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密度对单钠尿酸盐(MSU)晶体诱导中性粒细胞产生炎症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三磷酸腺苷的参与机制。方法制备MSU晶体,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别采用MSU晶体刺激不同密度中性粒细胞(5×106/ml为低细胞密度,20×106/ml为中细胞密度,100×106/ml为高细胞密度)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刺激后细胞荧光强度及活性氧产生,偏振光显微镜观察MSU晶体分布,免疫荧光检测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的形成,流式微球检测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1、干扰素γ诱导单核细胞因子(MIG)、MIP-1α、MIP-1β水平。结果(1)低细胞密度下,经MSU晶体干预后,中性粒细胞后侧向散射角(SSC)值为170±19;中细胞密度为128±13;高细胞密度为93±9,较低细胞密度显著降低(P<0.05)。(2)与低细胞密度比,高细胞密度下经MSU晶体干预后中性粒细胞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1.8±0.2比6.2±0.7,P<0.05);而使用氧化三磷酸腺苷和MSU晶体干预后,中性粒细胞的荧光强度较单纯MSU晶体干预明显增加(低细胞密度为7.5±0.3,中细胞密度为4.6±0.2,高细胞密度为3.4±0.5,P<0.05)。(3)经MSU晶体刺激后,加入活性氧荧光探针的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产生增多,且随着中性粒细胞密度增加,活性氧产生明显增加(荧光强度0.85±0.32比2.49±0.78比4.5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加入氧化三磷酸腺苷干预后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产生显著降低。(4)MSU晶体刺激中性粒细胞后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高细胞密度下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较多,进而促进MSU晶体聚集,氧化三磷酸腺苷可减少MSU晶体干预后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5)高细胞密度下,中性粒细胞经MSU晶体刺激后上清中IL-1β、TNFα、IL-8、MIP-1、MIG、MIP-1α、MIP-1β水平均显著低于中细胞密度(P<0.05)。结论MSU晶体刺激中性粒细胞后,对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呈细胞密度依赖性,三磷酸腺苷可能在上述过程中发挥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血脂各组分对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以及不同水平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4月-10月于我科进行体检的患者90例,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TC、TG、HDL-C、LDL-C、血清肌酐和血尿酸等。均详细询问病史,记录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等情况,检查颈动脉超声,计算斑块积分,结果根据血浆中中性粒细胞的水平进行三分位法分为三组,低值组(<3.802*109)、中值组(3.802-6.724*109)、高值组(>6.724*109),三组间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血糖、血尿酸、脂蛋白α对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见表(2),可见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水平受血糖、甘油三酯的水平影响。结论中性粒细胞的计数受到血中甘油三酯水平影响,甘油三酯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同时高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组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积分明显增高。
简介:摘要血液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儿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此类患儿应先进行危险分层及耐药菌感染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尽快启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续根据病原学结果及患儿治疗反应进行抗菌药物治疗调整。以期快速控制感染,降低重症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简介:摘要现报道1例幼年起病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ELANE)基因突变相关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N)的诊治过程。患者男性,24岁,表现为反复发热伴口腔黏膜溃疡,腹泻,中性粒细胞1.04×109/L。予痰热清静脉滴注20 ml/次、1次/d,联合口服阿奇霉素500 mg/次、1次/d,治疗7 d,患者体温维持在36.5 ℃左右。基因检测报告显示ELANE基因杂合突变,对其父母亦进行了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母亲ELANE基因存在相同突变,父亲正常,最终诊断CN。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皮下注射2 μg·kg-1·d-1,3 d后患者中性粒细胞升至2.79×109/L,口腔溃疡愈合,未再腹泻。CN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分享该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是固有免疫抵抗微生物的主要执行者,因此中性粒细胞对于维持肠道环境内稳态非常重要。当机体受到外来微生物入侵时,局部组织发生感染,中性粒细胞被激活并募集到感染部位,通过吞噬、脱颗粒、NADPH氧化酶依赖性杀菌等功能发挥作用。有研究表明,在炎症发生的早期,中性粒细胞起着重要的抗感染作用,而在炎症晚期,中性粒细胞持续存在,由于细胞凋亡,细胞内毒素释放入感染部位,对感染组织持续损伤。然而,中性粒细胞在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相关作用机制目前并不明确。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中性粒细胞在IBD中的相关研究,阐述了其在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时的作用。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而言,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1例20岁女性为乌发自行服用何首乌粉15g/d。2周后,患者出现纳差及乏力;3周后出现尿色加深,肝功能检查示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78U/L,丙氨酸转氨酶(ALT)1121U/L,总胆红素(TBil)100.8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T)77.4μmol/L。服用何首乌粉第42天,实验室检查:AST472U/L,ALT755U/L,TBil102.9μmol/L,DBil76.7μmol/L;白细胞计数3.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27×10~9/L。考虑药物引起肝损害和中性粒细胞缺乏可能性大。停用何首乌,给予保肝、退黄等综合治疗。治疗10d后实验室检查:ALT62U/L,AST73U/L,DBil20.5μmol/L,TBil30.2μmol/L;白细胞计数6.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3.60×10~9/L。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幼儿急疹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改变。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8月来我院诊治的120例发热患儿,通过回顾性诊断分成上呼吸道感染组(n=62)与幼儿急疹组(n=58),在入院第1d、第3d及第5d抽取患儿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幼儿急疹组患儿入院第3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降低(P<0.05),淋巴细胞绝对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P<0.05);上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常规均无明显变化(P>0.05);幼儿急疹组患儿入院第1d和第5d的血常规与上呼吸道感染组患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院第3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上呼吸道感染组(P<0.05)。结论:幼儿急疹在出疹前会大量消耗中性粒细胞,出疹后中性粒细胞会逐渐恢复正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中性粒细胞群落参数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0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已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5例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组,另抽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137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全血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两组血常规检测结果和中性粒细胞群落参数[侧向散射光强度(Neu-X)、荧光染色信号强度(Neu-Y)、前向散射光强度(Neu-Z)],计算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并比较两组间上述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这些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小板计数、NLR、PLR及中性粒细胞Neu-X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淋巴细胞绝对值和中性粒细胞Neu-Z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NLR、Neu-X、Neu-Z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8,0.592,0.614,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达0.765,三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结论外周血NLR、Neu-X、Neu-Z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粒细胞分型,评估不同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临床特征及恶化风险对个体化治疗和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采用非随机对照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AECOPD患者448例,根据入院时第一次抽取的外周血细胞计数结果,将患者分为嗜酸粒细胞组(n=158)、中性粒细胞组(n=174)、混合粒细胞组(n=46)和乏粒细胞组(n=70),比较4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特征,以出院后再发需要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作为随访结局,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时间,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一步对恶化危险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住院期间呼吸衰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静脉激素及高级抗生素使用率均以中性粒细胞组最高,嗜酸粒细胞组较低(48.3%比31.0%,33.3%比7.0%,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中性粒细胞组再发急性加重率最高,其次为混合粒细胞组,嗜酸粒细胞组及乏粒细胞组再发急性加重率较低(P=0.003)。以嗜酸粒细胞组作为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组再发急性加重风险较高(HR=1.95,95%CI:1.13~3.37,P=0.017),其他恶化因素包括年龄(HR=1.04,95%CI:1.01~1.07,P=0.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HR=0.98,95%CI:0.96~0.99,P=0.002)以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HR=1.61,95%CI:1.01~2.57,P=0.046)。结论基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粒细胞分型,中性粒细胞型AECOPD相比于嗜酸粒细胞型AECOPD住院期间病情严重,且再发急性加重风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