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藏高原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的基因型及其地区分布。方法选取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保存的1954-2011年在不同地区宿主、媒介体内分离的1 004株鼠疫菌作为实验对象,采用传统的苯酚-氯仿混合抽提法提取鼠疫菌DNA。分别对3个CRISPR位点(YPa、YPb和YPc)进行PCR扩增、测序,将所测得CRISPR序列与文献最新报道的CRISPRDictionary数据库进行检索比对,以鉴定间区序列(spacer);对CRISPR各位点新发现的spacer,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进行Blast序列比对,推测基因序列来源。根据CRISPR spacer阵列的多态性对青藏高原鼠疫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 004株鼠疫菌共发现53种spacer,其中新发现6种,分别为a105、a106、a107、b51、b52、c14;1 004株鼠疫菌被分成44个不同的CRISPR基因型,10大类群,新发现基因型15种,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CRISPR基因型以G26-a1′、G7、G22、G24-a1′、G22-a1′、G9、G26-a1′a60型为主,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CRISPR基因型为G37-a6′型。结论青藏高原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CRISPR基因型具有高度多样性,且地区分布特征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和Web of SCI数据库,搜集有关EBM结合PBL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7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4个研究。因研究结局指标不一及文献质量较低无法进行定量合成,故采用描述性方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显示,与基于课堂的灌输式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相比,EBM结合PBL教学组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大部分指标均取得更优的成绩,尤其是病例分析得分、考试总分、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组织协作能力等方面具有更多优势。结论当前证据提示EBM结合PBL教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比起传统LBL教学来讲更能提升学生能力。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治疗豚鼠实验感染鼠疫的效果。方法选择SPF级豚鼠70只,雌性,体重为250 ~ 300 g,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为左氧氟沙星24、48、72 h组,莫西沙星24、48、72 h组(开始给药时间点分别为感染鼠疫菌24、48、72 h)和对照组(未进行治疗)。各组豚鼠皮下注射鼠疫菌141株[1 × 107菌落形成单位(CFU)菌悬液]制备实验感染鼠疫模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成人剂量,用动物折算系数法换算成豚鼠每日用药剂量进行治疗,每只豚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给药量分别为12.0、9.6 mg/d,连续用药9 d。停药观察9 d后处死豚鼠,进行细菌学检验和病理学观察,并计算治愈率。结果左氧氟沙星24、48、72 h组治愈率分别为100.0%(10/10)、70.0%(7/10)、6/6,莫西沙星24、48、72 h组治愈率分别为100.0%(10/10)、100.0%(10/10)、5/7,对照组治愈率为0(0/10)。与对照组比较,左氧氟沙星24、48、72 h组和莫西沙星24、48、72 h组治愈率均明显较高(P均< 0.05);相同开始给药时间点的两种药品间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治疗豚鼠实验感染鼠疫的效果理想,特殊情况下可用于鼠疫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科学有效地选择抗生素治疗鼠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37株分离自内蒙古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和媒介的鼠疫菌,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硫酸卡那霉素、硫酸链霉素、头孢曲松钠、氨苄青霉素钠、氯霉素、盐酸壮观霉素、头孢呋辛钠、盐酸四环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共11种抗生素对137株鼠疫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MIC50、MIC90(能抑制50%、90%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并根据CLSI标准判定其敏感性。结果检测的137株鼠疫菌未发现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硫酸卡那霉素、硫酸链霉素、头孢曲松钠、氨苄青霉素钠、氯霉素、盐酸壮观霉素、头孢呋辛钠、盐酸四环素和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具有单独或多重耐药性。根据CLSI标准,137株鼠疫菌对11种抗生素均敏感;其中,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及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的抗菌活性较高,MIC90均< 0.250 μg/ml;盐酸壮观霉素的抗菌活性最低,MIC90为16.000 μg/ml。结论内蒙古自治区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分离的鼠疫菌未发现对11种抗生素具有单独或多重耐药性,应对鼠疫菌进行持续的耐药监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是否存在耐药及耐消毒剂鼠疫菌株,为鼠疫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方法收集我国1943 - 2016年分离自10处鼠疫自然疫源地的2 753株鼠疫菌,根据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NCBI)公布的耐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基因strA、strB,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基因TEM、SHV、CTX-M,耐磺胺类药物基因sul1、sul2、sul3,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的序列信息,分别针对每个基因设计1对引物。提取2 753株鼠疫菌基因组DNA,采用PCR法对所有DNA样本进行上述9个目的基因扩增。结果PCR检测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成立,2 753株鼠疫菌DNA样本均未见耐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基因strA、strB,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基因TEM、SHV、CTX-M,耐磺胺类药物基因sul1、sul2、sul3及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对应的目的条带。结论我国鼠疫菌尚未检测到上述耐药及耐消毒剂基因,但鼠疫菌耐药性的监测工作仍需持续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11种抗菌药物对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建立鼠疫菌MIC测定方法,掌握常用抗生素对鼠疫菌的抑菌范围,为鼠疫的临床治疗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Labor Standard Institution,CLSI)药敏试验方法中的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硫酸卡那霉素、硫酸链霉素、头孢曲松钠、氨苄青霉素钠、氯霉素、盐酸壮观霉素、头孢呋辛钠、盐酸四环素共11种抗菌药物对118株鼠疫菌的MIC,并计算MIC50、MIC90(能抑制50%、90%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以纸片扩散法的检测结果作为对照观察两者的一致性。118株鼠疫菌分离自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由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保存。结果检测的118株鼠疫菌,未发现具有单个或多个抗菌药物抗性的菌株,与纸片扩散法结果一致,并获得11种抗菌药物对118株菌的MIC50、MIC90。结论成功建立了鼠疫菌MIC测定方法,该方法能高通量测定抗菌药物对鼠疫菌的MIC,评价鼠疫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一种高效、经济、实用的实验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痛中心认证后,各部门急救流程的持续改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06例临床资料,将认证前收治的9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认证后收治的108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研究组及实验组患者的开始发病至初次医疗接触时间、进门至植入球囊扩张时间、初次医疗接触至植入球囊扩张时间、总缺血时间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初次医疗接触至植入球囊扩张时间[84.5(73.0,96.0) min]、总缺血时间[205.0(159.8,307.0) min]、进门到植入球囊扩张时间[72.5(58.3,83.8) min]较对照组[112.0(93.0,132.5) min、241.0(199.0,329.0) min、78.0(68.0,96.5) min]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开始发病至初次医疗接触时间稍短于对照组[124.5(77.3,201.0) min与130.0(76.3,216.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16.7%(18/108)与28.6%(2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Killip Ⅲ、Ⅳ级(OR 2.618,95%CI 1.244~5.509,P=0.011)、开始发病到初次医疗接触时间>90 min(OR 4.562,95%CI 2.167~9.603,P<0.001)、进门到植入球囊扩张时间>60 min(OR 2.227,95%CI 1.087~4.563,P=0.029)是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痛中心流程的持续改进可以促使本地区内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有效地缩短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减少术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及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2、3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低剂量组(2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和高剂量组(4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疗效,记录治疗前、治疗8周后BPV、昼夜节律、血管内皮因子[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清疾病相关因子[人软骨糖蛋白(YKL-40)、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叶酸]、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统计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低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平均收缩压的标准差(SBPV)、白昼SBPV、夜间SBPV、24 h动态血压平均舒张压的标准差(DBPV)、白昼DBPV、昼夜节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剂量组24 h SBPV、白昼SBPV、白昼DBPV、昼夜节律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9.53 ± 1.73)%比(10.89 ± 1.98)%、(9.14 ± 1.90)%比(10.33 ± 2.07)%、(11.56 ± 2.78)%比(13.06 ± 3.16)%、(4.78 ± 1.56)%比(5.70 ± 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NO、叶酸、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67.16 ± 13.14)μmol/L比(60.53 ± 12.50)μmol/L、(14.94 ± 2.07)mmol/L比(13.83 ± 2.28)mmol/L、(1.42 ± 0.15)mmol/L比(1.31 ± 0.18)mmol/L](P均<0.05);两组患者ET、YKL-40、sICAM-1、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剂量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33.63 ± 5.15)ng/L比(37.44 ± 5.13)ng/L、(32.68 ± 6.16)μg/L比(36.94 ± 6.03)μg/L、(203.78 ± 41.19)ng/L比(249.93 ± 50.81)ng/L、(6.78 ± 1.03)mmol/L比(7.38 ± 1.30)mmol/L、(2.88 ± 0.61)mmol/L比(3.39 ± 0.85)mmol/L、(3.14 ± 1.05)mmol/L比(3.85 ± 1.4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效果均显著,但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患者BPV及昼夜节律的降低作用更好,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