康;小常识
  • 简介:摘要主动脉夹层,尤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急性进展、高致死性的严重心血管疾病,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可减少死亡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然而因其病因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临床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早期预防和药物应用非常局限。最近的一些研究结果显示,铁死亡在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对两者关系的揭示或可为该病的预防、治疗及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肌细胞,平滑肌 内皮细胞 细胞外基质 铁死亡 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提高绩效和患者安全的团队策略和工具(TeamSTEPPS)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疾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并对TeamSTEPPS在未来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展望,以期提高护理人员团队协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综述 TeamSTEPPS 团队合作 心脑血管疾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术后中重度操作性疼痛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外科ICU收治的380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患者术后操作性疼痛调查问卷、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术后发生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380例外科ICU患者术后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发生率为72.63%(276/380),其中52.17%(144/276)的患者积极报告中重度操作性疼痛,47.83%(132/276)的患者选择隐瞒或忍耐中重度操作性疼痛。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3.763,P<0.01)、慢性疼痛史(OR=2.363,P<0.05)、引流管数量(OR=1.297,P<0.01)、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OR=4.137,P<0.01)是外科ICU患者术后发生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论外科ICU患者术后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发生率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发生操作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外科 术后 操作性疼痛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在成人住院肺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及基因特征。方法采集2021年9~12月安徽蚌埠某医院住院肺炎患者咽拭子,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14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巢式PCR法扩增HRV阳性样本的VP4/VP2编码区基因,扩增产物测序。使用MEGA7.0软件构建HRV-VP4/VP2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结果共采集住院肺炎患者咽拭子146份,其中检出阳性样本52份,检出率为35.62%(52/146),HRV、腺病毒、冠状病毒OC43和乙型流感病毒检出率位居前四位。HRV共检出23例,占检出病毒样本的44.23%(23/52),其中HRV混合感染有9例(39.13%,9/23);结合临床数据分析,HRV混合感染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辅助通气比例以及不良预后比例均高于单一感染组(P<0.05)。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本研究的HRV感染主要以A组与B组为主。结论HRV是2021年安徽蚌埠秋冬季成人肺炎患者中最常见的病原体,其中HRV-A与HRV-B为优势株。HRV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易出现在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临床治疗中更需要辅助通气,易出现不良预后。

  • 标签: 肺炎 鼻病毒 系统进化树 混合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术侧血流动力学、脑血流动态调节(dCA)与术后高灌注发生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1-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因颈动脉狭窄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3例。根据有无术后高灌注将患者分为高灌注组(13例)与无高灌注组(50例),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采用传递函数法得出通过平均脑血流速度(CBFV)随血压变化的波动幅度(gain)、随血压变化产生波动的相位差(phase)及平均CBFV与血压变化间的一致性(coherence),分析评估两组间dCA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dCA参数用于预测CEA术后发生高灌注的诊断价值。结果①高灌注组高血压病比例高于无高灌注组(P<0.05)。②高灌注组颈动脉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狭窄段与狭窄远段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高于无高灌注组,高灌注组患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低于无高灌注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在超低频域、低频域内,高灌注组相位差低于无高灌注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高频域内,两组相位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低频、低频和高频三个域中,两组增益、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ROC曲线分析显示,超低频域相位差=33.28是预测CEA术后发生高灌注的最佳截断值(AUC=0.766,95%CI=0.629~0.904,P=0.03),其特异性为0.700,敏感性为0.846。结论CEA术后高灌注组与无高灌注组血流动力学、dCA存在差异,术前患侧dCA功能受损是术后高灌注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超声检查,多普勒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脑血流动态调节 高灌注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高流量呼吸湿化氧疗(HFNC)与常规吸氧治疗在胸部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胸部手术后患者共585例,其中HFNC组156例,常规吸氧组429例。经过倾向匹配评分(PSM)后两组患者各140例。HFNC组患者在术后第一天给予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仪持续给氧;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第一天给予双腔鼻导管或者面罩常规氧疗。主要结局指标是氧疗后治疗失败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气道护理干预、给氧时间、鼻面部皮损、术后第3天的动脉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数、总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及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HFNC组患者的治疗失败率显著低于常规吸氧组〔17.14%(24/140)比31.43%(44/140),P<0.01〕。HFNC组术后第3天的动脉血pH、SpO2和术后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常规吸氧组(P<0.001),HFNC组的PaCO2比常规吸氧组明显降低(P<0.05)。HFNC组的平均住院日、患者舒适度及治疗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而两组的气道护理干预次数、给氧时间、鼻面部皮损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FNC应用在胸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氧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氧疗,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高流量呼吸湿化氧疗 胸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粒细胞分型,评估不同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临床特征及恶化风险对个体化治疗和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采用非随机对照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AECOPD患者448例,根据入院时第一次抽取的外周血细胞计数结果,将患者分为嗜酸粒细胞组(n=158)、中性粒细胞组(n=174)、混合粒细胞组(n=46)和乏粒细胞组(n=70),比较4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特征,以出院后再发需要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作为随访结局,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时间,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一步对恶化危险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住院期间呼吸衰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静脉激素及高级抗生素使用率均以中性粒细胞组最高,嗜酸粒细胞组较低(48.3%比31.0%,33.3%比7.0%,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中性粒细胞组再发急性加重率最高,其次为混合粒细胞组,嗜酸粒细胞组及乏粒细胞组再发急性加重率较低(P=0.003)。以嗜酸粒细胞组作为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组再发急性加重风险较高(HR=1.95,95%CI:1.13~3.37,P=0.017),其他恶化因素包括年龄(HR=1.04,95%CI:1.01~1.07,P=0.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HR=0.98,95%CI:0.96~0.99,P=0.002)以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HR=1.61,95%CI:1.01~2.57,P=0.046)。结论基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粒细胞分型,中性粒细胞型AECOPD相比于嗜酸粒细胞型AECOPD住院期间病情严重,且再发急性加重风险高。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嗜酸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外周血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癌症复发恐惧及心理资本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邵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化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8次积极心理干预,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及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对2组干预前后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干预4周后及干预8周后,干预组患者的复发恐惧得分分别为(39.67 ± 4.24)、(34.60 ± 3.78)、(31.17 ± 3.60)分,不同时间点复发恐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257.757,P<0.05);心理资本得分分别为(113.20 ± 19.75)、(125.57 ± 18.79)、(134.43 ± 17.59)分,不同时间点心理资本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54.225,P<0.05)。结论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癌症复发恐惧,提高其心理资本水平。

  • 标签: 乳腺癌 积极心理干预 PERMA模式 癌症复发恐惧 心理资本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出院早产儿家庭主要照顾者母乳喂养选择情况,回顾性分析NICU住院期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吉林大学第一医院NICU于2019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出院的342例早产儿母乳喂养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NICU早产儿资料收集表对其进行调查,回顾性分析NICU住院对母乳喂养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母乳喂养决策的单因素分析包括胎龄(t值为-2.177,P值为0.029)、出生体质量(t值为-2.036,P值为0.043)、在院期间喂养方式(χ2值为6.582,P值为0.010)、住院时间(Z值为-2.205,P值为0.027)、母亲年龄(Z值为-2.975,P值为0.003)、母亲文化程度(χ2值为8.350,P值为0.040)、是否为双胎妊娠(χ2值为7.367,P值为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期间实施母乳喂养(P值为0.003)、母亲高龄(P<0.001)是促进母乳喂养决策的有利因素;双胎妊娠(P值为0.006)、母亲低学历(P值为0.001)、胎龄(P值为0.006)是不利于母乳喂养实施的危险因素。结论在院期间实施母乳喂养与母亲高龄有利于出院后母乳喂养的选择,双胎妊娠、母亲低学历与低出生胎龄不利于母乳喂养的实施。

  • 标签: 母乳喂养 早产儿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下,肿瘤专科护士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挖掘肿瘤专科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在构建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背景下,如何扩大肿瘤专科"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护理服务获益。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回顾,确定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2名注册"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肿瘤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法进行资料的编码、分类、提炼主题。结果肿瘤专科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的体验可以归纳为5个主题:意愿更高;认同度更高(自我认同、患者认同、社会支持);多重心理体验(压力体验:专科操作局限与沟通的压力;适应体验:"专科合作双人出诊模式"适应良好);专科服务的时间经济成本更高;服务项目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不足。结论为了进一步扩大肿瘤专科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让更多肿瘤患者在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获益,需提高护士专科认同度,从而提高从业意愿;增加护士培训,增强护士的综合应对能力;提高基于肿瘤疾病特点的政策经济支持;完善肿瘤专科"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

  • 标签: 互联网+护理服务 肿瘤专科护士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是一种分泌儿茶酚胺的肾上腺肿瘤,在孕妇中极为罕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低流行率和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的结合导致了诊断以及治疗困难。本研究通过对5例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分析,发现4例患者均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高血压,每个病例发病临床表现不同。治疗上首选手术治疗,无法手术者可选择放射性核素治疗、化疗及靶向治疗。通过随访发现在不同时间内均出现了复发转移,其中选择继续妊娠到中后期再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疾病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均出现全身多发骨转移,并且有两例在短时间便出现了死亡。因此,有效的诊断、个体化治疗、终身随访尤为重要。

  • 标签: 妊娠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海地区回族、汉族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的脂联素mRN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同期住院的胆囊胆固醇结石病择期手术患者(108例)和不合并胆囊结石病的其他良性疾病择期手术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胆囊胆固醇结石及成人肥胖分类标准分为胆囊结石肥胖组56例、胆囊结石非肥胖组52例、非胆囊结石肥胖组48例、非胆囊结石非肥胖组43例。测定各组患者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尿酸、超敏反应C蛋白(hs-CRP)水平;同时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定大网膜脂肪组织与腹壁皮下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结果与非胆囊结石非肥胖组比较,非胆囊结石肥胖组、胆囊结石非肥胖组、胆囊结石肥胖组TC[(4.57±0.49)mmol/L vs (5.63±0.53)mmol/L、(6.12±0.51)mmol/L、(6.85±0.43)mmol/L]、TG[(1.50±0.32)mmol/L vs (2.06±0.33)mmol/L、(2.53±0.39)mmol/L、(2.96±0.34)mmol/L]、LDL-C[(2.14±0.35)mmol/L vs (2.65±0.33)mmol/L、(3.05±0.37)mmol/L、(3.54±0.38)mmol/L]、尿酸[(188.63±13.52)mmol/L vs (257.69±14.63)mmol/L、(306.96±18.96)mmol/L、(359.96±16.58)mmol/L]、hs-CRP[(228.32±18.96)μmol/L vs (298.96±19.96)μmol/L、(354.96±19.96)μmol/L、(405.98±19.47)μmol/L]水平升高,脂联素表达[皮下脂肪:(1.76±0.25) vs (1.43±0.23)、(0.98±0.23)、(0.68±0.29);大网膜:(2.15±0.29) vs (1.88±0.28)、(1.56±0.27)、(1.12±0.25)]及HDL-C[(2.15±0.11)mmol/L vs (1.79±0.15)mmol/L、(1.42±0.12)mmol/L、(1.15±0.09)mmol/L]水平降低(P<0.05);与非胆囊结石肥胖组比较,胆囊结石非肥胖组、胆囊结石肥胖组TC、TG、LDL-C、GLU、尿酸、hs-CRP水平升高,脂联素表达及HDL-C水平降低(P<0.05);与胆囊结石非肥胖组比较,胆囊结石肥胖组TC、TG、LDL-C、GLU、尿酸、hs-CRP水平升高,脂联素表达及HDL-C水平降低(P<0.05)。皮下、大网膜脂联素表达与HDL-C正相关,与TC、TG、LDL-C、尿酸、hs-CRP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水平皮下脂联素、大网膜脂联素及高水平TG均为非肥胖人群发生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OR=2.340、1.931、2.784,P<0.05);低水平皮下脂联素、大网膜脂联素及高水平LDL-C均为肥胖人群发生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OR=2.358、2.596、2.115,P<0.05)。结论青海地区回族、汉族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脂联素mRNA水平降低;低水平皮下脂联素、大网膜脂联素均为青海地区回族、汉族肥胖、非肥胖人群发生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胆固醇结石 脂联素
  • 简介:摘要目的定性研究家庭治疗师在首次访谈中系统元能力的应用及其难点,以期为培养中国家庭治疗师的系统思维临床实践能力提供实证依据。方法目的取样4名资深家庭治疗师和4名新手家庭治疗师的首次访谈录像共约12 h,参考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和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AAMFT)理论模型进行主题分析编码,并根据编码结果对治疗师进行一对一访谈,时长共约4 h。结果家庭治疗首次访谈中系统元能力的应用主要表现为运用非病理性视角、保持关系取向、关注人际互动和应用系统式干预策略等4项高级主题,其下共包括16项初级主题。不同资历的治疗师的应用难点兼有共性和差异。结论系统元能力是家庭治疗实践中关键的核心胜任力。在首次访谈中应用系统元能力有利于和家庭建立咨访关系、收集家庭信息、制定治疗目标;其应用难点反映出对于专业培训和督导的本土化需求。

  • 标签: 家庭治疗 系统元能力 不同资历 首次访谈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乳鼠脑缺氧缺血(hypoxic ischemic,HI)后24 h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变化规律及关系。方法7日龄SD乳鼠随机分为HI组(n=40)和假手术组(sham组,n=40)。建立HI模型,按术后5个时间点(0、4、8、12、24 h)分为5个亚组取脑组织,每组8例。HE染色观察大脑皮质病理变化,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MMP-9、IL-1β和TIMP-1的表达。此外,制作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缺氧模型,加入MMP-9抑制剂和MMP-9激动剂,进一步证实MMP-9、IL-1β和TIMP-1的关系。结果HI后4 h大脑皮质出现轻微的核异常和胞体肿胀,12 h神经元嗜酸性改变最为明显。与8 h、12 h比较,HI后24 h MMP-9和IL-1β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HT22细胞缺氧4 h加入MMP-9抑制剂,IL-1β mRNA表达下调。结论新生乳鼠HI早期MMP-9、IL-1β和TIMP-1表达呈时间依赖性,抑制MMP-9表达可降低IL-1β水平。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白细胞介素-1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由大豆油、中链甘油三酯、橄榄油、鱼油组成的多种油脂肪乳(商品名:合文,SMOF lipid)与中长链混合型脂肪乳(商品名:力保肪宁,Lipofundin)对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重≤2 000 g,肠外营养使用时间≥14 d的早产儿临床资料,分为SMOF lipid组与Lipofundin组,比较两组患儿PNAC、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及肝功能变化。结果SMOF lipid组患儿的PNAC发生率显著低于Lipofundin组(P=0.042);SMOF lipid组患儿的ALT、AST平均水平较Lipofundin组低(P均<0.05);SMOF lipid组患儿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小于Lipofundin组(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NEC、BPD、ROP、PVH-IVH、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Lipofundin相比,SMOF lipid可降低早产儿PNAC的发生率,对NEC、BPD、ROP、PVH-IVH、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脂肪乳 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 肠外营养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s)移植能否抑制辐射诱导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衰老,及其在预防放射性肺纤维化(RIPF)中的作用。方法采用6 Gy照射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MLE12)诱导细胞衰老,照后即刻与GMSCs共培养,通过细胞形态、β半乳糖苷酶(β-Gal)染色、衰老分泌相关表型(SASP)检测以评估细胞衰老程度;C57BL/6小鼠单侧右肺17 Gy照射构建RIPF模型,照后1 d移植GMSCs,照后180 d取材,期间记录小鼠生存率,采用肺脏器比、HE染色、Masson染色评估肺内结构及肺间质胶原沉积状况,应用β-Gal免疫组织化学法与AECⅡ免疫荧光共定位评估肺内细胞衰老程度,qRT-PCR检测肺组织SASP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53-P21、P16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AECⅡ中P21表达情况。结果GMSCs共培养能够有效抑制辐射诱导的MLE12细胞衰老,使照射后升高的β-Gal阳染率降低11.8%(t=6.72,P<0.05),并使SASP(IL-6、IL-8、IL-1β)的表达有效降低(t=28.43、28.43、4.82,P<0.05);GMSCs移植提高了受照小鼠的生存率,改善了照射诱导的肺泡结构塌陷增厚及胶原蛋白沉积情况,照射后肺组织中衰老细胞数目降低23.9%(t=21.83,P<0.05),SASP的表达水平下降(t=8.86、20.63,P<0.05);抑制照射后MLE12及RIPF小鼠肺组织中P53-P21、P16相关蛋白的上调。结论GMSCs通过下调衰老相关的P53-P21及P16通路蛋白,从而抑制辐射诱导的AECⅡ衰老,达到预防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目的。

  • 标签: 放射性肺纤维化 细胞衰老 干细胞治疗 牙龈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0、2015和2020年山西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HIV的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在艾滋病哨点监测期通过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山西省2010、2015和2020年MSM哨点监测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危性行为、性传播疾病(STD)患病史、干预服务和HIV感染率等信息。结果2010、2015和2020年山西省监测MSM共2 708例,各年HIV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6,P<0.001),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17.34,P<0.001);最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77.62%(2 102/2 708)、5.91%(160/2 708)和28.14%(762/2 708);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52.52%(1 104/2 102)、63.13%(101/160)和23.49%(179/762);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城市、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网络招募和自愿咨询与检测点、患有STD、发生同性性行为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是MSM的HIV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2010、2015、2020年山西省MSM的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持续存在,且安全套坚持使用比例较低,MSM的HIV检测率较低。应采取针对性、有效性措施促进MSM危险行为时安全套的坚持使用及定期检测HIV。

  • 标签: 哨点监测 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病毒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1感染者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及其传播的相关危险因素,为HIV-1精准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四川省彭州市新报告≥50岁HIV感染者的340份血样,采用巢式PCR扩增法对pol基因区进行扩增、清理、拼接剪辑,多序列对比构建系统进化树区分亚型,计算成对基因距离,在基因距离阈值为0.90%时成簇数最多(41个),构建分子传播网络。分析HIV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及入网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40份样本中,扩增成功330份(97.06%,330/340)。确定6种HIV-1亚型,包括CRF01_AE(56.67%,187/330)、CRF07_BC(27.88%,92/330)、B(11.21%,37/330)、CRF08_BC(3.33%,11/330)、CRF55_01B(0.61%,2/330)和C(0.30%,1/330)。入网率为58.79%(194/330),研究对象HIV-1分子传播网络的入网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文盲,初中(OR=0.35,95%CI:0.13~0.97)与高中/中专文化程度(OR=0.14,95%CI:0.02~0.97)的入网可能性较低;相比于农民,职业不详(OR=0.40,95%CI:0.17~0.95)的入网可能性较低;相比于CRF01_AE亚型,CRF07_BC(OR=0.20,95%CI:0.11~0.35)和CRF08_BC亚型(OR=0.09,95%CI:0.02~0.45)的入网可能性较低。结论四川省彭州市农村地区中老年群体中艾滋病传播来源多元化,艾滋病干预工作应重点定位于低文化程度的中老年农民,同时加强检测与溯源调查。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分子传播 网络 50岁及以上人群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人群和小鼠血清对变异株(Delta株和Beta株)的交叉中和活性。方法各取20份人群常规两剂基础免疫血清、三剂加强免疫血清和两剂小鼠免疫血清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新型冠状病毒原型株、Delta和Beta变异株3株病毒,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中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通过分析不同稀释度血清对固定剂量病毒的中和活性,计算血清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 GMT),评估免疫血清的交叉中和水平。结果人免疫血清对不同变异株的阳性率均大于95%;基础免疫后,接种者血清对原型株、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109、41和15,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7倍和7.3倍;加强免疫后,接种者血清对原型株、Delta和Beta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446、190和86,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3倍和5.2倍。小鼠免疫血清对不同变异株的阳性率均为100%;对原型株、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2 037、862和408,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4倍和5.0倍。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的人群和小鼠血清均可对Delta和Beta变异株产生一定水平的中和保护,且人群加强免疫后可产生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和交叉中和抗体,为该疫苗的临床应用和保护效果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基础免疫 加强免疫 变异株 交叉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