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慢性白血病检验时,采取血液分析仪的价值。方法:择50例患者,依据患者病情分为,观察1组(急性白血病),观察2组(慢性白血病),并选取同期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采取血液分析仪检查,比较效果。结果:观察1、2组血液检查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慢性白血病患者采取血液分析仪检测,具有高临床价值,检测准确度较高。

  • 标签: 急慢性白血病 血液分析仪 检测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季节性腹泻检验中,大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季节性腹泻患者展开研究,择样本量88例,均进行大便常规检验,检测致病菌季节分布情况。结果:常见致病菌季节分布特点为:第一、四季度、大肠埃希菌、泻性志贺菌检出率高于第二、三季度;副溶血弧菌、沙门菌检查率低于第二、三季度。结论:对于季节性腹泻患儿而言,季节不同,致病菌类型不同,因此临床在治疗时应对症给药,促进疗效。

  • 标签: 大便常规检验 季节性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方法:临床生化检验体检人员66例,收集患者血液样本10mL,分别在两个试管中装入,分成两份,一份开展人工溶血处理为观察组,不做溶血处理是对照组,两组血液样本行对应生化检验。结果:两组差异大的是血清样本谷草转氨酶等检查指标(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诸多检查项目造成影响,生化检验时应对溶血做好预防和处理。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常规检验时,采取质量控制的价值。方法:择100例尿液检查患者,分对照组,行常规尿液检验,观察组,行质量控制后进行尿液检查,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采集标本总分高于对照组[(88.26±7.11)分∶(78.44±12.41)分,t=3.071,p<0.05];观察组标本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2.00%∶18.00%,X2=7.111,p<0.05]。结论:在实施尿液检查前,采取质量控制管理,具有高临床价值,能够提高医护人员检测知识掌握度,降低标本不合格率。

  • 标签: 尿液检验 质量控制 标本不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方法:对我院2020年7月-2021年8月收集的800份体液标本,进行检验,分析不合格原因。结果:对800份体液标本进行检验后发现,尿液标本不合格率最高,即21.62%,其次是阴道分泌物标本即20.80%、前列腺液标本即12.94%、精液标本即12.73%,胸腹水及羊水标本占比较少,分别为8.89%,9.23%;研究分析发现,标本污染是常见的不合格原因,其次是送检不及时,而机器故障影响较小。结论:通过对体液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后,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使得标本检验合格率得以提升。

  • 标签: 临床检验 体液标本 不合格标本