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以达到优化诊疗的目的。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2 054例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 054例消化道出血患儿中,男1 274例,女780例,男女之比为1.6∶1;<3.0岁647例(31.5%),3.0~5.9岁488例(23.8%),6.0~8.9岁413例(20.1%),9.0~11.9岁281例(13.7%),≥12岁225例(11.0%);上消化道出血991例,下消化道出血1 063例。引起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前三位病因为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过敏性紫癜和全身严重感染;引起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的前三位病因为肠息肉、过敏性紫癜和食物蛋白过敏性结直肠炎。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罕见病有黑斑息肉综合征、门静脉海绵样变性、Bartter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Budd-Chiari综合征、环形胰腺、Reye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Evans综合征、肛周血管扩张症等。结论消化道出血是儿科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道出血患儿的比例下降。不同年龄阶段导致上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不同,除注意常见的病因外,对于罕见病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应该提高警惕和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病因,以达到优化诊疗的目的。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2 054例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 054例消化道出血患儿中,男1 274例,女780例,男女之比为1.6∶1;<3.0岁647例(31.5%),3.0~5.9岁488例(23.8%),6.0~8.9岁413例(20.1%),9.0~11.9岁281例(13.7%),≥12岁225例(11.0%);上消化道出血991例,下消化道出血1 063例。引起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前三位病因为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过敏性紫癜和全身严重感染;引起儿童下消化道出血的前三位病因为肠息肉、过敏性紫癜和食物蛋白过敏性结直肠炎。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罕见病有黑斑息肉综合征、门静脉海绵样变性、Bartter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Budd-Chiari综合征、环形胰腺、Reye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Evans综合征、肛周血管扩张症等。结论消化道出血是儿科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道出血患儿的比例下降。不同年龄阶段导致上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不同,除注意常见的病因外,对于罕见病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应该提高警惕和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糖阈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正常肾糖阈值(RTG, 8.9~10 mmol/L)为切点,将患者分为高RTG组(RTG>10 mmol/L)、中等RTG组(8.9 mmol/L≤RTG≤10 mmol/L)和低RTG组(RTG<8.9 mmol/L),收集并分析各组临床资料及生化特征。结果2型糖尿病高、中、低RTG组患者比例为56%、29%、15%。高RTG组患者的RTG值、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HbA1C、总胆固醇(TC)、血肌酐、血糖平均值(MBG)及24 h尿糖与中等RTG组相比均有差异,高RTG组患者的RTG值、性别、BMI、FPG、HbA1C、TC及MBG与低RTG组相比有差异;中RTG组和低RTG组患者仅RT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性别、年龄、BMI、HbA1C、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RTG值呈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BMI、HbA1C和LDL-C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RTG值的相关因素(均P<0.01)。结论2型糖尿病高RTG患者的比例大,BMI、HbA1C和L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RTG相关。
简介:摘要电压门控型钠通道(voltage gated sodium channels, VGSCs)在细胞兴奋的产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痛觉的产生与传导。其中钠离子通道1.7(sodium channel 1.7, Nav1.7)在痛觉的产生和痛觉信号的传递中都发挥重要作用。Nav1.7主要分布在神经系统,在部分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中也有表达。文章主要阐述Nav1.7与伤害感受性疼痛的关系、Nav1.7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相关性,综述Nav1.7基因突变在痛觉异常疾病中的作用以及Nav1.7作为潜在靶点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开发Nav1.7靶向药物进行疼痛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LNA基因变异所致额骨干骺端发育不良1型(frontometaphyseal dysplasia 1,FMD1)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表型,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基因变异筛查,用Sanger测序法对其父母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男性,2岁9个月,表现为特殊面容:眉弓轻度突出、眼睑下斜、眼距宽,骨骼畸形:双下肢弯曲、右膝外翻、左膝内翻、双手食指及中指轻度畸形、小指屈曲挛缩,左肘关节活动受限。基因测序发现患儿FLNA基因存在错义变异c.3527G>A,p.Gly1176Glu(半合子),父母均未携带该变异。结论FLNA基因变异引起的FMD1在婴幼儿时期即可出现关节挛缩、长骨发育不良,并随年龄增长进展,需要长期随访治疗。本例患儿FLNA基因变异位点尚未见文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