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谵妄及谵妄持续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 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麻醉方式、机械通气时间、缺氧时间、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镇静药物应用情况、ICU住院时间;记录患者ICU谵妄发生情况及谵妄持续时间。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筛选ICU患者发生谵妄及谵妄持续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1 200例ICU患者中有397例发生谵妄,ICU谵妄发生率为33.1%。在谵妄患者中,有47.6%(189例)的患者谵妄持续时间为1.0 d;397例患者谵妄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0(1.5,2.5)d。①谵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ICU谵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时间或缺氧时间4~9 d和≥10 d患者ICU谵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 d患者,全麻和未手术患者ICU谵妄发生率明显高于腰麻患者,APACHEⅡ评分≥20分患者ICU谵妄发生率明显高于≤10分和11~19分患者,ICU住院时间>9 d患者ICU谵妄发生率明显高于≤8 d患者,应用镇静药物患者谵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应用镇静药物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优势比(OR)=5.491,95%可信区间(95%CI)为4.361~6.913,P<0.001〕、ICU住院时间(OR=2.679,95%CI为1.822~3.941,P<0.001)和应用镇静药物(OR=2.479,95%CI为1.821~3.374,P<0.001)是发生ICU谵妄的危险因素。②谵妄持续时间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ICU谵妄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时间或缺氧时间≥10 d患者ICU谵妄持续时间较≤3 d和4~9 d患者明显延长,全麻和未手术患者ICU谵妄持续时间较腰麻患者明显延长,APACHEⅡ评分≥20分患者ICU谵妄持续时间较≤10分和11~19分患者明显延长,ICU住院时间>9 d患者ICU谵妄持续时间较≤8 d患者明显延长,应用镇静药物患者ICU谵妄持续时间较未应用镇静药物患者明显延长。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缺氧时间每增加1个等级(缺氧时间分为≤3、4~9、≥10 d 3个等级),ICU谵妄持续时间平均延长0.061 d(β=0.061,95%CI为0.032~0.090,P<0.001);APACHEⅡ评分每增加1个等级(APACHEⅡ评分分为≤10、11~19、≥20分3个等级),ICU谵妄持续时间平均延长0.058 d(β=0.058,95%CI为0.048~0.068,P<0.001);ICU住院时间>9 d患者ICU谵妄持续时间较≤8 d患者平均延长0.065 d(β=0.065,95%CI为0.056~0.075,P<0.001);应用镇静药物患者ICU谵妄持续时间较未应用镇静药物患者平均延长0.362 d(β=0.362,95%CI为0.234~0.490,P<0.001)。结论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和应用镇静药物是ICU谵妄及谵妄持续时间共同的危险因素;缺氧时间是ICU谵妄持续时间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宫外孕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门诊宫外孕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7例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57例实施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评分(SAS、SDS)降低(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自觉症状、社会活动、心理情绪、躯体功能、总分)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评分(SAS、SDS)、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自觉症状、社会活动、心理情绪、躯体功能、总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急救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门诊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实验中共选取研究对象74例,均为骨科收治,存在有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脊柱骨折等不同的骨科创伤情况。在入组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配为了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需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每组37例患者,对比两种不同模式下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术后第15天、第30天,使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实施于创伤骨科术后康复训练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实验中共选取研究对象74例,均为骨科收治,存在有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脊柱骨折等不同的骨科创伤情况。在入组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配为了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需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每组37例患者,对比两种不同模式下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术后第15天、第30天,使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实施于创伤骨科术后康复训练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采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共计84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开始于2019年1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1月,为了深入了解骨科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本次使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n=42例)、观察组(采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n=42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并对护理期间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主要包括: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等数据,同时将两组统计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38%(1/42)、11.90%(5/42)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比前者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无论是住院时间,还是住院费用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相比之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97.62%(41/42)、76.19%(32/42)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两组相比后者有明显的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结论: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中采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能够有效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的恢复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今后的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抑郁症患者护理服务过程中采取认知 -行为疗法护理干预模式的意义。方法:将 2018年 01月 --2020年 03月本医院收治的 62例抑郁症患者用作这次探究资料,开展组别区分方式选择随机掷骰子方法,各个组别归入 31例,各组组别都开展抗抑郁药品治疗,试验组选择认知 -行为疗法护理干预模式,参照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模式,研究实行护理之前及实行护理之后抑郁情绪判断分数、护理服务满意合计情况。结果:试验组实行护理之后抑郁情绪判断分数评比参照组具体资料内容减少( 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合计情况评比参照组具体资料内容增多( 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护理服务过程中选用认知 -行为疗法护理干预模式得到良好护理服务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诊临终患者应用安宁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方法选取本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8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实施不同护理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健康调查简表(SF-36)针对两组患者的状态进行评估,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临终患者中应用安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状态,更有助于提升其临终前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护理在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标准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镇静药物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镇静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措施可减少危重症患者平均镇静药物用量,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进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辅助生殖技术帮助越来越多有生育要求的高龄女性生育后代。通常女性卵巢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减退,对促排卵过程中使用促性腺激素(Gn)刺激卵巢后反应不佳,临床表现为获卵数少及临床妊娠率低。拮抗剂方案抑制早发性黄体生成素峰,且不影响垂体内Gn的储备,因此可减少Gn的用量及使用时间,同时规避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风险,因此适用于卵巢低反应患者。但拮抗剂方案促排卵过程中可能使患者黄体生成素(LH)水平过低,根据“LH治疗窗”学说,LH过高或过低均会对卵泡正常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妊娠结局[1]。在拮抗剂方案中适时添加外源性LH可以补偿由于拮抗剂本身所导致的内源性LH水平下降,更好模拟生理性卵泡生长发育环境。本文就卵巢低反应患者拮抗剂方案中添加黄体生成素的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