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患者临床麻醉过程中采取喉罩全麻通气干预方式的麻醉安全性。方法:该文调查指标源自于 2018年 03月 --2020年 04月本医院妇产科收入且行麻醉的 68例患者项目研究内容,开展组别分组方法为随机抽签方式,各个组别纳入 34例,试验组选用喉罩全麻通气干预方式,参照组选用气管插管全麻通气干预方式,评估各个组别麻醉不良反应总共统计值、满意麻醉干预效果总共统计值。结果:试验组麻醉不良反应总共统计值评比参照组具体项目计算结果减少( P<0.05);试验组满意麻醉干预效果总共统计值评比参照组具体项目计算结果增多( P<0.05)。结论:在妇产科患者临床麻醉过程中选择喉罩全麻通气干预方式展示较高麻醉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耳封堵术后发生延迟性心脏压塞发生与左心耳毗邻解剖结构及封堵器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13例2016年8月至2021年6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因左心耳封堵术导致的延迟性心脏压塞并行急诊心包穿刺引流患者,随访时间(16±12)个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术中及延迟性心脏压塞恢复后通过左心房CTA,食道超声心动评估左心耳及左心耳封堵器周边解剖结构关系。结果左心耳封堵后发生延迟性心脏压塞行心包穿刺引流患者13例,男性7例,年龄(72.1±8.3)岁,6例同时行冷冻消融治疗;患者左心耳菜花型8例,鸡翅型5例;盘式封堵器密封盘直径(29.5±2.8)mm;10例患者心脏压塞恢复后复查左心房CTA,8例锚钩贴靠肺动脉,1例锚钩贴靠左上肺静脉,1例锚钩同时贴靠肺动脉和左上肺静脉;除1例术后2 d死亡外其他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左心耳封堵后发生延迟性心脏压塞与左心耳毗邻肺动脉,左上肺静脉位置关系密切,与较大的封堵器及其锚钩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晚期宫颈组织弹性成像参数与第一产程时间的相关性及各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1月10日至2019年1月30日北京医院的48例足月待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经阴道实时超声评估宫颈长度(CL)、内口形态,测量宫颈弹性成像参数,包括硬度比(HR)、弹性对比指数(ECI)、宫颈内口应变力平均值(IOS)、宫颈外口应变力平均值(EOS),随访至生产并记录临产后第一产程时间,根据第一产程时间分为第一产程正常组与第一产程延长组。分析评价晚孕期宫颈弹性成像参数与第一产程时间的相关性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48例待产孕妇临产后35例经阴道分娩,13例行剖宫产,其中4例因第一产程延长行剖宫产,9例因其他原因行剖宫产。第一产程正常组CL、HR低于第一产程延长组,ECI高于第一产程延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正常组IOS、EOS均高于第一产程延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临产前行宫颈弹性评估且最终经阴道分娩的孕妇中,第一产程时间与宫颈ECI呈负相关(r=-0.415,P<0.05);ECI与CL、HR呈负相关(r=-0.528,-0.374;均P<0.05);HR与IOS、EOS呈负相关(r=-0.669,-0.558;均P<0.01);HR与CL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评价宫颈组织的ECI,或可作为评价宫颈成熟度的半定量指标,对预测产程和指导引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山东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分析其剂量变化趋势,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测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实验检测和质量控制,对山东省所辖16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的全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结果,采用SPSS 23. 0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25 523人,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8 mSv,不同年份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2 815.91, P<0.001),人均年有效剂量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医学应用中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0.55 mSv,医学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10.37, P<0.001);工业应用中测井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0.37 mSv,工业应用中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48.07, P<0.001)。医学应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工业应用中放射工作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93, P<0.001)。结论医学应用中核医学和工业应用中测井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相对较高,应持续改进和完善工作场所防护措施,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管理监督。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两种术式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136例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行单髁置换术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与屈曲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膝关节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改善更优,术后疼痛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创伤小,更有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