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患者数据的实时质量控制(PBRTQC)方法在实验室内不同血细胞分析仪间比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河北省儿童医院检验科5台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中患者白细胞计数及每日新鲜静脉血比对结果,首先应用PBRTQC专业智能软件系统进行参数设置、程序建立及性能验证,选择白细胞计数低浓度(2.5~4.5)×109/L、中浓度(6.0~8.0)×109/L、高浓度(12.0~14.0)×109/L为3个比对浓度范围,分别利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EWMA)和中位数法对白细胞计数进行计算和比较分析,并将EWMA和每日新鲜血比对法所得设备间偏差进行比较分析。以WS/T 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中白细胞可比性验证要求允许偏差±7.50%作为白细胞计数仪器间比对相对偏差标准。结果(1)在统计周期共纳入38 313个样本结果,基于本室白细胞计数患者数据建立的EWMA质控法,出现预警结果70个,预警率为0.183‰,误差检出概率为100%,假失控概率为0,EWMA质控效能符合质量目标。(2)以高浓度为例,5台血细胞分析仪结果可比性监测中,每周比对及每月比对时EWMA与中位数法结果符合率为100%(46/46),每日比对中,EWMA可以保持比较稳定的监测效能。(3)在所选自然月中,EWMA法与新鲜血比对法一致率为95.24%(20/21)。结论PBRTQC法可作为室内质控的补充,对实验室内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设备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连续有效的监测,以降低质量风险和实验室运行成本,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人腺病毒(HADV)2、3和7型的流行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呼吸道感染于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患儿25 686例,采集其深部痰液或鼻咽吸取物,使用多重PCR检测13种临床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并使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 PCR对采用随机数法选取的510份HADV阳性标本进行2、3和7型的分型检测。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HADV阳性检出率为7.99%(2 052/25 686),3~<6岁年龄组的阳性检出率最高(11.44%),2019年HADV的阳性检出率最高(10.64%)。510份HADV阳性样本中,3型构成比最高(31.16%),其次为7型(21.37%)和2型(11.18%)。2019年HADV2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2018年和2020年(χ2=8.954和16.354,P=0.003和<0.01),而3型的阳性检出率则明显高于2018年和2020年(χ2=5.248和4.811,P=0.022和0.028)。HADV 2型在冬季的阳性检出率最低;3型在春季的阳性检出率最低,秋、冬季明显升高;7型在秋季的阳性检出率最低,冬季明显升高。HADV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检出率为43.33%(221/510),其中HADV 3型的混合检出率最高(47.32%),且2、3和7型的混合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单独检出率(χ2=20.438,P<0.01;χ2=42.105,P<0.01;χ2=27.573,P<0.01)。HADV 7型(15.89%)阳性患儿中重症肺炎的构成比高于非7型(8.23%)阳性患儿(χ2=5.260,P=0.022)。结论HADV是2018—2020年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易感人群为3~6岁学龄前儿童,易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检出;3型和7型可能是流行的优势基因型别,7型可能是儿童重症肺炎危险因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项多中心研究,在全国多个地区招募参考个体,建立中国3 d至6岁儿童外周血降钙素原(PCT)的生物参考区间。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在全国11个省市的18家医院中招募3 d至6岁表观健康儿童和无特定疾病儿童3 353例,分为3~28 d、29 d~1岁、1~3岁、4~6岁4个年龄组,收集其血清,使用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和诺尔曼NRM411-S7化学发光分析仪对其PCT进行测定,并采集末梢全血,使用诺尔曼NRM411-S7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其末梢血PCT,剔除离群值后通过Ma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性别、年龄和标本类型间差异,不同的分组分别取右侧单侧95%可信区间作为其生物参考区间。结果参考人群的外周血PCT水平未检出性别差异,各年龄段的末梢全血与血清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8 d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罗氏系统血清PCT 参考区间为:3~28 d,<0.23 μg/L,29 d~6岁,<0.11 μg/L。诺尔曼系统血清PCT 参考区间为:3~28 d,<0.21 μg/L;29 d~1岁,<0.09 μg/L;1~6岁,<0.10 μg/L;末梢全血PCT 参考区间为:3~28 d,<0.26 μg/L;29 d~6岁,<0.15 μg/L。结论末梢全血PCT水平分布,静脉血清和末梢全血间均存在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的儿童,尤其是28 d以下组,与其他年龄组之间的PCT水平分布也有显著性差异,故需分别建立其生物参考区间;另外考虑到儿童是高度异质性的群体,不同实验室引用该参考区间前应进行必要的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目前常用的全血C反应蛋白(CRP)检测系统的性能,并给出建议的全血CRP检测系统性能要求。方法收集2019年3—4月26家妇幼及儿童医院7 540份静脉血样本,研究5种常用全血CRP检测系统分析性能。5种全血CRP检测系统包括迈瑞BC-5390CRP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国赛Astep 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奥普OTTOMAN-1000全自动特定蛋白即时检测分析仪、韩国i-CHROMA Reader 免疫分析仪和芬兰Orion QuikRead go定量分析仪,均使用原装配套试剂,并分别以a、b、c、d、e随机顺序代表检测系统。5种全血CRP检测系统与采用血清模式的西门子特定蛋白分析仪的CRP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对检测系统的性能,包括空白测定、携带污染、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线性范围、干扰实验、结果相关性、正确度和样本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5种常用的全血CRP检测系统空白测定值均<1.00 mg/L,携带污染<1.00%。重复性结果显示,CRP浓度在3.00~10.00 mg/L范围时,>97%的样本变异系数(CV)<10.00%;CRP浓度在10.00~30.00 mg/L范围时,>98%的样本CV<6.00%;CRP浓度>30.00 mg/L时,>98%的样本CV<5.00%;中间精密度均<10.00%;参与评估的检测系统线性理论值及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均>0.975,斜率在0.950~1.050。样本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样本在室温(18~25 ℃)或冷藏(2~8 ℃)保存72 h内,全血CRP检测结果相对偏差均在10.00%以内;干扰试验表明,除采用干化学免疫速率法的检测系统外,加入甘油三酯(TG)浓度<15.46 mmol/L时,加入TG与未加入TG样本CRP偏差均<10.00%;加入胆红素浓度<345.47 μmol/L时,加入胆红素与未加入胆红素样本CRP偏差均<10.00%;在无血细胞比容(Hct)校正功能的检测系统中,Hct不同稀释浓度点与40%稀释浓度点相比相对偏差最高可达67.48%;5种全血CRP检测系统与西门子特定蛋白分析仪的CRP检测结果进行比对,0~300.00 mg/L范围内,各检测系统r均>0.975;使用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发放的指定值分别为12.89和30.60 mg/L的正确度能力验证样品,参与正确度验证的全血CRP检测系统均通过正确度验证。结论5种全血CRP检测系统性能基本满足临床需求,但建议无自动Hct修正的全血CRP检测系统进行手动修正。
简介:摘要:科普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实施科普教育必须从基础抓起,从重视小学生的科普阅读抓起;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科普阅读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已逐渐成为现今课堂教学的新风景;而通过对二者融合的现状分析来看并不乐观,亟需在融合的策略上通过加强学科间联系、科普知识融入课堂、科普阅读方法指导以及开展多元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和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科普阅读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和启迪学生智慧,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6例活动性结核病患儿(结核病组)和106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例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核病组患儿外周血CD3+T、CD4+T、NK细胞、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Z=-3.783,P=0.000;Z=-5.401,P=0.000;Z=-3.434,P=0.001;Z=-2.014,P=0.044);双阴性T(DNT)细胞及B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Z=2.765,P=0.006;Z=6.880,P=0.000);两组间CD8+T及双阳性T(DPT)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0~<3岁,3~<6岁,6~<10岁,10~<16岁)结核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不同,CD3+T、DNT及B细胞在不同年龄组间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081,P=0.018;H=14.583,P=0.002;H=8.498,P=0.037)。肺外结核病组患儿外周血CD4+T细胞水平低于肺内结核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68,P=0.002),两组间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可导致患儿机体免疫功能明显紊乱,动态监测结核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能更好地评估免疫状态,有助于指导临床个性化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河北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引起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特征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炎性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2018年全年因呼吸系统感染入院治疗的患儿痰液标本9 491份及配对外周静脉血标本9 491份。采用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试剂筛选出RSV阳性痰液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随机筛选出的RSV阳性患儿外周血标本中T、B淋巴细胞、NK细胞,Roche E411发光分析仪测定降钙素原(PCT),Roche Cobas 8000 C701生化分析仪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Sysmex XN-BN3血球仪检测白细胞(WBC)。结果2018年河北地区患呼吸系统疾病儿童中RSV阳性检出率为13.08%,不同年龄段患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297 6,P<0.000 1),RSV感染检出率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χ2=-20.282 7,P<0.000 1),男性患儿检出率高于女性患儿(χ2=34.552 7,P<0.000 1)。RSV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发生率为29.49%(366/1 241),其中与RSV发生混合感染的主要为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 HRV),占12.09%(150/1 241),其次是腺病毒(adenovirus, ADV),占3.22%(40/1 241)。RSV感染的主要流行季节为冬季和春季,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的流行趋势一致。RSV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组间炎性指标、WBC(P<0.01)、CD4+细胞(P=0.015)、CD4+/CD8+细胞(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SV是河北地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原,患者年龄越小越容易被感染。RSV易与HRV、ADV发生混合感染,且河北地区RSV的流行季节为冬季和春季。RSV单纯感染与混合感染可能同时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