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术后中重度操作性疼痛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外科ICU收治的380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患者术后操作性疼痛调查问卷、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术后发生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380例外科ICU患者术后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发生率为72.63%(276/380),其中52.17%(144/276)的患者积极报告中重度操作性疼痛,47.83%(132/276)的患者选择隐瞒或忍耐中重度操作性疼痛。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3.763,P<0.01)、慢性疼痛史(OR=2.363,P<0.05)、引流管数量(OR=1.297,P<0.01)、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OR=4.137,P<0.01)是外科ICU患者术后发生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论外科ICU患者术后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发生率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发生操作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患者操作性疼痛体验及对疼痛管理的需求,为临床制定操作性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在2019年5月1日—12月31日期间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 24 h内的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Nvivo 10. 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资料分析得出以下6个主题:(1)患者经历了强烈的操作性疼痛;(2)患者对操作性疼痛的认识和应对不足;(3)患者的外源性支持不足;(4)外源性支持对患者很重要;(5)患者期待操作性疼痛有更好的管理方法;(6)医护人员对操作性疼痛的评估和认识不足。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经历了强烈的操作性疼痛,目前急需构建完善的操作性疼痛管理方案,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疼痛管理方案,改善ICU中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操作性疼痛体验。
简介:摘要气压止血带能一定程度的阻断血液循环,肢体远端处于接近无血状态,使手术者能有更清晰的视野,从而手术更加利于操作,可以缩短手术时间。目前气压止血带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四肢手术1。如果止血带使用不当极易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潜在的危险已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在手术前根据手术部位选择适宜的止血带,拟定合适的止血带压力,术中严格掌控使用时间,可以有效预防止血带所带来的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习护生眼科护理技术操作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选取我院眼科护士实习生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组均为40例护士实习生,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体验式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士实习生考核成绩和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实习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护士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于实习护生眼科护理技术操作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临床效果突出,可提升患者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获得了护士实习生的高度满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55例作为治疗组,同期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以及餐后2hC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HbAlc、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C肽均明显的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lc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空腹C肽、餐后2hC肽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对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模型建造成功后,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通过灌胃的方法给予二氢杨梅素(100 mg·kg-1·d-1),另一组给予对应体积的生理盐水,持续给药4周。期间,每周测量体重、进食量。4周后,行葡萄糖耐量实验、胰岛素释放实验和胰岛素耐量实验。小鼠处死后,检测肝脏脂质沉积情况,并对血脂、肝功能及肝脏中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二氢杨梅素治疗后,高脂喂养小鼠体重明显降低,糖脂代谢、肝功能均有所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减轻、甘油三酯含量降低(t=2.161~7.315,P均<0.05)。此外,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t=3.2,P<0.05)和脂肪酸合酶(FASN,t=7.116,P<0.0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结论二氢杨梅素通过降低SREBP-1c/FASN的表达进而抑制肝脏脂质从头合成途径而改善NAFLD。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验证一种基于CT影像特征的预测模型用于预测MSAP和SAP患者有无感染性包裹性坏死(WON)。方法连续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依据2012年亚特兰大修订版诊断标准确诊的1 322例MSAP、SAP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最终纳入入院3 d后行CT增强且住院期间对WON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的患者126例,其中MSAP患者63例,SAP患者63例。根据引流液培养是否阳性将患者分为无菌性WON组(SWON组,31例)和感染性WON组(IWON组,95例),其中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18例SWON和74例IWON患者组成训练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13例SWON和21例IWON患者组成验证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IWON的模型,并可视化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因、WON气泡征和WON最低CT值均与IWON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胆源性胰腺炎、有WON气泡征和WON最低CT值越大是IWON的独立预测因素。由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回归方程式为0.12+0.01×年龄-0.75×高脂血症-1.62×酒精性-2.62×其他病因+19.18×WON气泡征+0.10×WON最低CT值。模型在训练集的AUC值为0.85(95%CI0.76~0.94),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7.57%、88.89%和71.74%,在验证集的AUC值为0.78(95%CI 0.62~0.94),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6.67%、84.62%和73.53%。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在鉴别WON有无感染的概率>0.38时,使用列线图预测比不适用更能让患者在临床获益。结论基于CT影像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无创、准确地预测MSAP和SAP患者有无感染性WON,为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